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治疗瘀热互结致咽喉病症的中成药

今天我们来看下治疗瘀热互结致咽喉病症的中成药。

01

金嗓散结丸(胶囊)

金银花、丹参、板蓝根、马勃、蒲公英、燀桃仁、红花、醋三楼、醋莪术、玄参、麦冬、浙贝母、泽泻、炒鸡内金、蝉蜕、木蝴蝶。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主治热毒蕴结、气滞血瘀证。症见声嘶、声带充血、肿胀、舌红少苔、脉沉涩。

具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临床以声嘶、舌带充血、肿胀为特征症状。

本成药用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兼以祛湿化痰、消肿散结。用药行散兼施,补泻同用,加以散结之品,适用于热毒内盛、瘀血内阻者。

丸:口服。水蜜丸一次60~粒,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胶囊: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孕妇慎用。虚火喉痹者慎用。忌食辛辣、油腻、鱼腥食物,戒烟酒。

丸:水蜜丸1g/10丸;大蜜丸9g/丸。胶囊:0.4g/粒。密封。

02

六神丸(胶囊、凝胶)

珍珠粉、犀牛黄、麝香、雄黄、蟾酥、冰片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化腐止痛。主治热毒炽盛证。症见咽部红肿、咽痛较剧、咽核红肿胀大、痛连耳根及颌下、或痰涎壅盛、吞咽困难、伴发热、口渴、心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具有抗肿瘤作用。

急性咽炎、急性会厌炎、急性会厌炎、急性扁桃体炎、皮肤化脓性感染、急性智齿冠周炎等。临床以咽部红肿、咽痛剧烈、尿赤便干为特征症状。

本成药用药以解毒利咽、化腐生机为主。用药苦寒除热,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作用明显,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口服。一日3次,温开水吞服;1岁一次服1粒,2岁一次服2粒,3岁一次服3~4粒,4~8岁一次服5~6粒,9~10岁一次服8~9粒,成人一次服10粒。另可外敷在皮肤红肿处,以丸十数粒,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盛食匙中化散,敷搽四周,每日数次,常保潮湿,直至肿退为止。如红肿已将出脓或已穿烂,切勿再敷。

孕妇及体质过敏者禁用。老人、儿童及素体脾胃虚弱者慎服。运动员慎用。阴虚火旺者慎用。不宜长期使用。服药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鱼腥食物,戒烟酒。忌一切肉、硬冷等物。

文献报道六神丸可引起喉头水肿及药物性肝炎。

3.g/粒。密封。

上述内容摘取自《临床实用药物学--中成药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9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