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耳屎需要清理吗?
哪些情况需要清理?
如何清理?
全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张先生很喜欢掏耳朵,洗完澡游好泳要掏,没事的时候也喜欢用棉签或者挖耳勺捣鼓几下。可是,他发现,原本是想要止痒,结果却越挖越痒,于是,清理耳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力道也越来越大。
前两天游泳之后,耳朵进了水,怎么也流不出来,耳朵闷闷堵堵,甚至连声音都清不清楚了,需要“侧耳倾听”才能弄明白对方的意思。
所以,当他来到我的诊室时,他告诉我,他的耳朵进水了,希望我把水弄出来。我说,我们还是先检查检查吧,真的只是进水的话,这两天的高温,也差不多应该烘干了吧。
使用检耳镜一看,耳朵内满满的耵聍,于是告诉他:“不是水,是耵聍栓塞了,需要清理掉。”
栓塞?什么栓塞了?耳朵也会栓塞吗?
“耵聍”俗称耳屎,“耵聍栓塞”通俗点说就是耳屎堵了,虽然不是被水堵塞住,但是也和进水有点关系。原本里面有块瘦子耳屎,现在被水一泡,变成了胖子耳屎,把通道都堵死了,你就感觉听力一下子下降了。
原来如此,可是我一直都清理耳朵,怎么耳屎还会堵住呀?
你是不是经常用棉签在耳朵里卷卷?
是呀。
那样是挖不出耳屎的,棉签头还特别大,每次卷的时候,反而把耳屎往里推,越积越多,把耳屎硬生生的推挤成压缩饼干样的硬块。
那怎么办呀?怎样才能把耳屎掏出来?
耳屎知多少
正常的耳屎是由外耳道内的耵聍腺分泌的,主要有保持湿润,清洁杀菌的作用。这些分泌物我们称为“耵聍”。平时咀嚼食物,说话的时候,会引起外耳道的震动,这股力量会将耵聍慢慢地震出外耳道。
但是,有时,这种运动也会受阻,比如进水,耳屎变湿了之后,变重变粘,就很容易堵塞。湿性耵聍比干性耵聍容易堵塞,“干”还是“湿”,这是由基因决定的,ABCC11基因被认为可能影响耳屎的成分,黄种人和印第安人一般是干性耵聍,白种人和黑种人一般是湿性耵聍。此外,耳道比较狭窄弯曲的人,也容易堵塞。
如何科学挖耳屎
废话少说,是时候撸起袖子干活了。
清理耵聍的方法很多,比较小,比较干燥,位置又比较靠外的,可以直接用小镊子取出。
但是,如果遇到又大又硬的耳屎,工序就比较复杂,需要先用碳酸氢钠或者双氧水将耵聍软化,然后由专业医务人员用水冲洗或者用吸引器吸出。
经过软化和冲洗,张先生的耵聍终于被清理了出来。黄豆大小的耵聍,阻挡了外界声音的传入,现在两个「耳塞」被清理干净,张先生不禁感叹:「耳朵好像打开了一道门,我的听力又回来了。」
故事还在继续。。
为了确认是否清理干净,我再次用耳镜检查,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耳道虽然干净了,但是他的耳朵薄薄的鼓膜上覆盖着密密麻麻的白色斑点,霉菌入侵了!
霉菌喜欢潮湿温热的环境,梅雨季潮湿的空气、游泳后进了水的耳道、人体恒定的温度,为它们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一夜之间,它们就可能遍布耳道的皮肤和鼓膜。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导致外耳道霉菌生长的罪魁祸首。
最近有没有去采过耳?
医生你怎么知道?采耳也和霉菌有关吗?
是的,交叉感染正是霉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不清洁的采耳工具会携带病菌也会携带霉菌,清理过程中力度过大,可能损伤外耳道的皮肤,这一小小的破口就是病菌和霉菌的温床,很多外耳道的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都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发生的。
霉菌感染治疗比细菌感染的治疗更加费时,而且容易复发。很多患者感觉不痛不痒了就停止用药,过早停药也是引起复发的原因之一,何时停药,需要等医生检查之后才能确定。
尽量保持耳道干燥,可以预防耵聍栓塞,洗澡后、游泳后用棉签在外耳道口轻轻擦拭,不要过频繁过用力的使用棉签。
不使用污染的挖耳器械、不交叉使用挖耳器械,可以有效切断霉菌感染途径。
真的发生的耵聍栓塞,或霉菌感染,需要寻求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
保持耳道干燥,挖耳器械专人专用,使用后及时清理,避免交叉感染。
本文内容首发于《丁香园》-《耳屎栓塞,耳朵发霉?论如何科学掏耳屎》,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阅读推荐:
1、为什么蟑螂喜欢半夜进耳朵?猫咪会不会卡鱼刺?困扰耳鼻喉医生良久的问题,今天有了答案。
2、伦家的耳屎,不是你想挖就能挖!
3、你以为你还年轻?你的耳朵却在“加速衰老”!
4、当耳鼻喉科医生遭遇耳鸣
5、打呼噜,怕声音响,更怕没声响!!
6、糖皮质激素喷鼻剂的悲哀:我活的憋屈,我做不到“佛性”
7、腺样体的收割高峰已至,割还是不割?
读了,就能和医生愉快聊天的医学科普文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