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308/4782740.html
感冒,主要辨清是寒感冒还是热感冒;用药上,到底是用温药还是用凉药。
临床上,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辨别感冒的寒与热。沈宝藩
国医大师
四个方法,辨清感冒“寒”与“热”
沈宝藩:我治感冒的方法和书上不一样
(二)
治疗感冒的第二个问题,请大家注意:感冒,主要辨清寒还是热。是寒感冒还是热感冒;用药上,到底是用温药还是用凉药。
教科书上提到有风寒感冒,有风热感冒,有暑湿感冒。比如暑湿感冒的治疗,可以用藿香正气,可以用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偏向于治疗寒湿感冒,新加香薷饮偏向治疗湿热感冒,还是寒和热。
教科书里有一点没提的,就是“燥”。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这里面还有个“燥”。风为百病之长,再带个燥邪,也可以引发感冒。
燥邪引发的感冒的证候,有凉燥和温燥,而且是表现的有一点津液的损伤了,因为燥邪伤阴,但也是不外乎风寒和风热。因此用药上不外乎桑杏汤,不外乎苏杏汤。如果桑杏汤治不好,病情还是恶化了,还有清燥救肺汤这类等等,因此还是寒和热。
此外根据季节的不同,还应多注意一些。冬春季节注意风寒,夏天注意暑,秋天注意燥。但是还离不开寒和热,辨清寒和热就行。
如何辨清感冒“寒”与“热”
感冒的寒和热,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鉴别:
第一,从分泌物和排泄物来鉴别。
所谓分泌物,一是鼻涕。清水鼻涕为之寒,如果变成黏了,如果变成黄了,就转换为热,六淫之邪,加上郁而化热。
二是痰,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原来是白稀的,为寒;如果变黏了,就是化热了;再变得黄了,就热得更厉害了。这就还是寒和热。
从排泄物看,小便清长为寒,小便黄赤为热。
此外大便是稀水的是寒,可以用藿香正气;如果是有热的,受了风热之邪,伤了阴,大便也就干结了,那应该加点瓜蒌皮这些,那就是热。
第二,从舌象辨寒热。
感冒看舌象,感冒的舌苔是薄的。
然后要注意舌质的颜色,如果是舌头红的,属风热,也就是书上说的舌前有点红,偏于热;舌头淡的,偏于寒,这是舌象。
另外还有津液,如果舌头比较燥的,那是欠津了,有点燥。
第三,请大家注意,一定要问病人有没有嗓子疼。
嗓子疼了,不管你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有热象了,都是嗓子疼了。
风寒感冒也会嗓子疼,有风寒,已经郁而化热了,可能咳嗽。痰是白稀的,或者身上还是觉得冷的很,脉也不是数得太厉害,但是特别注意,嗓子疼了一定是有热象了。
这个时候,如果辨证是风寒感冒为主的,稍稍加一点连翘,稍稍加一点浙贝母,有多少热,清多少热。因为开始嗓子疼了,一定有热,可能是郁而化热,也可能一开始就是风热外感。
嗓子疼是辨证很重要的一个点。
第四,结合时令季节。
一般冬季,春天,初春都是偏于风寒;春末夏初偏热;暑天一般都是偏于暑邪,秋天注意燥,一般根据时令季节来判断。
但是还要加一句话,要注意气候的骤变。譬如说天气已经慢慢冷了,突然变得热的不得了,在这样的气候下,可能表现的是热象的感冒,而且可能有一点燥热,辨证用药上也要以此为参考。
小结
感冒在辨证上主要分清寒和热两大类,可以从四个方面去考虑:
一、辨别分泌物和排泄物;
二、辨别舌象,注意舌象的颜色;
三、一定要问病人有没有嗓子疼;
四、注意时令季节和气候的骤变情况。
NEXT
‖大医今承下一期??
《沈宝藩:我治感冒的方法和书上不一样》
(三)
治疗感冒,用药“六字诀”
大医今承
沈宝藩国医大师毕业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年参加卫生部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中医。现任新疆医院(医院)首席专家、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中西医结合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学会、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顾问。
沈宝藩教授进疆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近60年,承担多次原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出版专著10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次赴美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诸国参加学术交流和会诊。
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传承传统医学特别贡献奖,连续二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优秀指导老师,连续三期共15年被新疆自治区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年审定为国医大师,年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大医今承·
《沈宝藩:我治感冒的方法和书上不一样》系列
临床诊疗几十年了,我为什么还要和大家讲感冒?因为感冒是中医治病的优势!我想把我临床的体会,辨证的程序,给大家做个介绍。
(一)诊断感冒,辨清热型很重要
(二)四个方法,辨清感冒“寒”与“热”(三)治疗感冒,用药“六字诀”(四)治疗感冒,善用“辛平宣肺法”(五)“寒包火”该如何治疗(六)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