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慧医谷杯全国中医药大学生临床

各有关中医药高等职业院校:

为做好“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高职组)筹备工作,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大赛赛程与主要内容、初赛和复赛大纲,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赛程内容及大纲要求,做好大赛准备工作。

附件:

1.“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赛程与主要内容(高职组)

2.全国高等学校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初赛竞赛大纲(高职组)

3.全国高等学校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复赛竞赛大纲(高职组)

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年5月11日

附件1:

“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赛程

与主要内容(高职组)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3个赛程,共进行两天。第一天进行初赛,第二天进行复赛和决赛。初赛成绩排名前10位的参赛队直接进入复赛。复赛遴选出6支队伍进入决赛(初赛、复赛成绩不带入决赛,如参赛队伍少于12支,则将初赛和复赛合并为半决赛,选出6支队进入决赛)。

大赛共产生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若干名。每个赛站设置最佳单项奖1项。

一、初赛

初赛共有中医基本理论与知识、中医诊断技能、中药知识与技能、方剂知识与运用、针灸推拿技能、急救技能6站。第一站4位选手全部参加,全队选手的平均分作为本队在本站的得分。第二~六站每队三名选手(第四名选手为候补选手)根据抽签结果决定出场顺序与出场次数(每站每队选派1人参赛,每位选手参加站点数不能超过2个)。

第一站中医基本理论知识考核

[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中医基本理论与知识的掌握程度。

[竞赛形式]

本站竞赛采用笔试的形式,参赛每队4位选手全部参加此站竞赛。参赛选手通过身份验证登陆理论考核系统答题(全部为客观题),考试系统自动计分。

基本理论与知识考核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知识(60分)、中医内科学(40分)2个部分,题型为选择题A1和A2。

参考书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吕文亮、徐宜兵;陈建章)。

第二站中医诊断技能

[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参赛选手规范采集、准确辨识舌、面、脉及通过闻诊分析患者信息的能力。

[竞赛形式]

1.望诊: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望诊的舌、面图片,依据中医理论做出中医诊断(望诊竞赛系统使用设备为天津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的MT_WZ_01A中医望诊信息采集管理系统)。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2.闻诊: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闻诊声音,依据中医理论做出中医诊断。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3.脉诊:参赛选手通过脉诊仪判断脉象,并说出病脉的主病。(脉诊仪为天津天堰医教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的CMIBDC脉象训练仪)。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参考书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马维平)。

第三站中药知识与技能

[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常用中药知识的掌握程度。

[竞赛形式]

1.中药辨识参赛选手在60味常用中药中抽签选择辨认药物(5种药材),在规定时间内说出中药名称。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2.中药知识参赛选手在味常用中药中抽签选择3味中药,在规定时间内说出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参考书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年5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杨德全)

第四站方剂知识与运用

[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常用方剂知识的应用能力。

[竞赛形式]

1.方剂知识参赛选手在80首常用方剂中随机抽取2首方剂,在规定时间内说出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病证。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2.方剂应用参赛选手随机抽取1张给定处方,要求指出处方中用药存在的不妥之处(主要包括中药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等知识),并说出正确用法。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参考书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年8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义祁)。

第五站针灸推拿技能

[考核目标]

考察参赛选手对针灸、推拿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竞赛形式]

1.画经点穴十二条经脉中随机选择一条,要求说出其循行路线,其中体表循行部分用笔在真人模特身上虚画出。在92个常用腧穴中,随机选择5个腧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腧穴定位描述及人体点画。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2.毫针操作技术在规定时间内,对模特(队友)按照指定穴位、指定手法进行针刺操作。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3.推拿手法操作参赛选手随机抽取4个推拿手法对模特指定部位进行操作,并根据说明手法操作要求。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参考书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推拿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汪安宁;郭翔)

第六站急救技能

[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急救技能各项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以及熟练程度等。

[竞赛形式]

西医急救技术:对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不含除颤)操作演练。(竞赛模拟人为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心肺复苏模拟人型号:EMSADC)。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成绩计算方式为:每站分,团体成绩由第一~六站共同组成,具体为参赛选手答题分数的总和。

二、复赛

[考核目标]

以结构化考站形式重点考察参赛选手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临床基本技能、中医思维以及人文关怀、医患沟通能力等。

[竞赛形式]

每队3名参赛选手以接力的形式进入赛道,每位参赛选手都要完成一次(中医内科)门诊常见病证的接诊全过程(要求有诊断、处方、针灸或推拿治疗方案)。裁判员现场观察、评判。

复赛成绩为每位选手答题分数的总和。

三、决赛

[考核目标]

考核参赛选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竞赛形式]

决赛采用知识竞答等形式进行,4位选手完成必答题、抢答题、综合分析题等。

决赛成绩为每位选手答题分数的总和。

附件2:

全国高等学校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

初赛竞赛大纲(高职组)

