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论道二中药材市场危机的背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譬如现在正席卷全国的中药材市场危机,我们看到的是这场危机的正面:市场冷淡、存货积压、走动不畅,药厂质量门槛进一步提高、退货事件屡见不鲜等等。给所有人最直接的感受似乎就是需求前所未有的疲弱,在很多药商门口,原来一派车水马龙,现在门可罗雀。这是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其实,早在两三年前,这场危机就在不断酝酿发酵。

盛极必衰,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都被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所左右掌控。从年以来,中药材种植热一年甚于一年,能够想到的品种都被一一挖掘出来,贴上各种莫须有的标签,发展人工种植,功能被放大、市场需求的数量被放大、价值也被人为放大,想着发财的人们调动所有想象力,利用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工具,把野蚕豆、石斛、白芨、重楼等一大批有着一定药用价值的植物吹嘘抬高到起死回生、延寿续命的位置。社会舆论扭曲了人们的正常思想,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种植中药材被政府部门、农民群众、资本投机者赋予了政绩、脱贫致富、投资逐利等混杂在一起的诸多意义,中药材种植业像脱缰的野马。狂热的结果就是全国各地堆积如山的中药材。

供给池中大量溢出的中药材逐渐形成库存,仿佛等着嫁人的大龄剩女,面对市场的严苛的质量标准,毫无挑肥拣瘦的主动权。因此,药厂提高质量门槛,稍不高兴就退货成了常态化。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怎么办?

人生的大智慧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身处这场中药材市场大危机,当冷静中恬淡应对,或无所留恋远远走开,或蛰伏待机,或以退为进,最高的境界乃在危机的背面隐忍修为!危机的背面是什么?

这场中药材市场危机的本质是严重的供大于求,只要经过几年的供给侧整顿清理,让失衡的供求关系回归平衡,那么,危机终将过去,市场又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但是,全面分析这场危机的结构,可以清楚的发现,一些品种由于库存小、在地种植面积不大,距离春天仅有一步之遥,例如桔梗、白术、茯苓,而有的品种,正在下沉,如当归、云木香、续断、白芨,还未进入严冬,没有几年时间的消化、衰退,难以在短期内回暖向好;在危机中,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许多来源于野生资源的中药材,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和资源锐减,且需求稳定,未来的总体走势是积极稳健的,如红花龙胆、毛大丁草、大红袍、金荞麦、百部、骨碎补、山乌龟等等。而目前正处于疯癫状态的许多品种,如黄精、重楼、金果榄、山慈菇等,将推动这场危机持续漫长的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zz/10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