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近日刚刚紧急命令包括苏州在内的19个城市发布限购令,就有消息说,苏州的房价,4天内暴跌了元。
还是那句话,中国的房地产迟早崩盘,但那一天一定是中国经济的末日。至少目前,中国的经济还远远没到崩溃的边缘。
果然,很快被证实,这是一则假消息!而且,是一条用心险恶的假消息,想当年,五六十年代,为了糊弄中央政府,一些地方官员竟然造出了“亩产1万斤小麦”的大卫星,结果造成,数以万计的老百姓,竟然被活生生饿死了。
现在,一些地方官员弄出的这种“4天暴跌元”的闹剧,同样与上述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能够让中央领导开心,你看,我们这里的限购措施得力吧,说降就降;下,能够让普通老百姓欢心,你们不是一直说房价高吗?你看,现在降价了吧!?
但所有人的心里都知道,这不是事实。往下看,界面记者调查出的事实真相,更让人相信,在某些人的眼里,地产,已经沦为闹剧。
延伸阅读:
苏州房价四天暴跌?真相可能不是这样采写:界面记者李一帆
在连续出台调控政策后,苏州宣布打赢了国庆假期的“房价保卫战”。
根据中新社报道,国庆长假期间,苏州商品住宅共成交套,较去年同比上涨70%。价格方面,根据苏州市住建局提供的数据,已由10月2日的2.2万元/平方米左右跌落至6日的1.3万元/平方米左右。
界面新闻记者在苏州住建局官方网站上看到,苏州的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在10月1日达到历史顶点,超过了2万元/平方米,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均价一路下滑,到10月7日达到1.3万元/平方米左右,降幅的确达到元。
这样的走势着实让人费解,毕竟买家都是在追涨,“量升价跌”在楼市里并不常见,除非是极大的价格促销手段。但是,界面新闻记者询问了多位苏州市场开发商,他们均表示没有听说有楼盘降价。
只要将官方数据进行整理,不难发现,元的均价大跌背后是成交结构的反常变化。
界面新闻记者根据苏州住建局统计数据,将各区成交套数整理成下表:
与前几日相比,10月7日的成交统计可以用诡异来形容——苏州的六个区中,有五个区成交数量不到10套,其中,姑苏区更是零成交。全部的套成交中,有套来自吴江区。
吴江区位于苏州市最南端,远离市区,年9月才由县级市变为苏州市吴江区。
因为远离市区,所以吴江的房价一向比市区低很多。从年9月底的统计数据来看,吴江区的均价为1.14万元/平方米,还不到工业园区的一半(2.63万元/平方米),其他几个区则在1.4万元至2万元不等。
8月12日,苏州出台限购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把吴江区考虑进去,只对城区五区限购。吴江区的限购直到9月26日才和昆山一同发出,不过也完全不限制本地居民。
当成交的房子全部位于吴江区时,苏州的成交均价顺理成章地降到了1.3万元。
是否是限贷政策带来了楼市急冻呢?毕竟,10月1日,苏州城区五区卖出了套房子;到了10月7日,这个数字为28。
政策的作用的确不可忽视,10月3日晚间苏州加码限购,明确自10月4日起,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都被纳入限购范围,同时进一步收紧住房信贷、公积金贷款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加码后的政策将吴江区也纳入了限购的范围,也就是说从10月4日起,吴江区的政策和市区是一样的。
奇怪的是,吴江并没有迎来其他五区那样的急冻,反而成交量大涨。10月7日,吴江区的成交量是套,是限购前一天的6倍还多,比10月1日的成交量也足足多了套。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的信息,城区五区在10月7日这一天迎来急冻,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的干预。
一位苏州当地的开发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10月1日开始,苏州开始实行价格备案制度,开发商需要到物价局备案,一些价格比较高的楼盘根本就通不过备案,不能上市。
这也就是为什么苏州的成交量在10月1日——最严限购出来前两天就出现大跌。9月28日到9月30日,苏州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分别为、和套,眼看着就要在10月1日被完全点燃。
由此可见,单凭10月7日这一天的成交数据就宣称房价得到了控制,更像是苏州玩的数字游戏。
但是,被这个数字游戏掩盖起来的楼市真相更令人担忧——在最严限购限贷令出台后,吴江区竟然出现了成交大涨。
——来源于中房研
平湖房产公众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