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活络丹和小活络丹

小创伤应该先水冲再止血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38022.html

有时候去药店买活络丹的时候,医药人员就会问你是买大活络丹还是小活络丹,很多人就蒙了,这个还有大小之分吗?活络丹确实有大小之分,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大小活络丹的区别。

  大活络丹是由白花蛇、威灵仙、草乌、天麻、全蝎、首乌、龟板、贯众、甘草、羌活、肉桂、乌药、熟地、大黄、木香、赤芍、没药、丁香、南星、青皮、香附、元参、白术、地龙、当归、血竭、冰片、人参、麝香等中药组成。具有祛湿、除痰、通经、活络、祛痰等功效。适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筋骨拘挛、腰腿沉重以及风湿疼痛等症,临床上常用于因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及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各种脑神经诸证。

  小活络丹是由乌头、地龙、乳香、没药、南星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消肿、行气止痛、祛风及破瘀生新等功能。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证所致四肢拘挛、筋骨疼痛及跌打损伤等症。

  虽然大活络丹和小活络丹都具有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等功效,但大活络丹偏于治疗中风、痰湿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手足拘紧等症。而小活络丹偏于治疗因风寒、痹湿等所致的痹证如四肢拘挛、筋骨疼痛、跌打扭伤等症。

一、威灵仙。该种根及茎入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消骨梗之功效。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其新的用途不断的被发现,如治疗胆结石,跟骨骨刺、足跟痛、食管癌等。但用药中须注意的是,气血亏虚及孕妇慎服。

从前,江南一座大山上有座古寺,名叫威灵寺。寺里有个老和尚,治风湿痹病、骨渣子卡喉很出名。老和尚治病时,总是先焚香念咒,再将香灰倒在一碗水里,让病人喝。说来也怪,病人喝下香灰水,痛就好了。老和尚说,这是老佛爷施法救的。因此,他不但骗了不少香火钱,还得到了人们的信任。都说威灵寺的佛爷有求必应,老和尚是“赛神仙”。

其实,老和尚那盛香灰的碗里放的不是一般的茶水,而是一种专治风湿痛、骨渣子卡喉的草药药汤。老和尚每天让一个小和尚在密室里煎这种药。这个小和尚每天除煎药外,还得烧火做饭,打扫院子等。但老和尚还经常打骂他。小和尚有气难出,便想了一个捉弄老和尚的办法。在煎药时,故意换上根本不能治病的野草。

这天,有个猎人的儿子被兽骨卡住了喉。猎人抱着儿子来威灵寺找老和尚治病。可是,小孩喝了药汤毫不见效,兽骨渣仍横在喉里,憋得他脸色发青,哭不出声。老和尚一看,急得浑身冒汗,生怕当场出丑,便对猎人说:“你身上准不干净,冒犯了佛爷。去吧,佛爷不想救你孩子了!”

当猎人抱着气息奄奄的儿子走出大殿时,小和尚端着一碗药汤从后门追上说:“佛爷不灵,吃我的药吧。”小孩喝下药汤,不一会儿,兽骨便化了。小孩得救了。猎人连声感谢。从此,老和尚的香灰水再也不能治病了。可求小和尚治病的人却越来越多。人们都说,威灵寺前门的香灰水不治病,后门的药汤倒治病。

一天,有个患风湿的樵夫求药,他忘了走后门,直接跑到大殿上找小和尚。这时老和尚才恍然大悟,原来香灰水失灵的原因就出在小和尚身上。他气得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响。可当着樵夫的面,他又不便发作,急匆匆走出大殿,要找小和尚算账,谁知一没留神,失了足,从台阶上摔下来,跌死了。

此后,这个小和尚就成了威灵寺的主持。他大面积种这种专治风湿和化骨渣子的草药。凡是到威灵寺求医的,小和尚都分文不取。由于这种草药出自威灵寺,治病又像仙草一样灵验,所以大家都叫它“威灵仙”。

二、草乌。

入药部位

植物块根。

性味

味辛、苦,性热。

归经

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主治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相关配伍

1、用于治寒湿瘀血留滞经络,肢体筋脉挛痛,关节屈伸不利:与川乌、地龙、乳香等同用。(《和剂局方》)

