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必考点之中药一1

1.甘味: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2.淡味:能渗、能利,有利水渗湿作用。3.苦味:能泄、能燥、能坚4.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方式:相畏、想杀。5.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君药。6.遇热不稳定的成分,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宜用的提取方法是:浸渍法。7.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最常用的提取物质是:二氧化碳(CO2)。8.可以测定共轭体系化合物,并推断化合物的骨架类型的检测方式是:紫外光谱(UV)。9.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显效快慢的顺序为: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或直肠>口服>皮肤。10.口服制剂药物吸收速度快慢的顺序是: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11.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12.表观分布容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用V表示。13.延缓水解的方法:①调节pH;②降低温度;③改变溶剂:用乙醇、丙二醇、甘油等极性较小的溶剂;④制成干燥固体。14.防止氧化的方法:①降低温度;②避光;③驱逐氧气;④添加抗氧剂;⑤控制微量金属离子;⑥调节pH。15.四大南药:砂仁、益智仁、巴戟天、槟榔。16.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17.浙八味:杭菊花、杭麦冬、白术、杭白芍、玄参、延胡索、温郁金、浙贝母。1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红景天。19.皮类药材一般于春末夏初采收,宜采用环剥技术的是:杜仲、黄柏。20.需要发汗处理的中药有: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秦艽。21.需要炒黄加工的中药:牛蒡子、芥子--缓和药性、杀酶保苷;王不留行--中火炒;莱菔子--生升熟降;苍耳子--降低毒性。22.需要炒焦加工的中药:山楂--止泻;栀子--止血。23.需要炒炭加工的中药:蒲黄、荆芥、干姜--止血。24.需要麸炒加工的中药:枳壳、苍术--缓和药性,增强健胃和胃功效。25.需要米炒加工的中药:斑蝥--毒性降低,矫臭矫味。米炒温度正适合斑蝥素的升华。26.需要土炒加工的中药:白术、山药--增强补脾止泻的功效。27.需要砂炒加工的中药:马钱子--降低毒性,易于粉碎;骨碎补--易于除去鳞片;鳖甲--砂炒后醋淬。28.需要滑石粉炒加工的中药:水蛭--降低毒性。29.蛤粉炒阿胶:增强益肺润燥的功效,炒至类球形,内无溏心。30.酒大黄--引药上行;熟大黄--活血祛瘀;醋大黄--消积化瘀;清宁片--适用于老年便秘、体弱及久病患者。31.萸黄连:抑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32.酒白芍--调经止血,柔肝止痛;炒白芍--养血和营,敛阴止汗;醋白芍--引药入肝,敛血养血、疏肝解郁;土白芍--养血和脾、止泻。33.酒川芎: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作用。34.先炒药后喷醋:适用于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如乳香、没药、五灵脂。35.延胡索治疗冠心病,宜生用。36.四制香附:以行气解郁,调经散结为主,辅料--米醋、黄酒、生姜、食盐。37.鳖血炙柴胡:填阴滋血,抑制其浮阳之性,增强清肝退热的功效。38.盐水炙的功效:引药入肾,增强滋阴泻火的作用--杜仲、黄柏、泽泻、车前子。39.黄芪蜜炙的补气作用强于生黄芪。40.姜炙厚朴: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41.发散作用强弱顺序:麻黄>麻黄绒>蜜麻黄>蜜麻黄绒。42.油炙法的中药:淫羊藿、蛤蚧。43.明煅法:不隔绝空气;煅淬:高温有氧,骤然冷却。扣锅煅: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44.赭石煅淬的作用:降低苦寒之性,增强平肝止血作用。用于吐血、衄血及崩漏等。45.炉甘石:煅淬水飞后,消除了颗粒的刺激性,适宜于眼科及外敷用。46.血余炭不能生用,入药必须煅制成炭,有止血的作用。47.何首乌:辅料--黑豆汁;消除滑肠副作用。48.熟地黄: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由清转补。49.蒸黄精: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50.生晒参--补气生津,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51.需煮法炮制的中药:藤黄、川乌、附子、吴茱萸--降低毒性。52.燀法:苦杏仁--杀酶保苷;白扁豆--分离药用部位。53.清半夏(白矾)--燥湿化痰;姜半夏(生姜+白矾)--降逆止呕;法半夏(甘草+石灰)--祛寒痰,调和脾胃。54.发酵法:最佳温度为30℃~37℃;湿度:70%~80%。55.