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不感冒发烧咳嗽积食

点开音乐好像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派来父母身边的天使

身为父母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呵护他们的成长

最近看完罗教授的书总结了孩子常见的症状

如何用常见的食材调养

五脏中肺是身体健康的根源

每个孩子感冒发烧的症状都不同,根据具体症状用相应的方法

一、如何让孩子不发烧(感冒是正气不足)

感冒第一阶段(外寒阶段)皮毛最先感觉到,此阶段尽量不要吃抑制打喷嚏的药反而要多打喷嚏。症状为手脚冰凉,本来手心是暖的,即寒邪入皮毛寒又分为两种,畏寒和恶寒,孩子一般都是恶寒。

治疗方法在家就可以解决:

1、用卫生纸捻成细条刺激鼻粘膜,让孩子打喷嚏。

2、拿热水水龙头喷身体经络部分。

3、泡脚驱寒

4、鼻涕像清水一样,配方:用紫苏叶(5岁左右的孩子3克,大人双倍),大火煮开转小火烧开3分钟关火焖8分钟,不易空腹,否则元气不足无法发汗。微微发汗后就停用。或者可以泡脚也可泡澡。泡脚泡澡不易饿肚子。葱姜汤也可泡脚,孩子不易经常泡脚。

感冒头痛,伤寒而头痛喝葱白汤

配方:1根葱葱白,豆豉3克。带葱须,切小段,放两杯水,大火烧开转小火5分钟即可。微微出汗就不需要喝,没有就继续。寒邪就散出去了。

发汗前吃些热粥胃气充足才能更好地发汗。

湿气重,雾气浓,夏季桑拿天会出现寒湿头痛,后脑勺疼,是猝然的。

配方:生姜五片、一杯半水,大火煮开3分钟,关火焖5分钟,倒出兑入藿香正气水一支即可。一般10分钟头痛就会消失。

也可葱白生姜熬汤,兑入热水泡脚发汗。

发汗前吃些热粥胃气充足才能更好地发汗。

受寒肚子痛,冲服干姜粉,生姜是发汗的作用。干姜是温里的药物。

冬季穿少着凉,冲服一点干姜粉,起到暖中的作用。同时用热水给孩子泡泡脚,肚子痛的症状很快消失。

孩子感冒不想吃药,熏鼻子

配方:紫苏叶6克、白芷6克、荆芥6克、葱白一段,熬水水开3分钟。

熏蒸到微微出汗即可停止,药汁兑入温水泡脚使身体温暖,寒邪随汗排出。

此为五岁孩子的量,以下酌情减量。

适用于感冒初期,身体发冷无汗、手脚冰凉、清鼻涕、寒邪尚未化热阶段。

如鼻涕痰变黄。咽喉肿痛,舌红、口干高热属于热证,不易使用此方法。

湿气重,雾气浓,夏季桑拿天会出现寒湿头痛,后脑勺疼,是猝然的。

配方:生姜五片、一杯半水,大火煮开3分钟,关火焖5分钟,倒出兑入藿香正气水一支即可。一般10分钟头痛就会消失。

也可葱白生姜熬汤,兑入热水泡脚发汗。

发汗前吃些热粥胃气充足才能更好地发汗。

暖背方法感冒很快就好,方法:

1、热水袋暖背

热水袋放在后背上部与脖子附近,不要贴近皮肤以免烫伤。

发汗前吃些热粥胃气充足才能更好地发汗。

2、电吹风暖背,用一块毛巾披在大椎穴附近,用暖风不断的吹毛巾,沿着督脉上下缓缓移动。

3、浴霸暖背法,站在浴霸下面,裸露后颈尤其大椎穴,避免阳光直刺眼睛,几分钟就可以出汗。

4、暖气贴背法,先喝一碗热粥,坐着后背贴在暖气上,也可以驱寒,暖气上是窗户的就避免用这种办法。

驱寒湿的生姜葱白红糖汤,配方:生姜2块葱白半段红糖一匙,两杯水入锅煮开,大火煮开转小火3分钟,闷10分钟。微微出汗,寒湿就可祛除。

其他驱寒的方法:坐在汽车加热垫上,吹会空调微微出汗

可乐煮姜丝,配方:生姜切丝,锅内倒入一瓶可乐,加热,泡一会当饮料饮用。

其他驱寒的方法:坐在汽车加热垫上,吹会空调微微出汗

可乐煮姜丝,配方:生姜切丝,锅内倒入一瓶可乐,加热,泡一会当饮料饮用。

第一时间补脾,一般孩子30克,大人50克,趁热喝下微微出汗即可。山药粉也可。

感冒第二阶段(外寒里热阶段)俗称“寒包火”,错失第一阶段外寒就会进入身体内部。

症状:流清鼻涕、吐黄痰或者鼻涕或痰都处于黄白之间,这说明体内寒热是错杂的,大多是外寒里热。

此阶段选药既要散外寒也要清里热,散外寒的药物有麻黄,紫苏叶、白芷、荆芥、防风等。清里热的有生石膏、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蒲公英、芦根、地丁等。(选中草药药物时可自行判断需要的药物)

