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乳腺增生症秘方

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方(陈益昀方)

 夏枯草0g,海藻0g,浙贝母0g,穿山甲10g,三棱10g,莪术10g,青皮15g,当归1g,瓜蒌15g,生牡蛎15g,鹿角胶10g,淫羊藿15g。

配合外敷法:乳香10g,没药10g,姜黄10g,艾叶10g,木瓜10g,黄柏15g,南星1g,细辛10g,蜈蚣条,补骨脂10g,米醋50ml。

 中药加水适量煎沸0分钟,加入米醋再煎5分钟,取出药渣装入布袋,待温度适中时热敷患处,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通过药物离子渗透皮肤,起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

 软坚散结,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兼以补肾。用于乳腺增生症。

 方中取夏枯草、柴胡、枳壳、青皮、郁金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三棱、莪术、穿山甲、当归活血化瘀,破气散结,通络止痛,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浙贝母、生牡蛎、海藻、瓜蒌软坚散结、化痰;鹿角胶、淫羊藿温补肾阳,调理冲任,有类似雄性激素作用,能纠正激素分泌失调。诸药合用,使壅者通,郁者达,结者散,坚者消,则乳癖自消。

 情志抑郁,胸闷不舒者加柴胡1g,郁金1g;痛经加延胡索15g,香附1g;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加牡丹皮10g,栀子10g,炒酸枣仁30g;腰酸痛,白带多加芡实30g,续断0g;体虚乏力者加生黄芪30g,台党参15g;腹胀纳呆者加焦白术15g,广砂仁10g。

 刘某,女3岁。年6月5日初诊。近1年来常觉双侧乳房轻度胀痛,月经前1周及生气后胀痛加重。伴有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腰痛,白带多而清稀,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查:左侧乳房可触及.3cm×.7cm、右侧乳房可触及.4cm×.1cm包块,类圆形,质韧而不硬,挤压痛明显,推之移动。红外线扫描提示:双侧乳腺增生。舌质暗稍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肝肾不足,气血凝滞。治宜疏肝理气,补肾,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药用:夏枯草30g,海藻30g,昆布30g,浙贝母10g,三棱10g,莪术10g,柴胡10g,青皮1g,橘核10g,瓜蒌15g,鹿角霜0g,郁金15g,香附1g。同时用上述中药外敷,1日次,每次30分钟。服药1周,双侧乳房疼痛明显减轻,原方加减服用4剂,双侧乳房疼痛及肿块均消失,白带正常,月经量、颜色已转正常。红外线扫描示:双侧乳房云雾状阴影消失,血管清晰度好。

 赵玉清,陈延斌,陈培媛.陈益昀治疗乳腺增生症经验.光明中医,,1(3):

 经前乳房胀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g;乳胀为主,加柴胡1g,郁金15g;肝郁化火,乳房灼热,加牡丹皮10g,栀子1g;乳核坚硬,加王不留行15g,莪术10g,牡蛎30g;气虚,加党参、黄芪各15g;血虚,加鸡血藤0g,当归10g;脾虚纳差,加炒麦芽、山楂、莱菔子各15g;阳虚,加淫羊藿、鹿角霜各15g;若是可疑癌变者,加山慈菇15g,海藻、蒲公英各30g。

 翁某,女,41岁。自述双侧乳房有多个肿块,周期性疼痛,月经前期尤甚已5年,经多方治疗未愈,平素性格内向。检查:双侧乳房皮色不变,各以上象限为主可触及个或3个大小不等,形如雀卵或核桃状肿块,触之不甚痛,推之可移,韧而不坚硬。腋窝淋巴结无肿大。曾作增生物活组织切片检查,鉴定为乳腺增生及囊性扩大,纤维组织增生。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观其舌瘦偏红、苔薄白,脉弦细稍滑。辨证属肝气郁结,痰凝乳络。治宜解郁散结,祛痰软坚。方拟复元通气饮加减。处方:青皮、陈皮、漏芦各10g,炒穿山甲、浙贝母各15g,全瓜蒌0g,柴胡、天花粉、防风各1g,广木香、生甘草各6g,大枣4枚,生姜3片。清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剂。

二诊:药后乳房胀痛大减,肿块变软,时有乳房发痒感觉。药已生效,拟上方加莪术10g,牡蛎30g,守方再进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92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