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质量问题
但相对于其他药品,中药材及饮片的不合格率依然较高,问题主要表现在:
1、染色:采用有机染料将劣质药材染色,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掩盖掺伪、劣质、霉变、增重或提取后导致的性状变化等,以增加卖相。
常见染色药材品种:红花、西红花、丹参、五味子、南五味子、朱砂、血竭、蒲黄、延胡索、石斛、姜黄、黄芩、黄连、丹参、黄柏、关黄柏、乌梅、青黛、熟地黄、制何首乌、制川乌等
已发现的色素和染料:酸性红73、胭脂红、赤藓红、柠檬黄、金橙Ⅱ、金胺O、苏丹红Ⅳ、猩红、苏丹红Ⅰ、苏丹红Ⅳ、猩红、孔雀石绿、铁黑等。
2、增重:为追求经济利益,一些不法分子采用无机盐、泥沙及其他物质增加药材及饮片重量
问题较突出的品种:地龙、穿山甲、全蝎、海马、海龙、蛤蚧、水蛭、土鳖虫、僵蚕、紫河车、鸡内金等动物药,以及冬虫夏草、海金沙、蒲黄、红参、白鲜皮、猪苓、菟丝子等植物药。
3、硫熏:行业内以硫磺熏蒸药材,多是为了保湿增重、改善外观、增加卖相等。据不完全统计,产地加工需要硫磺熏蒸的大致有20余种药材,储藏过程中需硫熏的有约60余种
硫磺过度熏蒸较为严重的品种:有山药、玉竹、郁金、浙贝母、川贝母、百合、党参、当归、白芍、白术、粉葛、天麻、麦冬、北沙参、菊花、板蓝根、半夏、平贝母、天花粉等。
4、虫蛀:由于贮藏条件不当,在检验过程中还发现部分品种有虫蛀、霉变现象。
易仓储出现问题品种:薏苡仁、巴戟肉、玄参、益智仁、党参、人参、板蓝根、香附、天冬、大黄、桔梗、苦参、甘草、白术等。
5、混用:部分外观性状相似或名称相近的药材饮片常常被混用,一些地方药材标准收载品种与《中国药典》品种因来源和名称相近而混用。另外,药典分列混用现象也较为严重。
6、掺伪:以伪品冒充正品或正品中掺入伪品的现象,集中在正品来源较少、资源稀少的品种,多为同属近似种或名称和性状相似的品种。
7、掺杂:中药材与饮片中非药用部位过多,或部分品种掺有泥沙等其他杂质,是导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剂堂药业主要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及药食同源类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原材料来源于道地药材生产基地,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对质量关键点的严格控制,从而做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及产品质量的可持续性,以卓越的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满意。
“和剂堂”取意于“和风细雨润万物,剂调苍生祛病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