喉痛,开始痛,很快就会严重吞咽困难,散火去毒,配方:牡丹皮,栀子、射干、郁金、赤茯苓、枇杷叶、甘草。成年人一般9克,五六岁的孩子6克。一两天喉痛就会消失。

咽痛通常是扁桃体发炎,中医一般会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比如金银花、连翘、薄荷叶,薄荷有利咽的作用,往外清、发散的能力很强。

配方:金银花6克、薄荷3克,冰糖1块开水泡当茶饮,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感冒第三个阶段(表里俱热阶段)

特征一:高烧发热,

特征二:痰会变成黄色,甚至是绿色。

特征三:咳嗽的声音非常剧烈。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感冒第四阶段(反复阶段)外邪从体内清除,但回到体表,重返外寒的阶段。不可掉以轻心。

外寒阶段的方法只要使经络温暖起来就可以。

鼻熏法,配方:防风、荆芥、白芷、辛夷、紫苏叶各3克,白芷和辛夷在药店捣碎,买3-5服。入锅两杯水开锅3分钟关火,熏蒸10分钟左右,每天一副,冷了加热也可以用,即使鼻塞也不要紧,通过口腔呼吸也可起作用。也可滴几滴在鼻子。

湿寒感冒引起的肠胃型感冒症状:头痛身重、呕吐恶心、泄泻肠鸣、纳谷不香、口中黏腻、胸隔满闷腕胀腹胀等症状。可用藿香正气丸来治。

暑湿引起的感冒即桑拿天引起的感冒,伴有舌头白腻,头身困倦、脾胃胀满,配方:杏仁、白蔻仁、薏苡仁、法半夏、厚朴、通草、竹叶,具体要量当地医生确定。

感冒快好的时候,补脾胃,配方:怀山药15克、炒鸡内金3克、熬水每天喝2小杯,连用三天即可。山药片不要倒掉,一直熬水喝,别的水可以不喝。大人可以加3克牛蒡子,小孩可不加。

二、如何养好孩子的脾胃

脾阴虚的孩子症状:喜肉不喜欢吃素,手脚心热、心烦、夜里盗汗、眼干口干、喜冷饮、下眼袋大且微微发红、嘴唇鲜红、舌头瘦小、颜色鲜红、舌苔薄或者没有、饭后会鼓起肚子、大便干燥、爱动几乎停不下来。

配方: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麦冬、沙参、生地、各6克,冰糖1块。4杯水入锅,大火煮开转小火半小时,剩2杯水的药汁,再放1块冰糖,每天一杯,连续服用1到2周,感冒后补脾阴,5贴就够。大人也可喝。莲子去芯捣碎。少吃辛辣及肉类。

脾阳不足症状:1、舌头淡白、布满齿痕、

2、一动就出汗、气喘、四肢无力、少气懒语,不爱说话,

3、大便溏泄不成型。

4、饭后肚子胀,身体容易浮肿。

很多孩子感冒反复,一定是脾胃之气不足导致肺气不足。所以要补正气。

配方:太子参、白术、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可按照此方当地做调整。加水小火煮40分钟,开锅放一点白糖,每天两次,每次一小杯。此方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以下酌情减量。

三、如何让孩子不积食

积食分以下几种:

有形无形看

有形的积食,停留在胃里,易引发急症,,如奶油蛋糕吃多第二天会发烧。

无形的,吃的食物过多,,积滞的食物不在但是脾胃功能不正常,调理不及时会导致严重的营养吸收障碍,此时孩子不想吃东西,容易烦躁啼哭,晚上睡觉不安稳。

看舌苔: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厚,有的是全部,有的在中间像一个硬币一样厚的圈圈。

积食孩子嘴里还有异味,胃气不足引起的。

有形的积食配方: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炒鸡内金6克,熬水喝,服用两三次积食就会消掉。最多用2天。有形的积食及时处理,不然会引发高烧。无形的积食需要就医。

积食可用推拿,要不能常用。调脾胃每天为孩子捏脊。

四、如何让孩子不咳嗽(不要立马止咳)

咳嗽是外邪入里导致的,正确的思路是往外往上走,而不是强力往里压,不然会反复,主要是解决外邪,其次调理咳嗽。

刚开始咳嗽和感冒几乎同时出现,外邪在体表,症状:清鼻涕,白痰,手脚冰凉,怕冷,会吹风头疼。

喝紫苏茶调理。在治风寒感冒的同时可以用宣肺止咳的药,如橘红,即橘子有点红,没有去除白色的瓤是陈皮,(和中、化痰的陈皮,散寒、宣肺止咳的橘红),别用百合和川贝,会把寒气闷在体内,寒上加寒。

