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药材的野生和人工栽培

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蕴藏量大。但近年来对野生中药资源的过度采挖,一些野生中药材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植物近种,其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变野生药材为家种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中药材野生变家种的品种及规模均在逐步发展,已取得不少成绩。我国东部地区的药材基地主要有人参、五味子、党参、浙贝母等大宗药材,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因此种植成本较西部高。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约60%,自然生态环境多样,是中药资源的主要宝库,已建立诸如甘草、麻黄、黄芪、当归、川芎、川贝母、枸杞、防风、三七、新疆紫草、大黄、羌活、红花、黄连、附子、肉苁蓉、黄芩、知母等一大批常用大宗药材的种植基地。在经济基础较薄弱的西部地区,已将中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或支撑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关于野生变家种的方式,我们经常看到以下名词,“半野生”、“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人工栽培”等。下面,笔者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后,进行简要概括,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辨识野生变家种的几种容易混淆的概念及定义。

图1野生甘草

野生:动植物在野外自然生长而非经人工驯养或培植。

图2半野生灵芝

半野生:一开始作为露天栽培植物引进,后来自行繁殖、野化的植物。

图3野生抚育川贝母

野生抚育:依据动植物药材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其原生或相类似的环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其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药材生产方式。包括了药用植物保护抚育(也称半野生栽培)和药用动物野生抚育。

图4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

仿野生栽培:在基本没有野生目标药材分布的原生环境或相类似的天然环境中,完全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培育和繁殖目标药材种群。药材在近乎野生的环境中生长,不同于中药材的间作或套种。

图5人工栽培当归

人工栽培:野生植物经过人工培育后,具有一定生产价值或经济性状,遗传性稳定,能适合人类需要的植物。

据统计,目前已经有多种常用药材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和养殖生产,其中有多种大宗药材已经具有大量生产和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针对部分濒危动植物药材供应紧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政策,如冬虫夏草的人工发酵、天麻的野生变家种、虎骨与犀角代用品的发现和推广应用、麝香的人工养殖和人工合成等,均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年)》指出,在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方面,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野生中药材实现种植养殖,种植养殖中药材产量年均增长10%。

中药现代化发展及中药产业发展是以中药资源可持续为保障的,而中药资源可持续的首要任务就是中药材的野生变家种家养,这也是保护、扩大利用药用植物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而家种则存在农药化肥多、环境污染、采收时间违背科学规律等问题。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生态种植,加大优质中药材种质、种苗、繁育的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优质中药材的生产。

杨祎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根治白癜风时间多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bm/2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