第一站:基本理论与知识

考察参赛选手对中医基本理论与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站竞赛采用笔试的形式,每队4位参赛选手全部参加此站竞赛。选手通过身份验证登陆理论考核系统答题(全部为客观题),考试系统自动计分。团体竞赛成绩为每位参赛者的平均分数,单项奖计算个人分数。竞赛时间为60分钟。

题型比例:题,其中A1型题80题,A2型题20题。

科目

比例

题型及题量

A1

A2

中医基础理论

60%

50

10

中医内科学

40%

30

10

一、中医基础理论

1.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哲学基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3.藏象:五脏、六腑的功能、生理特点、生理联系,及其相互关系。

4.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5.病因: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的致病特点。

6.病机:基本病机、疾病演变。

7.养生、防治及康复原则:预防原则、治疗原则。

二、中医内科学

重点考察病证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肺系病证:感冒、咳嗽、哮病、喘证。

心系病证:心悸、胸痹、不寐。

脑系病证:头痛、眩晕、中风。

脾胃病证:胃痛、泄泻、便秘。

肝胆病证:黄疸。

肾系病证:水肿、淋证。

气血津液病证:郁证、血证、消渴、内伤发热。

肢体经络病证:痹证。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吕文亮、徐宜兵;陈建章)。

第二站:中医诊断技能竞赛

考察参赛选手规范采集、准确辨识舌、面、脉及通过闻诊分析患者信息的能力。

1.望诊:参赛选手根据设备页面提供的面、舌图片,依据中医理论分别进行面部五色诊断,并阐述病理面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判断舌质、舌苔,并阐述病理舌象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望诊竞赛系统使用设备为天津慧医谷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的MT-WZ-01A中医望诊信息采集管理系统)。

2.闻诊: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咳嗽声音特点,依据中医理论做出中医诊断,并在设备提示的备选答案中做出选择。

3.脉诊:参赛选手通过脉诊仪边说明边演示切脉方法(体位、定位、布指、指力、指法);通过脉诊仪判断常见脉象,描述脉象特征并阐述其临床意义。(脉诊仪为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CMIBDC脉象训练仪)。

4.竞赛时间:每位选手10分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马维平)。

第三站:中药知识与技能

考察参赛选手对常用中药饮片的辨识能力和对中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1.中药辨识参赛选手在60味常用中药中抽签选择辨认药物(5种药材),在规定时间内说出中药名称。

2.中药知识参赛选手在味常用中药中抽签选择3味中药,在规定时间内说出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

3.竞赛时间:3-1站中药辨识5分钟;3-2站中药知识10分钟。

(共味药)

解表药:麻黄、桂枝、白芷、细辛、辛夷、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

清热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连、黄芩、黄柏、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大血藤、土茯苓、白头翁、青蒿。

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

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路路通、木瓜、狗脊。

芳香化湿药:广藿香、苍术、厚朴、砂仁。

利水渗湿药:茯苓、泽泻、玉米须、薏苡仁、车前子、金钱草、茵陈。

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丁香。

理气药:陈皮、青皮、香附。

消食药:山楂、六神曲、麦芽、莱菔子。

驱虫药:槟榔。

止血药:大蓟、槐花、侧柏叶、三七、白及、仙鹤草。

活血祛瘀药:川芎、延胡索、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怀牛膝、鸡血藤。

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旋覆花、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款冬花、枇杷叶、桑白皮、白果。

安神药:磁石、酸枣仁。

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钩藤、天麻。

开窍药:冰片。

补虚药: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补骨脂、杜仲、当归、熟地黄、白芍、北沙参、麦冬、天冬、女贞子、肉苁蓉、百合。

收敛药:五味子、乌梅、肉豆蔻、山茱萸、芡实。

其中,中药辨识的药材共有60味。分别为:麻黄、细辛、辛夷、薄荷、牛蒡子、蝉蜕、菊花、石膏、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大黄、芒硝、番泻叶、路路通、木瓜、狗脊、砂仁、茯苓、薏苡仁、车前子、肉桂、丁香、陈皮、山楂、麦芽、槟榔、大蓟、槐花、侧柏叶、川芎、延胡索、桃仁、红花、鸡血藤、半夏、川贝母、浙贝母、苦杏仁、白果、酸枣仁、石决明、牡蛎、钩藤、天麻、桔梗、甘草、麦冬、女贞子、肉苁蓉、百合、五味子、乌梅、山茱萸、芡实。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杨德全)。

第四站:方剂知识与运用

考察参赛选手对方剂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

1.方剂知识参赛选手在80首常用方剂中随机抽取2首方剂,在规定时间内说出药物组成、功效、主治病证。

2.方剂应用参赛选手随机抽取1张给定处方,要求指出处方中用药存在的不妥之处(主要包括中药用法、用量、用药禁忌等知识),并说出正确用法。

3.竞赛时间:4-1站方剂知识3分钟;4-2站方剂应用10分钟。

(共80首方剂)

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

泻下剂:大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牡丹汤。

和解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清热剂:白虎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清胃散、芍药汤、青蒿鳖甲汤。