2、常作为麻醉止痛药,多以生品与生川乌并用,配伍羊踯躅、姜黄等。(《医宗金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用醋、酒磨涂。内服须炮制后用,入汤剂应先煎1~2小时,以减低毒性。

禁忌

生品内服宜慎;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炮制方法

生草乌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生理特性

本品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陆,长2~px,直径O.6~45px。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及数个瘤状侧根。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气微,味辛辣、麻舌。

三、全蝎。

生理特性

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螫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产地

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湖北、安徽、云南、浙江、陕西等地亦产。

入药部位

动物的干燥体。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味

辛,平。

归经

归肝经。

功效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主治

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相关配伍

1、牙痛难忍:附子尖、天雄尖、全蝎各七个,生研为末,点之。(《永类方》)

2、小儿胎痫:琥珀、朱砂各少许,全蝎一枚。为末。麦门冬汤调一字服。(《直指方》)

3、小儿噤风:初生口噤不乳。用蝉蜕二七枚,全蝎(去毒)二七枚。为末。入轻粉末少许,乳汁调灌。(《全幼心鉴》)

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

禁忌

孕妇禁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小儿惊痫风搐,薄荷包炙研服;胎惊天吊,入朱砂、麝香,或丸服;风痫及慢惊,用石榴过末服;慢惊,同白术、麻黄末服;脐风,同麝服。

2、《本草求真》:全蝎(专入肝)。味辛而甘。气温有毒。色青属木。故专入肝祛风。

四、首乌

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2-4米,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叶卵形或长卵形,长3-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两面粗糙,边缘全缘;叶柄长1.5-3厘米;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长3-5毫米。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分枝开展,具细纵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状卵形,具小突起,顶端尖,每苞内具2-4花;花梗细弱,长2-3毫米,下部具关节,果时延长;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较大背部具翅,果时增大,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直径6-7毫米;雄蕊8,花丝下部较宽;花柱3,极短,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1]

性状鉴别编辑

1、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

2、表面红棕色,有浅沟。

3、体重,质坚实,断面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形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样花纹(云锦)。

4、气微,味微苦涩。[2]

分布范围编辑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海拔-米。日本也有。[1]

主要成分编辑

主要化学成分有: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及聚合原花青素,此外还含有卵磷脂和多种微量元素。[3]

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1,6-二甲醚、大黄素-8-甲醚、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ω-羟基大黄素-8-甲醚(questinol)、2-乙酰大黄素(2-acetylemodin)、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physcion-8-O-β-D-glucoside)、2-甲氧基-6-乙酰基-7-四基胡桃醌。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side)。[3]

聚合原花青素:没食子酸。[3]

秋季产制何首乌(10月份)中蒽醌类衍生物含量比春季产制何首乌(4月份)含量高,所以认为应以秋季采收何首乌(10月份)为佳。[3]

主要价值编辑

块根入药,安神、养血、活络。[1]

苦、甘、涩,温。[4]

归肝、心、肾经。[4]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4]

使用形式编辑

按是否炮制,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两种不同临床使用形式,而它们的功效在临床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认为,生首乌能解毒、消痈、润肠通便,治瘰疡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主治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

五、乌药。

产地

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块根。

炮制方法

未切片者,除去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效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治

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

相关配伍

1、《校注妇人良方》缩泉丸:与益智仁、山药等同用,治肾阳不足、膀胱虚冷之小便频数、小儿遗尿。

2、《医学发明》天台乌药散:治寒疝腹痛,多与小茴香、青皮、高良姜等同用。

3、《和剂局方》小乌沉汤:治胸腹胁肋闷痛,常配香附、甘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

6~l0g。

禁忌

气血虚而内热者,虽有气滞,亦当慎用。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乌药和来气少,走泄多,但不甚刚猛,与沉香同磨作汤,治胸腹冷气,甚稳当。

2、《药品化义》:乌药,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以之散寒气,则客寒冷气自除;驱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痛,顿然可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

3、《本草求真》:凡一切病之属于气逆,而见胸腹不快者,皆宜用此。功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但木香苦温,入脾爽滞,每于食积则宜;香附辛苦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每于忧郁则妙。此则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

