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传统浙八味药材:白术、杭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与浙麦冬这些的行情有将何去何从?会上涨?还是会下滑?亦或震荡波动?
白术
根据种植区域,白术可分为:祁白术(河北省)、亳白术(亳州)、浙白术(浙江省)、川白术(四川省)。其中浙白术主要分布在浙江磐安、新昌、天台、嵊州、东阳,但白术产区已逐渐向安徽亳州等地区扩散。
白术的年需求量在一万吨左右,年白术种植面积有限,加上受天气影响减产等原因,产量仅在-吨左右,但是全国陈库存总量估计有-吨左右,故总供给量在-吨,年白术勉强达到供求平衡。
由于年初种子匮乏、种苗出现短缺,导致种苗价格快速上涨,进一步致使白术行情也出现迅速上升,随着价格走高,行情逐渐转稳。
年白术产量受制于种苗供应不足,仍未能有较大的增长,而陈货库存也已基本消化完毕,白术生产易受天气影响,即使风调雨顺,预计白术也将在年出现一定的供求缺口,若受不利天气影响,后市的供求矛盾将更突出,预计年白术行情总体趋于看好,价格有望稳中有升。
杭白芍
白芍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为4-5年,前三年可以套种辣椒、芝麻、红薯等农作物,而且生产管理难度不大,易种易管理,现种植技术也较为成熟。白芍可分为毫白芍(安徽亳州)、杭白芍(浙江磐安)、川白芍(四川中江)和菏泽白芍(山东菏泽),其中亳白芍和杭白芍品质较佳(以杭白芍品质最佳),亳白芍产量最大。
年白芍产新量较多,达到吨以上,而陈货库存约多吨;年白芍产量达到1-1吨,较年1.2万吨提高了30%以上。而目前库存还算较大,其中在亳州十九里镇、大寺镇地区库存量就有-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白芍的年用量为-1吨左右(也有权威人士说白芍年用量有两万吨左右)。其中白芍每年平均用于饮片的量在-吨,用于投料和提取的量在-吨,而用于出口的量在吨左右。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杭白芍价格走势图
目前,白芍属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部分产区扩大白芍种植,未来的2-3年产大于销是必然结果;另外今年白芍芽子较往年便宜,这侧面反映出农民种植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综合各种因素来看,未来几年白芍行情大涨的可能性较小。
浙贝母
贝母按品种、产地分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四大类。浙贝母是百合科草本植物常用大宗中药材,为著名的“浙八味”和“磐五味”之一,主要分布于浙江鄞州区、磐安、杭州市郊、余姚等地区,其中交易集散地在浙江金华市磐安县。
浙贝母的生长周期为一年,近几年浙贝母产新量均在吨内徘徊。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年浙贝母总产量-吨左右,其中浙江产区约吨。
从市场流通情况看,用量比其他贝母种属大,目前国内及出口浙贝母年需求在-吨之间。浙贝母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具有类似相同功效的土贝母和新疆伊犁贝母可做替代品种,因此浙贝母的需求有可替代性,行情高价难以持久。
-年浙贝母种植面积与-年基本持平,没有大范围规模变动。随着货源的消化,预计今年浙贝母价格以小幅回调为主。
杭白菊
杭白菊是生长周期短,主产于江苏盐城、射阳和浙江桐乡,其中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杭白菊为道地药材,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在河南新乡、山东聊城、安徽阜阳、甘肃武威等地亦有种植。
杭菊花略显柔和,而偏重于食品、茶品、饮料;而怀菊花药味略重,而多被用于中成药生产和调剂。
年杭白菊产量在吨左右,全国杭白菊(胎菊、朵菊)投料花总库存有-吨,其中洋马镇就有-吨,大多放置冷库,可见杭白菊总供给量在-万左右。而菊花年用量约吨,其中杭白菊的市场需求占比70%,约吨左右。
年杭白菊行情基本没振幅。目前,面对庞大的投料花库存压力,市场还需时间来消化,短期内杭白菊行情难以看涨。
延胡索
延胡索,又名元胡,其主要产区为陕西和浙江,其中陕西汉中市的城固、勉县、南郑区等县区产量较大,占全国总产量的60%-70%。而浙江所产的延胡索原为道地药材,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千祥、永康、缙云等地区,其中磐安为产地主要集散地,目前由于产业调节,浙江产区逐渐退化,目前种植转移到江苏南通周边。
延胡索为四十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用途广泛,市场需求较大,属于需求刚性。近年来,常年稳定在-吨左右,但年元胡的产量达到吨,其中浙江产区的产量在吨左右。不计往年库存,目前已属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受延胡索价高刺激,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导致价格下跌。年至年7月份延胡索行情处于下滑阶段,浙江统货价格从78元左右,下降至46元;浙江选货价格从80元,下降至55元;而年下半年至年初延胡索行情处于震荡反弹阶段。从年到目前,延胡索处于下滑之势,目前浙江统货价格在48-50元,浙江选货价格在50-56元。短期内,预计延胡索行情仍会小幅度下滑。
玄参
玄参分家种和野生两种,市场商品玄参以家种为主,是一年生药材,种植简单管理粗放,生长周期短,生产恢复快。在浙江产区,主要分布在金华市磐安县、东阳市,丽水市缙云县,台州市仙居县及周边地区,为“浙八味”之一。
由于-年元胡价格较高,收益不菲,加上浙江产区土地资源已显稀缺,药农不乐意种植收益不高的玄参,种植面积和产量已大不如前,现在正常产量在-吨左右。
年玄参(统/浙江)的价格基本在12元上下高价运行,高价位刺激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导致年大幅度增产,产新前后,行情迅速下滑。年玄参的低行情,影响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导致年部分产区减种,整体上大约减产30%左右,加上当时一定的资本注入,致使行情出现小幅上涨。
年玄参生产恢复,整体库存依旧较多,行情出现下滑。现市场货源走销多以实际需求为主,价格保持平稳运行,浙江统货价格在8.2-9.5元。当前价位,浙江产区农民仍有可观的利润空间,产地种植不可能大幅度调减,再加上受湖北、河南、湖南等产区的影响,估计浙江产区的玄参后市主要以震荡运行为主。
浙麦冬
浙麦冬栽培品于第3年立夏时采挖,主产地在浙江省慈溪市、台州市天台县和三门县、杭州市、山东曹县。虽然其品质较佳,但因其栽种期长达3年,生长周期相对川麦冬和湖北襄麦冬较长,而且种植成本较高,种植效益也没有川麦冬好,故浙麦冬生产规模逐年萎缩,原来的浙八味已不名副其实了,其它像浙江东阳等地,种植麦冬多为引种的川麦冬,且规模有限,而浙麦冬又往山东曹县等地方迁移。
年受天气影响,浙麦冬产区产量有所下降,加上市场商家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白癜风治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