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乳腺炎秘方周末答读者问

点击上方“   来源:许履和,《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蒲公英15~30克,全瓜蒌12克,连翘、当归各10克,青皮、橘叶、川贝各6克,柴胡、生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清胃,下乳消痈。

  方解:方中以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全瓜蒌,川贝化痰散结;当归活血消痈;青皮、橘叶、柴胡疏肝理气;甘草解毒和中。本方组方严谨、配伍丝丝入扣,用之其效颇佳。

  主治:乳痈。

  加减:寒热头痛,加荆芥、防风各6克;胸痞呕恶,加半夏、陈皮各10克;排乳不畅或乳汁不通,加漏芦、王不留行、路路通各10克;脓已成,加皂刺、甲片各10克。

  疗效:临床验证,疗效甚佳。

4.2 治乳痈方

  来源:陈泽霖,《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王不留行30克,漏芦9克,通草9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赤芍、丹皮各9克,青橘叶15克,蒲公英30克,鹿角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鹿角粉磨汁、黄酒冲服。

  功用:通乳散瘀、清热解毒。

  方解: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如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就容易发为乳痈。故方中用王不留行、路路通、通草通乳;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清热解毒;青橘叶、蒲公英疏肝清胃;鹿角粉活血消肿。诸药配伍。共奏疏肝气、清胃热、散结肿、通乳汁之功,再结合中药(如蒲公英、芙蓉叶)外敷、大多可促使乳痈内消,收到热退痛减,乳汁畅通之效。

  主治:乳痈。

  疗效:屡试屡验,其效不凡。

4.3 消乳汤

  来源:凌云鹏,《临证一得录》

  组成:青皮、橘叶各12克,蒲公英30克,生甘草、白蒺藜、当归各9克,赤芍6克,浙贝母12克,白芷3克,全瓜蒌15克,炙僵蚕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理气解郁,清热通乳。

  方解:祖国医学认为乳头属厥阴肝经,乳房属阳明胃经,故乳汁壅滞的治疗,应疏厥阴之滞,清阳明之热,故方中以青皮、橘叶,白蒺藜、以疏肝解郁而散壅滞;瓜蒌、蒲公英配青皮,白芷的引经,清热解毒而消肿;当归,赤芍的活血行血;贝母,僵蚕搜风散结,从而使凝滞之乳汁通下,蕴结之热邪清解,以达肿消痈除之目的。

  主治:急性乳痈。

  加减:若见舌苔黄腻,身热不解,加黄芩6克,焦山栀9克以退热清火;自觉形寒身热、加炒牛蒡子12克以祛风清热解毒;肿坚甚,加王不留行子9克,炙甲片5克,以破坚行瘀;因断乳而结肿的,加炒麦芽15~30克,川牛膝12克,以助回乳;因乳头破裂而感染所致者,应控制乳头感染为先;局部均外敷消肿膏,以改善炎症,一般的2~3天内可得消散。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治愈甚多,疗效颇佳。

4.4 乳痈内肾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露蜂房3~6克(研冲)、皂角刺3~6克(烧灰存性,研冲)、川楝子15克,浙贝母,泽兰各9~15克,山慈菇9克,制香附15克,蒲公英15~30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2剂)。

  功用:清热解毒,化痰祛瘀,通络散结。

  方解:急性乳腺炎,多因肝郁胃热,蕴结乳房所致。方中君以蒲公英,蜂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臣以泽兰,山慈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合蜂房能防治癌肿之变;浙贝母,皂角刺清热化痰,通经散结。佐以制香附,川楝子,柴胡疏肝解郁,清热止痛;又柴胡泄肝热,载药入肝,直达病所,故兼之为使。蒲公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痰祛瘀,通络散结之功,故用之效捷。

  主治:乳痈(急性乳腺炎)。

  加减:若伴头痛,发热恶寒者,加荆芥,防风各9克,薄荷6克;气滞偏重者,加青皮6克,元胡15克;血瘀偏甚者,加归尾,赤芍各9克;肿块坚硬,加炙山甲,炒牛蒡子各9克;肿硬,皮色不变,加鹿角粉,制附子、白芥子,麻黄各6克,减蒲公英;湿热偏甚者,加川黄柏9克,生大黄5克;胃热炽盛,加生石膏15克,黄芩9克;红肿甚者,加金银花15克,连翘,大青叶,黑山栀各9克;大便秘结,加大黄6~9克;痰火内结,加夏枯草15克;乳汁壅滞不通,加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各9克;断乳后,乳汁多,加生麦芽15克,生山楂9克;脓将成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

若乳痈溃脓,腐烂,则辅以外治之药。

  疗效:治疗例,其中已化脓者30例,均全部消散获愈。治愈率达%。

4.5 橘叶汤

  来源:凌云鹏,《临证一得录》

  组成:细苏梗、焦山栀各9克,淡黄芩5克,金银花、橘叶、生石膏各12克,蒲公英30克,青皮6克,代代花7朵。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理气。

  方解:方中以苏梗,青皮,橘叶,代代花理气解郁;黄芩,黑山栀,蒲公英,金银花、石膏清热解毒;共奏清热理气之功。盖气行则血行,热清则肿消。相辅并治,对初郁未化脓的,则可内消。

  主治:怀孕期乳腺炎(内吹)。

  疗效:屡试屡验,疗效颇著。

本书以中医的中药药性理论为依据,论述人与香药、药香的关系,从人体对药香气味的生理需求,进一步明确香药及药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养生保健的功效与作用。本书搜集整理了有关古代典籍中,具有芳香特性且具养生保健功能的传统香药与药香,通过总结、归纳,完善了药香的使用类型,如枕香、脐香、煮香等;同时将现代中医医籍中一些中医名方、验方,家传经验方等,结合本人多年从医的临床实践,通过重新组方制香化生为新的香药方,拓展了香药的治疗方法,以熏吸的方式达到养生保健作用,如针对失眠、高血压、肝气郁结、脾胃不和、美容等等,相应的有“雲山消困催眠香”、“雲山疏郁清神香”“”。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的香品保健爱好者,提供保健资源。另外,本书也收录了一些香道之传统名香香谱,供读者在香品保健之余探讨鉴赏。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一种既包含中医外治法的又具有修身养性作用的香薰养生保健方法。如需购书请登录学苑网站







































怎样治好白癜风
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26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