[1-3]

六、没药

入药部位

干燥树脂。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归经

归心、肝、脾经。

功效

散瘀定痛,消肿生肌。

主治

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相关配伍

治各种瘀血阻滞之痛症,如跌打损伤,症见伤处疼痛,伤筋动骨或麻木酸胀,或内伤瘀血,心腹疼痛,肢臂疼痛等症:没药、乳香、丹参、当归各五钱。上药全研细末,备用,亦可水泛为丸。(《医学衷中参西录》)

用法用量

3~5g,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

禁忌

孕妇及胃弱者慎用。

炮制方法

醋没药:取净没药,照醋炙法,炒至表面光亮。每l00kg没药,用醋5kg。本品呈不规则小块状或类圆形颗粒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具特异香气,略有醋香气,味苦而微辛。

生长环境

主产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

药材性状

1、天然没药:呈不规则颗粒性团块,大小不等.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黄色粉尘。质坚脆,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有特异香气,味苦而微辛。

2、胶质没药:呈不规则块状和颗粒,多黏结成大小不等的团块,大者直径长达6cm以上,表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不透明,质坚实或疏松,有特异香气,味苦而有黏性。

七、丁香。丁子香的花蕾为常用中药,是中国传统进口"南药"之一,始载于《药性论》。现代研究表明,丁子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酰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等成分。具抑菌及驱虫作用,用作芳香,镇痉驱风剂,治疗胃病,腹痛、呕吐、神经痛、牙痛等疾病。[1]

丁子香是世界名贵的香料植物,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丁子香在中国50年代引种,初获成功,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产量极不稳定,单株花蕾产量差异极大,有时达10倍之多,为此丁香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优良母株进行无性繁殖技术值得深入研究。[

八、南星。南星具有散风、祛痰、镇惊、止痛的功效,可治中风麻痹,手足痉挛,头痛眩晕,惊风痰盛等病症。但直接从植物上摘取的种子和地下球茎不可服用,误服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九、青皮。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性味

味苦、辛,性温。

归经

归肝、胆、胃经。

功能

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

主治

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相关配伍

《症因脉治》青皮散:气滞脘腹疼痛者,可与大腹皮同用。

用法用量

3~l0g。

炮制方法

1、青皮: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厚片或丝,晒干。

2、醋青皮:取青皮片或丝,照醋炙法(附录ⅡD)炒至微黄色。(每l00kg青皮,用醋15kg。)

十、香附。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茎。

炮制方法

1、香附:除去毛须及杂质,切厚片或碾碎。

2、醋香附:取香附片(粒),照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拌炒的方法称为醋炙法。)炒干。

性味

辛、微苦、微甘,平。

归经

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主治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相关配伍

1、解诸郁:苍术、香附、抚芎、神曲、栀子各等分。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丹溪心法》越鞠丸)

2、治停痰宿饮,风气上攻,胸膈不利:香附(皂荚水漫)、半夏各一两,白矾末半两。姜汁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姜汤随时下。(《仁存堂经验方》)

3、治偏正头痛:川芎二两,香附子(炒)四两。上为末。以茶调服,得腊茶清尤好。(《澹寮方》)

4、治吐血:童便调香附末或白及末服之。(《丹溪治法心要》)

5、治小便尿血:香附子、新地榆等分各煎汤。先服香附汤三、五呷,后服地榆汤至尽,未效再服。(《全生指迷方》)

6、治下血不止或成五色崩漏:香附子(去皮毛,略炒)为末。每服二钱,清米饮调下。(《本事方》)

7、治肛门脱出:香附子、荆芥穗等分为末。每用三匙,水一大碗,煎十数沸,淋。(《三因方》香荆散)

用法用量

6~10g。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补遗》:香附子,必用童便浸,凡血气药必用之,引至气分而生血,此阳生阴长之义也。

2、朱震亨:香附,《本草》不言补,而方家言于老人有益,意有存焉,盖于行中有补理。

3、《纲目》: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

十一、血竭。入药部位

植物的果实渗出的树脂。

性味

甘、咸,平。

归经

归心、肝经。

功效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相关配伍

1、心腹痛:用黄鼠心、肝、肺一具,阴干,瓦焙为末,入乳香、没药、孩儿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钱,烧酒调下,立止。(《海上仙方》)

