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
对外发布了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
到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要基本消除。
2月21日上午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
浙江省大都市区建设新闻发布会
通报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上传来一个让嘉兴人雀跃的消息
嘉兴加入杭州都市区
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全省将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中心带动,以环杭州湾、甬台温、杭金衢、金丽温四大城市连绵带为轴线延伸,以四大都市经济圈为辐射拓展的“四核、四带、四圈”网络型城市群空间格局。
▲四大都市区空间范围
▲四大都市区总体格局
▲如上图所示
嘉兴被划入杭州都市圈
值得一提的是——
在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上海市连同江苏、浙江两省酝酿出台《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方案初步拟定将覆盖“1+7”市(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嘉兴同样参与规划!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提出要以城镇圈促进城乡统筹,在主城区以外,共划分了24个城镇圈。
其中三个为跨省界城镇圈,分别为:
?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涉及上海、南通)
?安亭-花桥-白鹤城镇圈(涉及上海、苏州昆山)
?枫泾-新浜-嘉善-新埭城镇圈(涉及上海、嘉兴嘉善)。
这三个跨省界城镇圈可以作为跨界区域规划协同的最小空间单元。
嘉兴在新一轮面向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也提出相关“建设全面对接上海示范区。共谋大湾区,共建大廊道”的设想。
年3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
一年多来,嘉兴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全面深化与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全力推进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在体制机制互动、基础设施互通、产业发展互融、创新驱动互促、公共服务互享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对嘉兴老百姓而言
大都市区建设
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答案要从具体建设工作中寻觅——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畅通都市圈公路网
增加城市间公路通道,密切城际公路联系,加快构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等都市圈多层次公路网。
?鼓励地方对高频次通行车辆实施高速公路收费优惠政策
加快推广ETC应用,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提升都市圈内高速公路通勤效率。
?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和“瓶颈路”拓宽工程
全面摸排都市圈内各类“断头路”和“瓶颈路”,加快打通“断头路”,提升都市圈路网联通程度,推进“瓶颈路”改造扩容,畅通交界地区公路联系,全面取缔跨行政区道路非法设置限高、限宽等路障设施。
?打造一体化公路客运网络
完善充电桩、加气站、公交站场等布局,支持毗邻城市(镇)开行城际公交,加快推动近郊班线公交化。
?优化交界地区公交线网
促进与市域公交网络快速接驳。加快推进都市圈内城市间公交一卡互通、票制资费标准一致,健全运营补偿和结算机制,推动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
?统筹市政和信息网络建设
强化都市圈内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布局,统筹垃圾处理厂、污水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变电站、危险品仓库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推动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等各类市政管网合理衔接
鼓励兼并重组、规模化市场化运营。
?完善都市圈信息网络一体化布局
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探索取消都市圈内固定电话长途费
推动都市圈内通信业务异地办理和资费统一,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
?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
鼓励都市圈内开展多层次多模式合作办学办医,支持有条医院推进集团化办学办医,开展远程教学医疗和教师、医护人员异地交流,医院异地设置分支机构。
?在都市圈内率先实现与产业链相配套的中高职学校紧缺专业贯通招生
推动病历跨地区、跨机构互通共享,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地区、跨机构互认。推动公共服务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允许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按同等城市标准配置教育医疗资源
鼓励有条件医院,降低与大中城市公共服务落差。
?增加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多元化供给
鼓励都市圈城市联建共建养老机构,加快城市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推动博物馆、剧院、体育场馆等共建共享。
?加快社会保障接轨衔接
建设涵盖各类社会保障信息的统一平台,加强都市圈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交换,推广通过公安信息比对进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模式,加快实现养老补贴跟着老人走。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
鼓励有条件的中心城市与毗邻城市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异地门诊即时结算合作。加快推动都市圈医保目录和报销政策统筹衔接。推动工伤认定政策统一、结果互认。
?推动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
提高住房公积金统筹层次,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推行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和异地贷款。
美好的展望——
到年
全省大都市区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特色优势更加鲜明、核心功能更加集聚、联系互动更为紧密、辐射带动更为显著。
大都市区核心区GDP总量全省占比78%以上,常住人口总量全省占比7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各类人才总量超过万人,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公里以上,城市智慧大脑服务面积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到年
四大都市区全面建成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闻名国际的开放之城、互联畅通的便捷之城、包容共享的宜居之城、绿色低碳的花园之城、安全高效的智慧之城、魅力幸福的人文之城,全省城乡实现高水平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功能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战略资源配置中心、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创新创业高地、最具吸引力的美丽城乡示范区,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达到世界创新型地区领先水平。
来源:嘉兴日报
如果您有购房需求,想要和大家一起聊聊自己的购房理念和困惑的话,欢迎扫描中科UM-D中科让您寒假告别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