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肿瘤相关性失眠是肿瘤患者常见伴随症状,因不及肿瘤危害性强,故临证时易于忽视,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且不利于疾病向愈。治疗时西医常以失眠论治,忽视其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本病属中医"不寐"范畴,主要病位在心,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贾英杰教授通过30余载临证经验总结,认为肿瘤患者不寐多归于情志因素,主要责之于肝,且与其他脏腑有密切联系,从肝论治多获良效。文章将围绕"疏利肝气以畅调达""调补肝虚以合肝用""清肝泻火以降肝气""顺应肝气四时变化"来论述调肝法在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证经验与思路。
欢迎引用本文:
郭婧瑶,李小江,郭姗琦.贾英杰教授运用调肝法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经验[J].天津中医药,,36(7):-.
GUOJingyao,LIXiaojiang,GUOShanqi.ExperienceofProfessorJIAYingjietreatingcancer-relatedinsomniabyliverregulatingmethod[J].Tianji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6(7):-.
贾英杰教授运用调肝法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经验
郭婧瑶,李小江,郭姗琦
(天津中医院肿瘤科,天津)
失眠是以入睡困难、早醒,或醒后难以入睡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有研究表明,大约有19%~63%的肿瘤患者伴有失眠症状。肿瘤相关性失眠是包括心理及病理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心理因素常包括肿瘤引起的抑郁、焦虑,以及肿瘤相关治疗引起的心理负担等,病理因素为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躯体不适从而引起的失眠。临床中针对以上,西医常单纯从失眠论治,运用安神、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忽略其与肿瘤疾病的相关性,然此类药物有呼吸抑制、幻听等不良反应。另有一部分患者拒绝承认心境改变引起的焦虑、抑郁,对此类药物治疗具有抵触心理,从而延缓并降低了治疗疗效。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中医治疗不寐强调辨证论治,同病异治,临床治疗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