2、妇人血崩:鲫鱼一个(长五寸者)去肠,入血竭、乳香在内,绵包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叶氏《摘玄方》)

3、产后血冲,心胸满喘,命在须臾:用血竭、没药各一钱,研细,童便和酒调服。(《医林集要》)

用法用量

研末,1~2g,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人膏药用。

禁忌

孕妇慎用。月经期不宜服用。

炮制

采集加工

秋季采收果实,置蒸笼内煮,使树脂渗出,凝固而成。打成细粉末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

十二、香,中药材名。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berezovskiiFlerov、马麝M.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闭证神昏,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血瘀经闭,症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来源

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心、脾经

功效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主治

1、闭证神昏: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很强的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

2、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若治上述诸症,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3、血瘀经闭,症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本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而具活血通经、止痛之效。

4、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本品活血通经,辛香走窜,力达胞宫,有催生下胎之效。[1]

形态特征

十三、地龙。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主含多种氨基酸。由于生品腥味太重,故入药一般需经炒制。陶弘景谓:“若服干蚓,须熬作屑”。传统用地龙,制法很多,主要有药制、醋制、熬制、酒制、油制、蛤粉炒制、盐制等法,使其质地松泡酥脆、去毒性、矫正臭味及便于煎制服用。

功能主治编辑

1.清热息风,用于高热惊痫、癫狂。地龙咸寒降泄,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故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癫痫等症。治疗温病热极生风神昏谵语、痉挛抽搐,可单用本品煎服取效,或与钩藤、牛黄、白僵蚕等息风止痉药同用。治疗小儿惊风,高热、惊抽,可以本品研烂,与朱砂共为丸服。治疗高热狂躁或癫痫,常单用鲜品,同盐化为水,饮服。[3]

2.通经活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地龙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之证。因其性寒能清热,故适宜治疗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常与防己、秦艽、忍冬藤等除湿热、通经络药物配伍。亦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可与川乌、天南星、乳香等配伍,如小活络丹。治疗气虚血滞,中风后经络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常与黄芪、当归、川芎等配伍,如补阳还五汤。

3.清肺平喘,用于肺热哮喘。本品又清肺热平喘。用治邪热壅肺,肺失肃降之喘息不止,喉中哮鸣有声者,单用研末内服即效,亦可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

4.清热利尿,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本品咸寒走下入肾,能清热结、利水道,用治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可用鲜品捣烂,浸水,滤取浓汁服,也可与车前子、木通、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同用。

用法用量编辑

5-15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

不良反应编辑

1.用量过大:常规剂量毒性小,过量使用可出现头痛、头昏,血压先升后降、腹痛、呼吸困难、消化道出血。

2.过敏反应:肌肉注射地龙针剂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口唇发麻、皮疹、脸色苍白,大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禁忌编辑

阳气虚损、脾胃虚弱、肾虚喘促、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者不宜使用。

用药禁忌编辑

1、胃呆纳少者不宜多用。

2、畏葱、盐。(《药对》)

3、伤寒非阳明实热狂躁者不宜用,温病无壮热及脾胃素弱者不宜用,黄疸缘大劳,腹胀属脾肾虚,阴虚成劳瘵者,成在所忌。(《本草经疏》)

炮制方法编辑

1.滑石粉炒法 将滑石粉置锅内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投入地龙段,不断翻动,使其鼓起,筛去滑石粉即得。

2.酒炙法 取地龙段与黄酒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kg地龙用黄酒18kg)。

  3.酒闷砂炒法 取地龙段,与酒拌匀,稍闷,取砂子置热锅中,炒至滑利状态,投入生地龙,不断翻炒至表面棕黄色微鼓起时,取出,筛去砂子,摊凉。

  4.蜜麸炒制法 取地龙段用酒(∶15)喷匀,闷润1h,另将蜜制麦麸置锅内炒至略起烟,即投入地龙共炒,不断翻动,拌炒至地龙表面棕黄色时取出,迅速倒入容器内,上盖焖5~10min,筛去麦麸,摊凉。