受寒咳嗽的第二阶段(外寒里热阶段)和感冒初期痰和鼻涕的变化是一样的

症状:1鼻涕会一天三变(黄白间)

2、痰也会白黄间变化,但大多是黄色的,通常白痰中间混有黄痰。如果是浓浓的黄痰就说明进入了“表里俱热”阶段。这时咳嗽就有痰的声音。

3、舌质的边尖是红色的,想喝水,脉搏跳动比平时快。

其他表现:1发烧,是外寒里热的一个重要表现,说明里热严重。如果怕冷说明还有一部分邪寒留在体外。

4、鼻子里有点冒火的感觉,可用手放在鼻子前,会觉得热气喷手

5、嗓子发痒,红肿疼痛的前兆,热毒聚集在此,严重的会咽喉肿痛。

6、眼睛热热的,干热,难受

7、咳嗽声音较深。

方法:即清除体表之寒也要加化痰的药,清热的药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等,清肺热的有:桑叶、枇杷叶、浙贝母。

散寒的:麻黄、紫苏叶、防风等。选药时候心里就有数该选什么样的药了。

急支糖浆既有散热又有驱寒宣肺的效果非常好,但浓度很大,需要稀释更好。

咳嗽的第三个阶段(表里俱热阶段)

症状:发烧,痰变为绿色,鼻涕也是黄色,咳嗽声音变深,从胸腔发出的不是咽喉部的咳嗽,肺部感染,这时要去就医。这时一定要坚持用药直到外邪全部清除,判断标注是咳嗽没那么深,不能提前停药不然会反复。

黄痰很多的情况下服用复方鲜竹沥口服液,迅速起效,干净利落。不适合寒症。只能解除症状不能解除外寒,只能化痰,所以同时还要清除外邪。

咳嗽的第四个阶段(咳嗽快好的时候)

症状和初期症状一样,说话鼻音重,有鼻塞,偶尔咳嗽。这时只需要宣肺散邪的药。

配方:荆芥3克、陈皮6克、桔梗6克、白前6克、紫菀6克、甘草6克、熬水10分钟即可。兑入温水,泡脚,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一般两三天就好了,这时6岁孩子的量,以下酌减。仅剩一点咳嗽的时候用,提前没有效果。

快好的时候仍有寒咳:

1、配方:紫苏橘红各3克,开水泡茶喝就好。

2、吃烤橘子,橘子变黑闭火,每次吃一个,一天两个。对寒风呛到刚开始的咳嗽也有不错的效果。

咳嗽快好的时候仍有热咳,症状:没什么痰或者很少、但很粘稠往往干咳、舌质是红的、大便很干、手脚容易发热、尿容易黄。

出现咽喉肿痛,舌质红,脉搏快,痰是黄色的,高烧、舌苔较厚实,白萝卜水是辅助的。

出现干咳无痰、口干口渴、频繁咳嗽、此时白萝卜水是主要调理的。

对于燥热咳嗽或者感冒热证白萝卜水是辅助治疗,刚刚受风寒的则适用于烤橘子。

配方:一个白萝卜切四五块,加水淹没,大火烧开转小火5分钟即可。每天喝3次,连喝3天。

秋天受凉燥后咳嗽怎么办?不能用滋补的方法,有微微的咳嗽,没有痰和鼻涕,可以喝紫苏叶水和姜汤,身体热了寒邪就从体表散出去了。在感冒第一阶段能用的方法都可以用。

秋天受燥热后咳嗽怎么办?

症状:1、舌质变红,口干口渴想喝凉水。

2、心里烦躁、大便干燥、鼻腔干燥

3、咳嗽没痰,阵阵的燥咳、如有痰也是量少的粘稠的黄痰。

4、脉搏快,甚至阵阵低烧。

配方:川贝炖雪梨

北方的冬天家里有暖气也会引起燥热。

深秋咳嗽怎么办?症状和初秋的凉燥差不多,怕风怕冷,没有鼻涕或少量清鼻涕,鼻腔干燥,舌质不红,打喷嚏。方法和感冒外寒的阶段一样及时驱散寒邪。

配方:紫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橘皮、杏仁、甘草、生姜、大枣、当地医生指导开方。

孩子快好的时候扶正气吃怀山药、30克煮水代茶饮,五岁孩子的量,连喝三天。如果大便不成型可以吃山药肉。如果干燥就不少吃山药肉,仅喝水。如果大便干燥严重就放6克杏仁一起煮。杏仁有通肺气利便的作用。

身为一位母亲,我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6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