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入秋以来,我们就不断听孩子家长说关于孩子们咳嗽的问题,今天就把儿童冬季的外感咳嗽调理误区拿出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儿童咳嗽应该多从外感考虑。如果还是用治疗内伤咳嗽的方法来调理,咳嗽不易痊愈。
入冬以来,孩子咳嗽的情况很多,虽经多方治疗却经常反复,这让家长们非常苦恼。我认为这是因为儿童冬季外感咳嗽的调理存在一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病初即用川贝母
中医将咳嗽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感咳嗽,一种是内伤咳嗽。对于成人,内伤咳嗽较多,比如肾虚导致的咳嗽,此时应该滋补;肝火导致的咳嗽,泻去肝火就可以了。这些咳嗽与外邪关系不大,或者是本来身体有问题,外邪是导火索,最后外邪已经没有了,身体失调导致的咳嗽还在,中医叫内伤咳嗽。但是,孩子生长正常的,内伤的情况并不多,所以应该多从外感考虑。可是很多家长还是用治疗内伤咳嗽的方法来调理,所以咳嗽总不好。
川贝母川贝是润肺止咳的,价格现在较贵,但是这个川贝清外邪的作用比较弱,传统的中医一般用来在内伤咳嗽的时候,往往是阴虚有热的时候才使用。但是现在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方法,就是川贝炖雪梨,这本来是一个好方法,但是用的不对,就会耽误事儿。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中药贝母分为两种,一种是浙贝母,一种是川贝母,两种是有区别的。浙贝母一般多用于外感痰热,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中医在外感痰热咳嗽中经常使用,此时的痰为黄色,舌质红,脉数;而川贝母是润肺止咳的,清外邪作用比较弱,一般用在内伤咳嗽时,多阴虚有热时才使用。但是现在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方法,就是川贝炖雪梨,这本来是一个好方法,但是用得不对,就会误事。川贝炖雪梨一般是在外邪已经基本消失,剩下肺燥咳嗽,此时一般是病了很久,或者是内伤阴虚燥热咳嗽,缠绵不愈,用了效果较好。可是,如果感受外邪,寒邪刚刚进入体内,此时需要散外邪,用了川贝会把寒邪闭在体内,导致外邪出不去。这个问题很多老中医都谈过,儿童外感咳嗽,如果初期误用了川贝,咳嗽往往会长期不愈,甚至咳嗽一个冬天。这是老中医的经验。川贝一般是在外邪不盛时使用,刚患外感时最好不用。外感初期,一般只用浙贝母。
川贝雪梨这个川贝炖雪梨,一般是在外邪已经基本消失,剩下肺燥咳嗽,此时一般是病了很久的,或者干脆就是内伤阴虚燥热咳嗽,缠绵不愈的情况,用了效果较好。可是,如果感受外邪,这种情况往往是寒邪刚刚进入体内,此时需要散外邪,可是用了川贝,则会把寒邪闭在体内,导致外邪总是出不去,导致本来自己身体能够恢复的,反而变成了咳嗽总是不好了。
很多位老中医向我透露过,这个儿童外感咳嗽,如果初期误用了川贝,这个咳嗽往往会变得长期不愈,甚至会咳嗽一个冬天。这是老中医的经验,很多人不知道,现在我发现川贝炖雪梨这个方法很多家长都用过,没有用对地方,反而导致了问题。
第二个误区,急于止咳
咳嗽是人体的正常反应,患了外感时,外邪来袭是主要问题,而咳嗽是人体排出外邪的一个反应。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咳嗽,就觉得不得了,一定要止咳!买来许多止咳药,这就是舍本求末,好比着火了,不去灭火,反而拿扇子想把浓烟扇散。此时应该灭火,而不是散烟,火灭了,烟自然就散了。有的医生急于止咳,用了很多降气、收敛的药物,结果把邪气闭在里面了,都是犯了这种错误。此时怎么办呢?应该重点解除外邪。
前些天,朋友找我,他的孩子入秋以来不断地感冒,咳嗽,已经几个月了。孩子3岁,很可爱,小手、额头都非常热。这些指征说明,此时外邪很重,也就是说,孩子不断地感冒,还处于感冒阶段,她的外邪一直没有得到彻底清除。可见大家都忽略了这个,一直在止咳。外邪不去,咳嗽怎么能好呢?
于是我建议先清理外邪。两周后再见到这个孩子时,她在屋里跑来跑去,非常快乐,外邪去掉了,身体好了,咳嗽也消失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入秋以来,这种情况我遇到了很多,很多孩子咳嗽多日都没有痊愈。我一看原来思路都集中在止咳上,刚出现外邪就用降肺气的药,而此时应以升、散为主,把邪气向外向上托,确实肺气不降时才用降气药物,但也应升降结合。以驱散外邪为重点,然后宣肺止咳,这样,咳嗽就会很快消失了。
这是小儿外感咳嗽的一些调理误区,和大家交流一下。但此法不适用于成人,成人的情况复杂得多,尤其是老人,内伤咳嗽较多。内伤和外感结合起来情况更加复杂。
川贝母川贝是润肺止咳的,价格现在较贵,但是这个川贝清外邪的作用比较弱,传统的中医一般用来在内伤咳嗽的时候,往往是阴虚有热的时候才使用。但是现在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方法,就是川贝炖雪梨,这本来是一个好方法,但是用的不对,就会耽误事儿。
大家记住,川贝一般是在外邪不盛的时候才使用,在刚刚患了外感的情况下,最好不用。其实川贝和浙贝都是我常用的药物,但是我在外感初期,一般都只是用浙贝母,川贝往往是对咳嗽了很久,已经是燥热咳嗽了,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