孟河名医丁甘仁治疗咳嗽的9种方法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

近代名医丁甘仁先生,治学严谨,毫无偏见,认为《内经》、《伤寒》、《金匮》等经典著作,是学习中医的基础。

对金元以后诸书,提出“不可偏执”的看法,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做到“汇集群言,知有选择”,因而在学术经验方面,较多独到之处,治病多奇效。

兹就其治咳九法(据《孟河丁甘仁医士用药百一三法按》手抄本)介绍于此,以飨读者。

1、祛风化痰法

前胡4.5克、光杏仁(去皮尖)9克、紫菀(蜜炙)3克、牛蒡子(炒打)9克、

象贝母9克、赤苓9克、桑叶4.5克、化橘红3克、淡竹茹4.5克、

冬瓜子(炒打)12克、枇杷叶(去毛)6克。

按:此治风邪袭肺,咳嗽多痰之法也。前胡、牛蒡疏风,杏仁、紫菀、枇杷宣肺开痰,桔红、大贝、竹茹化痰止咳,赤苓、冬瓜子化湿利气。

2、祛风清宣法

薄桔红3克、赤苓9克、牛蒡子(炒打)9克、桔梗4.5克、

净蝉衣(去头足)3克、光杏仁(去皮尖)9克、蒌皮9克、桑叶4.5克、

冬瓜子(炒打)9克、大贝母9克、淡竹茹(水炙)6克、生梨(去核)半枚。

按:此泄风宣肺以止咳之法也。蝉衣、桑叶泄风,大贝、牛蒡化风痰以止咳,桔梗、杏仁宣肺气以止咳,竹茹、桔红化顽痰以止咳,生梨润肺以止咳,瓜萎皮清肺火以止咳。

3、肃肺降气法

苏子(打)9克、光杏仁9克、款冬花(蜜炙)9克、旋复花(绢包)9克、

桔红3克、紫菀肉(蜜炙)4.5克、赭石(煅)9克、姜半夏9克、鹅管石(制研)9克、

生苡仁15克、冬瓜子(炒打)9克、白茯苓15克、枇杷叶(去毛)3张。

按:此治肺气上逆之法也。苏子、杏仁、旋复、赭石降气,半夏、桔红化痰,枇杷、冬瓜子顺气止咳,紫菀、款冬润肺止咳,鹅管石(即钟乳石)降逆止咳,苓、苡化湿。

4、降气纳气法

潞党参9克、牡蛎(煅)15克、盐桔红3克、苏子(打)9克、胡桃肉(去油)9克、

川贝母(去心)9克、干姜3克、补骨脂9克、五味子3克、旋复花(包)9克、

法半夏9克、甜杏仁9克、抱茯神9克、枇杷叶(去毛)3张,七味都气丸(绢包)15克。

按:此治肺肾两亏,气不收摄而喘咳之法也。参、神益气,补骨脂、胡桃仁补肾以治本,干姜之辛热以温中。五味子之酸收以敛肺气,牡蛎之成以化坚痰、降逆止咳,苏、杏、旋复降气,夏、桔、贝母化痰,枇杷叶顺气止咳,都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益肾敛神。

5、温药和解法

桂枝9克、台白术(炒焦)9克、薄桔红(盐水炒)3克、五味子(焙)1.8克、

姜半夏9克、光杏仁9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浙贝母9克、

紫菀肉(蜜炙)4.5克、云苓9克、冬花(蜜炙)9克、大枣(去核)3枚。

按:此温解肺寒咳嗽之法也。以五味子、干姜温肺,白术、草、枣温脾,桂枝和营,夏、桔、杏、贝化痰,紫菀泄肺,茯苓化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jj/11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