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咳嗽,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它虽然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久咳不愈,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咳嗽了要用止咳药,但是止咳药那么多,你会选吗?中医认为咳嗽很复杂,症状有很多,在选择止咳药上会出现误区,分清症状用药才能避免咳嗽加重。
咳嗽的简单辨证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但以痰声并见为多,故称咳嗽。
中药在治疗咳嗽的核心思想,在于止咳和化痰:
如果只是咳而没有痰,应该侧重止咳,降低人体对引起咳嗽的刺激的敏感度,进而缓解症状;
如果痰多,则应该化痰为先,让这些含有坏死细胞以及病毒细菌的痰更容易咳出来,切忌“闭门留寇”。
干咳
干咳干咳主要是肺阴虚导致。肺阴虚,肺有虚火,虚火一方面可以敛液成痰,另一方面虚火直接灼伤肺津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产生咳嗽。
症状:
干咳无痰,干咳少痰,伴有口干、眼干、大便干、皮肤干等。
肺阴损伤过久易导致肾阴虚。肾阴虚的人根据舌像来判断。
以上3种舌像都是阴虚的表现。
一、养阴清肺丸成份: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能主治:为补益剂,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效。主治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方解:方中重用生地黄甘寒入肾,滋阴壮水,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白芍敛阴和营泄热;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少量薄荷辛凉散邪,清热利咽。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
咳嗽+白痰
一、风寒咳嗽颗粒成分:麻黄、苦杏仁、法半夏、紫苏叶、陈皮、桑白皮、五味子、青皮、生姜、甘草(蜜炙)。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方解: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苦杏仁降气散结,润肺止咳,两药共奏宣肺止咳平喘之功,为君药。法半夏燥湿化痰;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五味子宁心安神,止咳平喘;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共为辅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肺散寒,祛痰止咳之功效。
二、通宣理肺丸成份: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方解:方中麻黄、苏叶宣肺达表;前胡、杏仁、陈皮、桔梗、半夏止咳化痰;茯苓清利生痰之源;枳壳宽胸下气;黄芩防肺气郁久化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辛温发散,宣肺止咳,兼以化痰之功。
咳嗽+黄痰
一、蛇胆川贝液成分:蛇胆汁、平贝母。辅料为杏仁水、薄荷脑、蔗糖、蜂蜜、苯甲酸、羟苯乙酯。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除痰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方解:蛇胆汁清热解毒,化痰镇痉,平贝母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二、橘红颗粒成份:化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
功能主治:具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粘稠,胸闷口干。
方解:方中化橘红、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湿化痰;瓜蒌皮、浙贝母清热化痰;苏子降气化痰;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桔梗、苦杏仁宣肺降气止咳;石膏清泄肺热;麦冬、生地润肺养阴。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燥湿,化痰止咳之效。
三、羚羊清肺丸成份:浙贝母,桑白皮(蜜炙),前胡,麦冬,天冬,天花粉,地黄,玄参,石斛,桔梗,枇杷叶(蜜炙),苦杏仁(炒),金果榄,金银花,大青叶,栀子,黄芩,板蓝根,牡丹皮,薄荷,甘草,熟大黄,陈皮,羚羊角粉
功能主治:为清热剂,具有清肺利咽,清瘟止咳之功效。主治肺胃热盛,感受时邪,症见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方解:方中羚羊角、黄芩、桑白皮清清泻肺火为主药,其中羚羊角还能开窍醒神。大黄泻肠中热结;栀子清泄三焦;丹皮清雪中之热;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清热解毒,共为辅药。杏仁、桔梗、陈皮、浙贝母、金果榄、薄荷、枇杷叶、前胡宣肺止咳,金银花化痰利咽;生地、玄参、石斛、天冬、麦冬、天花粉甘寒养阴以润肺,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肺,止咳化痰,解毒利咽,养阴润肺之功。
总而言之
每一种咳嗽都有相关的治疗药物,一定要辨证用药哦。
你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1.“鼻子又不通了”秋冬常见鼻炎的病因与用药
2.绝对详尽!反流性食管炎与胃炎的病因分析与用药!
3.常见感冒的症状与原因以及药物选择
4.“疼死我了”痔疮的症状及相关药物介绍
5.“哎呦,我胃疼”胃病药物药店人如何专业推荐!
???小文的咖啡厅∣给您一杯咖啡的时间,思考与阅读
爱医药,更要爱生活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