  同时,我们试用电热恒温箱炮制,取地龙段用陈米醋(1∶0.2)拌匀,闷润1h,待醋被吸尽后平摊于搪瓷盘中,厚度约3cm,放置于电热恒温箱中℃烘2h,中途翻动一次,烘烤至地龙表面呈棕色时,取出摊凉即可。[2]

以上方法作用

  1.琥珀酸是地龙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能溶于水,故水制时不宜直接浸泡,只胡快速淘洗。

滑石粉质地细腻,传热较慢,炒后容易粘附地龙表面,且二药是否有相使作用,值得商讨;酒炙地龙系直接置锅内炒炙,表面极易出现焦斑,而所含琥珀酸不耐高热,直接炒制影响疗效,在炒制过程中产生一种有害气体,影响炮制人员健康。

  2.采用酒闷蜜麸炒制地龙,其成品色、香、味较佳,由于酒具活血、通络、矫臭、矫腥作用;麦麸能和中益脾;而蜂蜜有调和百药之效,因此蜜麸酒制地龙,一则要以矫味除臭不伤脾胃,二则可避免地龙因高温炮制有效成分流失。

  3.分别对酒炒、醋烘、砂烫和清炒的水提取炮制品进行一系列生物碱的显色反应,认为醋炒为宜,醋能散瘀、理气止痛、解毒、矫味矫臭,使药物中所含有的游离生物碱成盐,易于煎出而提高疗效,并除去腥臭气味。同时改用电热恒温干燥法,醋易渗于药物组织内部,并不经高温,对有效成分影响小。但从地龙功效来看,以酒炙为佳;而酒浸蜜麸炒法较为合适。

建议

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乌稍蛇、地鳖虫、蛇脱、蜂房等动物类药的炮制。

药理作用编辑

溶栓和抗凝作用

参环毛蚓体腔液干粗粉直接注入大鼠十二指肠30mg/kg,以动静脉插管串线粘附纤维蛋白方法测纤维蛋白生成,具有明显的溶纤维蛋白活性,煮沸或烘干后活性即丧失。以纤维蛋白平板测定法证明,冻干粗粉5μg与尿激酶1u的溶纤维蛋白活性相当。但纤维蛋白平板经85℃水浴加热30min后,尿激酶的活性丧失而冻干粗粉的活性仍部分保留。说明冻干粗粉溶纤维蛋白机制与尿激酶不完全一样。尿激酶的作用是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之成为有活性的纤溶液,催化纤维蛋白溶解,蚯蚓冻干粗粉除了有尿激酶样纤溶作用外,尚有直接催化纤维蛋白水解的作用。赤子爱胜蚓提取液在体外对兔静脉血栓有溶解作用,对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胶板也有一定纤溶活性。其纤溶作用有直接纤维蛋白溶解和激活纤溶酶原的间接作用,但以直接纤溶为主。家兔静注蚯蚓水浸液0.lg/kg或0.2g/kg,对颈总动脉一颈外静脉血流套路法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灌服1g/kg亦有明显抑制,但软弱,静注0.02g/kg有溶栓作用。家兔静注广地龙(Lumbricuskangtang6nsis)醇提取注射液(每1ml含生药2g)2ml/kg,可明显延长血小板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使血栓长度和干重减少,并降低血液粘度。家兔静注人工养殖的正蚓科双胸蚓属(Lumbricchebimastos)粗提取液,可显著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使代球蛋白溶解时间显著缩短。