祛暑剂:香薷散、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温里剂: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

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四物汤、炙甘草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肾气丸。

安神剂: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

开窍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注:此三方剂不要求药物组成)。

理气剂:越鞠丸、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

理血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小蓟饮子、黄土汤。

治风剂:川芎茶调散、消风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治燥剂:杏苏散、清燥救肺汤、增液汤、麦门冬汤。

祛湿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五苓散、真武汤、实脾散、独活寄生汤。

祛痰剂:二陈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半夏白术天麻汤。

消食剂:保和丸、健脾丸。

驱虫剂:乌梅丸。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方剂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义祁)。

第五站:针灸推拿技能竞赛

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针灸、推拿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1.画经点穴十二条经脉中随机选择一条,要求说出其循行路线,其中体表循行部分用笔在真人模特身上虚画出。在92个常用腧穴中,随机选择5个腧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腧穴定位描述及人体点画。

2.毫针操作技术在规定时间内,对模特(队友)按照指定穴位、指定手法进行针刺操作。

3.推拿手法操作参赛选手随机抽取4个推拿手法对模特指定部位进行操作,并根据说明手法操作要求。

4.竞赛时间:5-1站画经点穴6分钟;5-2站毫针操作技术6分钟;5-3站推拿手法10分钟。

1.十二经脉循行:经脉循行口述可以使用白话文或《灵枢?经脉》原文。

2.常见穴位范围(共92个穴位)

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三间、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天枢、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

足大阴脾经:隐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

手少阴心经:通里、阴郄、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颧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攒竹、肾俞、委中、承山、昆仑、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复溜。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

手少阴三焦经:中渚、外关、支沟、翳风、耳门、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瞳子髎、听会、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

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期门。

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风府、百会、水沟。

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承浆。

经外奇穴:太阳、印堂、四缝、胆囊、球后。

选用最准确的取穴方法,尽量使用体表标志法和骨度分寸法取穴。

3.毫针操作技术: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安排适当体位,按照定穴、消毒、选针、持针、进针、行针(基本手法)、出针的步骤进行操作。

进针法依次做如下进针法:

(1)印堂—提捏进针:选1寸毫针,刺入0.5~0.8寸。

(2)曲池—指切进针:选1.5寸毫针,直刺1~1.2寸。

(3)合谷—单手进针:选1寸毫针,直刺0.5~0.8寸。

(4)天枢—舒张进针:选1.5寸毫针,直刺1~1.2寸。

(5)足三里—夹持进针:选2寸毫针,直刺1~1.5寸。

行针法在曲池穴依次进行提插行针、捻转行针,各8次。

出针从上到下依次出针。

4.常用推拿手法操作:?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摩法、推法、按法、拿法、拍法、拨法、摇法、拔伸法、扳法等。

具体部位:

?法:模特取俯卧位,背部一侧肺俞至胃俞。

一指禅推法:模特取俯卧位,背部一侧肺俞至胃俞。

揉法:模特取俯卧位,叠掌按揉背部一侧肺俞至大肠俞。

摩法:模特取仰卧位,顺时针掌摩腹部。

推法:模特取俯卧位,掌推一侧肺俞至胃俞。

按法:模特取俯卧位,叠掌按背部一侧肺俞至大肠俞。

拿法:模特取坐位,拿双侧肩部,重点拿肩井。

拍法:模特取俯卧位,双手交替拍腰背部。

拨法:模特取俯卧位,拇指拨一侧竖脊肌。

摇法:模特取坐位,托肘摇一侧肩关节。

拔伸法:模特取坐位,端提拔伸颈部。

扳法:腰部斜板操作。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针灸学》《推拿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汪安宁;郭翔)。

第六站:急救技能竞赛

考察参赛选手对急救技能各项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以及熟练程度等。

1.西医急救:依据《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相关内容,对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不含除颤)操作。(竞赛模拟人为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心肺复苏模拟人。型号:EMSADC)。

2.竞赛时间:每位选手10分钟。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附件3:

全国高等学校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

复赛竞赛大纲(高职组)

考察学生门诊初诊、复诊的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中医思维及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等临床综合能力。

采用赛道制,每条赛道均设立为中医内科3个考站,每支队伍的3名参赛选手抽签确定考站,以接力的形式按顺序依次完成抽取考站门诊常见病证的接诊全过程。本赛道总时长45分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年7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陈建章)。

考站:中医内科临床接诊能力竞赛

主要考察参赛者中医内科门诊诊疗能力。

模拟门诊初诊场景。由标准化病人(或考官)充当病人角色,标准化病人(或考官)根据指定的医案脚本提供主诉并模拟相关临床表现特征(特定信息书面提供)。选手模拟医生角色,进行病史采集,并根据病情进行重点查体,在全面、规范、准确、有序获得临床资料后,制定诊疗方案,书写门诊病历。

感冒、咳嗽、喘证、哮病、心悸、胸痹、胃痛、泄泻、眩晕、头痛、不寐、淋证、痹证、消渴、内伤发热。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