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生发的春天,不少人觉得,唱第一主角的应该是“上火”啊。但您一定没想到,很多人体内小火苗燃烧着的同时,“黏”也随之而来了。“黏人”还真是不少,有嘴里黏的、头发油的、还有大便黏的。当火遭遇了“黏”,该咋办呢?
北方相对冷,寒湿的人不少。但春天天干气燥爱上火,加上现在不少人吃得也比较油腻辛辣,所以春天里有湿热的人也挺多。咱可以把人分上、中、下三焦,湿热在不同人体内走的地方也不同,先说说湿热走上面的。上焦湿热的主要表现:舌红苔黄、满面油光、口舌生疮、头发油腻、眼耳鼻痒。
那这些人该咋办呢?配方:藿香10g、干姜6g、滑石30g、炙甘草3-6g,为一剂药。
熬制方法:一剂药煮两次,把它们兑在一起再熬制,最后分开服用即可。
服用方法:早晚各1次,饭后喝,可服用7天左右。
(此药方仅供参考,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藿香、滑石和炙甘草具有祛湿的作用;
干姜具有温化、温通的作用;
“黏人”的湿热走上面了,最主要是舌红苔黄。那走中间呢?
中焦湿热的主要表现:大便黏腻、食欲差、两肋胀满、胃中堵涨。
有啥办法呢?枳壳10g、生白术30g,为一剂药。
熬制方法:一剂药煮两次,把它们兑在一起再熬制,最后分开服用即可。
服用方法:一般服用3天即可见效,最多可连续服用2周。
(此药方仅供参考,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养生小常识:
炒白术:针对大便不成形的人
焦白术:针对拉肚子的人
生白术:针对大便黏的人
嘴里黏的、大便黏的,咱都找到这是湿热侵犯到哪儿了。还有最后一个,湿热要走下边,是啥样啊?
下焦湿热主要表现:尿频尿急、尿前等待、尿中短赤、疼痛、发热还有尿后滴沥。有一个医圣张仲景的方子正对路——当归贝母苦参茶。
当归贝母苦参茶配方:当归10g、浙贝母10g、苦参10g,用水煎服,每日一剂。一般可以吃1-2周,停1周,可再接着服用几剂。
(此药方仅供参考,服用前请咨询医生)
当归,补血;
浙贝母,清热;
苦参,化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