粗提取液经进一步萃取,制备出含多种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血栓作用,可使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力增加,血小板聚集性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提示其通过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膜稳定性等发挥作用。蚯蚓干粉水浸液在体外对家兔纤维蛋白和凝血块均有溶解作用。家兔静注水煎醇沉注射液对耳缘静脉血栓有明显溶解作用。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提取物亦有明显的抗凝和纤溶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增强,代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含量增加。从蚯蚓提取的纤溶酶(冻干粉)给家兔灌胃,0.05g/(kg·d)或0.1g/(kg·d),连续3d,从心脏取血,在体外形成的血栓长度、湿重、干重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地龙煎剂在体外对牛凝血酶促进人血纤维蛋白原凝聚有明显抗凝血酶作用。赤子爱胜蚓提取物对凝血酶时间(TT)有明显延长作用,在缺乏抗凝血酶-III(AT-III)的血浆中加入该提取物也可使TT明显延长,但延长程度较小,说明这种作用有依赖AT-III和不依赖AT-III的两个部分。家兔静注地龙提取物(EE)可明显延长TT其半衰期0.32h在体外EE亦可明显延长TT和白陶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广地龙水浸液加碱水解后再用乙醇分级分离,所获提取物亦可明显延长KPTT和TT,其抗凝血酶活性不能被AT-III抗体及鱼精蛋白中和,表明其活性不依赖于AT-III该活性成分不属多糖或蛋白质,可能是一种耐碱耐热的小肽或含双键化合,与水蛙素、肝素等抗凝物质不同。高血粘度综合征和缺血性中风患者每口口服赤子爱胜蚓提取液,连续14d为三疗程,服1~2疗程,患者的血细胞比、血沉、血浆粘度、血纤维蛋白原等均有降低。家兔静注地龙提取液,可使血小板聚集性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给动物

静注地龙注射液对氯仿一肾上腺素或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氯化钡或毒毛花着G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对心脏传导亦有抑制作用。

(2)降血压作用麻醉犬静注广地龙热水浸剂或乙醇浸出液0.1g/kg,30~45min出现血压下降,可维持2一3h;正常大鼠三次灌胃大剂量(10g/kg)或肾型高血压大鼠每日准胃小剂量(50mg/kg),连续2星期,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肾型高血压大鼠血压下降出现于给药后3~7d并于停药后第2星期回升到用药前水平。广地龙的降压机制可能是由于它直接作用于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某些内感受器反射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部分内脏血管的扩张而使血压下降。大鼠静往广地龙煎剂0.25g/kg,立即引起血压下降,其降压过程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相似,如预先静注PAF受体阻滞剂CV显著抑制广地龙的降压作用,提示类PAF物质是广地龙的重要降压成分。对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食含地龙饲料,可在不影响SHPSP体重的情况下降低SHRSP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即增加主动脉负荷湿重比(拉力g/主动脉湿重mg)和断裂时主动脉最大负荷(拉力g/主动脉湿重mg),降低心体重比(心肌mg/体重g×10-3),增加肾体重比,且还具有利钠、利尿和降低三酸甘油作用,提示地龙可能有一定的预防SHRSP卒中发生的作用。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风):预先腹腔注射地龙注射液10g/kg,对蒙古沙土鼠一测预总动脉结扎造成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减轻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如立毛、转圈行为和打滚发作等的发生率下降,并明显降低动物的死亡率,使缺血性脑卒中动物脑组织中降低了的单胺类递质5一羟色胺和多巴胺趋于恢复,而对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则无明显影响。②抗惊厥和镇静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地龙醋酸铅处理的提取液,可明显对抗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土的宁引起的惊厥,提示其抗惊厥作用部位是在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部位。小鼠腹腔注射地龙乙醇浸出液20g/kg,对电惊厥也有对抗作用,ED为22.18g/kg。地龙醇浸液对小鼠、家兔有镇静作用。③解热作用:蚯蚓水浸剂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及温热刺激引起的发热家兔均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但较氨基比林的作用弱。口服广地龙散12g,对健康人体温无降低作用,对感染性发热患者降温作用优于阿司匹林(口服0.3g)对非感染性发热亦有效,但作用出现较晚,一般于服约后0.5-3h显效,2-5h体温降至正常。

抗癌作用

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取物l1mg/只,连续58d,对移植的肉瘤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仅瘤体明显减少,且可延长小鼠的生存期。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取物。