煨肉豆蔻:降低刺激性,增强了固肠止泻的功能,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抗癌作用。56.莨菪烷类生物碱碱性强弱: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空间效应)。57.吗啡中具有酚羟基,为两性生物碱。58.利血平、士的宁属于单萜吲哚类生物碱。59.简单砒啶类生物碱多呈液态,具有挥发性。60.有机胺类生物碱的特征:氮原子不在环状结构内--麻黄碱。61.碱性强弱:氮原子杂化方式--sp3>sp2>sp。62.根据pKa值大小,可将生物碱分为:①强碱(pKa>11),如季铵碱、胍类生物碱;②中强碱(pKa7~11),如脂胺、脂杂环类生物碱;③弱碱(pKa2~7),如芳香胺、N-六元芳杂环类生物碱;④极弱碱(pKa<2),如酰胺、N-五元芳杂环类生物碱。63.硅钨酸反应用于:生物碱的定量。64.雷氏铵盐反应用于:沉淀分离季铵碱。65.吗啡:Mandelin试剂显蓝紫色;Macquis试剂显橙色至紫色;Frohde试剂显紫色渐转棕色。66.苦参的主要成分为双稠哌啶类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心律失常、解热、抗炎;抗变态反应和调节免疫的药理作用。67.山豆根的主要成分为喹诺里西啶类,指标成分为苦参碱、氧化苦参碱。68.黄连的主要成分为苄基异喹啉类衍生物--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和木兰碱,指标成分为盐酸小檗碱。69.川乌的主要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0.2mg即可中毒,2~4mg即可致人死亡。70.天仙子的主要成分为:莨菪碱和东莨菪碱。71.洋金花的主要成分为:莨菪烷类生物碱,有解痉镇痛、解救有机磷中毒和散瞳作用。72.马钱子主要含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吲哚类生物碱。73.千里光主要成分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74.苦参生物碱的极性大小顺序是:氧化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苦参碱。75.碳苷无论在水中,还是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均较小。76.苷类水解的易难程度:N-苷>O-苷>S-苷>C-苷。77.氰苷:苦杏仁苷--容易水解为醛(酮)和氢氰酸;桃仁、郁李仁。78.Molish反应:浓硫酸和α-萘酚组成--鉴别糖和苷。79.酶催化水解:β-果糖苷水解酶--转化糖酶;α-葡萄糖苷水解酶--麦芽糖酶;β-葡萄糖苷水解酶--杏仁苷酶。80.蒽醌代表药物: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芦荟。81.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顺序:含-COOH(可溶于5%NaHCO3)>2个以上β-OH(可溶于5%NaHCO3)>1个β-OH(可溶于5%Na2CO3)>2个α-OH(可溶于1%NaOH)>1个α-OH(可溶于5%NaOH)。82.醌类的通用反应:Feigl反应。83.适用于苯醌类及萘醌类,与蒽醌类区别: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84.虎杖: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指标成分--大黄素、虎杖苷。85.芦荟:羟基蒽醌类衍生物,指标成分--芦荟苷。86.丹参的脂溶性成分:菲醌类(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指标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87.香豆素在C-7位引入羟基即有强烈的蓝色荧光。88.呋喃香豆素多显蓝色荧光,荧光性质常用于色谱法检识香豆素。89.识别香豆素内酯环的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90.识别酚羟基对位有无取代的反应:Gibb’s反应、Emerson反应。91.酚羟基通用反应:三氯化铁反应。92.呋喃香豆素的光化学毒性: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通过光敏反应治疗白斑病。93.秦皮主要成分为七叶内酯,属简单香豆素类。94.前胡:白花前胡--角型二氢吡喃香豆素类;紫花前胡--线型二氢呋喃和二氢吡喃香豆素。95.肿节风的指标成分:异嗪皮啶、迷迭香酸。96.补骨脂的主要成分:补骨脂内酯--呋喃香豆素,异补骨脂内酯--异呋喃香豆素,补骨脂次素。97.五味子的指标成分为五味子醇甲,属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98.厚朴的指标成分为厚朴酚、和厚朴酚,属新木脂素。99.细辛的主要成分:挥发油、木脂素类和黄酮类。.黄酮类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7,4′-二羟基(NaHCO3提取)>7-或4′-羟基(Na2CO3提取)>一般酚羟基(0.2%NaOH提取)>5-羟基(4%NaOH提取)。中药一共个一句话考点、本次复习1--个,如果需要模考、提前学习其他---个,请联系药考老师索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8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