1mg/只,连续6d,对移植性实体瘤H22。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班蚓提取物经透析后的透析外液对接种肉瘤S或实体瘤EMT6。的小鼠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该成分经℃加热20min,抑癌作用即消失。地龙可透析组分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GC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背(H3-TdR)的渗入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组分经56℃加热0.5h抑瘤作用仍然存在,表明该有效组分分子较小而且耐热。应用凝胶过滤技术对地龙提取物进行分离获4个组分。组分I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GC的3H-TdR渗入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组分经56℃加热0.5h抑瘤作用仍存在,但较未加热组明显减弱,提示该组分加热后抑瘤作用部分保留,具有一定耐热性。组分IV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GC的3H-TdR渗入也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但该组分经56℃加温0.5h后抑瘤作用即消失,提示该组分不耐热,组分II和组分III则均无抑瘤作用。地龙提取物在体外对培养的喉癌细胞Hep-2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小鼠灌服地龙提取物与5一氟尿呼惯(5-FU)联合应用对乳腺癌MA的治疗有明显协同作用,肿瘤生长比单用5-FU延迟3d,癌细胞变性坏死较。

单用严重,小鼠存活时间也较单用延长阳门。地龙提取物与白介素2(IL-2)联合应用对小鼠肉瘤S。亦可抑制肿瘤生长,表现协同作用。移植肉瘤S。的小鼠灌服地龙提取物,与5-FU联合应用时,对肿瘤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如与辐射增效剂AK联合应用则产生更强的辐射增效作用,三者合用则抑瘤效果最好。在体外,地龙提取物与AK合用对人喉癌细胞Hep-2也表现协同作用。地龙提取物与热疗联合应用对小鼠实体瘤EMT6的抑制也有明显协同作用。

灌服地龙提取物对正常及荷瘤(S)小鼠均有促进脾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对给予直线电子加速器照射和未照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也有促进作用;但体外实验则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和人血淋巴细胞转化均有抑制作用。提示地龙提取物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小鼠腹腔注射地龙提取物mg/kg,连续6d,可使胸腺及脾脏有核细胞数明显增加,脾细胞对刀豆球蛋白A(ConA)、脂多糖(LPS)的反应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及抗体依赖细胞介导。

细胞毒(ADCC)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亦有相似作用,但脾脏NK及AfXIC活性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荷瘤小鼠经深部X线治疗机局部照射后,脾重、脾有核细胞数、NK细胞活性、ADCC活性及牌细胞IL-2活性均受到一定抑制,但如加用地龙提取液治疗,则未见任何免疫抑制作用,甚至有所提高,提示对机体免疫功能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取物,可使尾血中吞噬细胞化学发光增强,提示可增强吞噬功能;荷瘤(S)小鼠NK细胞活性下降,如灌服地龙提取物8d,则NK活性基本恢复。肿瘤患者服用地龙提取物2个月,采用系列抗入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McAb),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3,T4,T8,T4/T8,Tb,Tac,B细胞亚群的值,服地龙提取物者可提高T3,T4及T4/T8及,提示其为一种免疫增强剂。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眼地龙提取物mg,每日2次,能控制患者白细胞下降,效果优于免疫增强刑多抗甲素(polyactinA)。荷瘤(S)小鼠每日灌服地龙提。

取物mg/kg,连续7d,能使因荷瘤而增加荧光产物(直接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速率)含量降低,血中谷优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谷优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动和超氧化物

歧化酶(SOD)的活性则增加,提示地龙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但体外试验却证明,地龙提取物与激光、血叶淋衍生物对S癌细胞具有协同杀伤作用,化学发光强度也明显增高,如将自由基清除剂CAT和SOD加入培养基内,则使增强的发光强度明显减小,提示地龙提取物的协同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增加活性氧而实现的。

平喘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地龙液(每1ml含鲜地龙约

0.75g/ml)2ml,对卵蛋白引起的过敏性哮喘潜伏期明显延长,吸入组胺引起的哮喘潜伏期也明显延长,但对吸入乙酸胆碱引起的哮喘则无影响。大鼠腹腔注射地龙液2ml,连续3d对卵蛋白引起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在体外,地龙液8×10-7g/ml浓度对豚鼠离体气管由组胺引起的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蚯蚓提出的含氮成分对大鼠、家兔肺灌注法有显著扩张支气管作用,并能对抗组胺和毛果美香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静注于豚鼠,50%动物可耐受致死量组胺。认为地龙的某种组分可阻滞组胺受体,对抗组胺使气管痉挛及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此为平喘的主要机制。

对平滑肌的作用

从广地龙提取出的淡黄色结晶,能使已孕和未孕大鼠或豚鼠离体子宫紧张度明显升高,浓度增加可使之呈痉挛收缩状态;静注1mg/kg,可使家兔在位子宫紧张度升高,静注3~6mg/kg或灌服10~20mgl/kg,可使慢性子宫瘘管家兔子宫收缩明显增强。此外,该结晶0.5~1mg/kg静注,对家免在位肠管亦有明显兴奋作用,对大鼠后肢血管灌流亦表现明显兴奋,但对在体豚鼠支气管作用较弱。

其他作用

蚯蚓3%醋酸提取物、2.5%硫酸提取物。

84%乙醇及石油醚提取物在体外对人型结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由3%醋酸提取的两种物质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的最稀释位数分别为信及70倍,2.5%硫酸提取物的最高稀释倍数为倍,此三种提取物均耐热;84%乙醇及五油醚提取物的最高稀释倍数均为3倍,但不耐热。

地龙提取物在体外对小鼠和人的精子均有快速杀灭作用,其中的蜕拍酸、透明质酸能迅速使精子制动、凝集,并使其结构受到破坏。

地龙提取液外用对局限性硬皮病有效,经生化分析提取物具有特异性降解胶原纤维的胶原酶,其疗效很可能是局部变性胶原纤维降解所致。

代谢过程编辑

家兔静注参杯毛蚓注射液,以凝血酶时间测定为药效指标,按药效一对数剂量关系估算药动学参数,表明其抗凝血酶有效成分在体内属一级动力学消除,符合二室模型,t1/2a。为4.1limn,t1/2β为min,量效曲线下面积(AUC)为.1mg/(kg·h),清除率(CL)为0.h-1。提示抗凝血酶成

分由血液向外周组织分布速率很快,而清除较慢,可能是一种小分子物质,在体内分布广泛。

毒性编辑

广地龙热浸剂给小鼠静注LD50。为3.85g/kg,腹腔注射LD50。为95-gl/kg,给大鼠灌胃0.lgl/(kg·d),连续45d未发现毒性反应。小鼠腹腔注射广地龙注射液,LD50为40.7g/kg。从广地龙0g提得淡黄色结晶2g,给小鼠为注LD50。为38.7mg/kg。按动物急性死亡率法估测参坏毛蚓毒性组分的药动学参数,其在体内属一级动力学消除,呈一室模型,t1/2。为31.2min,仅为抗凝血酶成分消除半衰期的22.3%,因毒性组分半衰期短,所以地龙多次连续给药不易造成蓄积中毒。比较安全。

制品成分编辑

参环毛蚓和背暗异唇蚓含溶血成分:蚯蚓素(lumbritin),解热成分:蚯蚓解热碱(lumbrofebin),有毒成分:蚯蚓毒素(terrestro-lumbrilysin)等。还含6-羟基嘌呤(hypoxanthine),黄嘌呤(xanthine),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胍(guanidine),胆碱(choline),以及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酪氨酸(tyrosine),赖氨酸(lysine)等氨基酸。我国市面出售的赤子爱胜蚓和美国红蚓即红色爱胜蚓的杂交种,称为“大平二号蚓”,其中含有天冬氨酸(aspartic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和锌、铜、铁、铬、硒、钼、佤、镁等元素。从赤子爱性蚓体内找出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其前体物质1-O-烷基-2-酰基-sn-甘油-3-磷酸胆碱(1-O-alkyl-2-acyl-sn-glycerophosphocholine)占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的比例高达61.4%。

据日本人研究含有溶血作用物质蚯蚓素(Lumbitin,CHON47SP3(CaCl2)19·3H2O,解热作用物质蚯蚓解热碱(Lumbrofebrin,C9H18N2O6)可能为酪氨酸(Tyrosine)的衍生物,并有一种有毒成分蚯蚓毒素(Terrestro-lumbrilysin)。此外,并含有脂肪酸、类脂化合物、胆固醇、胆碱、维生素B、黄尿圜(Xanthine)、胍(Guanidine)及磷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6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