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刷频网络
他衣衫单薄,脸冻得通红
头发、眉毛上都是白色的冰霜
进教室时他做了一个鬼脸
引来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但他仍镇定自若
照片拍摄时间是1月8日50分左右,当日气温零下9度。男孩是名留守儿童,云南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的小学生,每天要走1个多小时上学。网友看后纷纷表示心疼,更有网友赋诗:
▼▼▼▼▼
“孩子,过了冬天就是春天。
人间有爱
希望你不再孤独的走在寒风中
希望寒风不再让你白了头。”
▲▲▲▲▲
寒冷没有堵住男孩上学的路,他的坚韧令人动容。
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自1月9日正式进入“三九”以来,很多人感觉比往年更冷了。中央气象台也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计陕西、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局部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三九”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寒冷、最危险的时段之一。到1月17日结束,还有一周时间。这一周仍是感冒、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该如何度过呢?
身体这几个部位一定要护好“三九”天一定要注意保暖,驱除寒气,避免受寒。人体中,有三个部位最怕受寒,务必注意保护好。
头部和颈部
在我们的后颈部有两个穴位叫“风门”,非常容易受风邪侵袭,进而受寒诱发疾病。因此,出门前一定要注意围上围巾。头部也有很多重要穴位,也要做好保暖。
腰腹部
腰为肾之府。如果这里受凉,很容易直接导致肾气受损。腹部也有重要的“神阙穴”。大家一定要注意别让腰腹部受寒,可以加件背心,或者戴个厚厚宽宽的腰带保暖。
脚部
寒从脚起,腿脚一冷便容易感到全身都冷。大家一定要穿厚点的鞋袜,袜子最好长一点。睡前可用热水泡脚20分钟左右。
特殊人群,加味药膳更养生
天寒地冻的“三九”天,饮食调理上也有讲究。普通人可以适当吃些萝卜,但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生食;传统认为服人参、地黄、何首乌等补药时,也别吃萝卜。下列特殊人群在饮食中添加药膳,也可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高血压患者
可在熬汤时适当加入桂枝等药物。桂枝归心肺经,在表可散寒解表,通阳气;在内可温通血脉,通经脉,(散寒)止痛。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如慢性支气管炎,可见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喘息或气急等症。食疗药膳建议,用旋覆花泡水。旋覆花可降气化痰,行水,止呕。治疗咳嗽气急痰多干呕者。
‖冠心病患者
此时最怕因寒邪收引,冠脉收引,加剧心肌的缺血症状。此时应当注意温阳、化浊祛瘀。温阳建议使用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可在烹调时适当添加。化浊则建议用山楂。大家都知道有个生活小窍门,在炖肉时加入山楂,肉就很容易炖烂,且不腻。这是因为山楂可消肉积,降脂,行气化瘀,驱绦虫。
流感高发,中医如何应对?
今年冬季,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很多家庭都是在与感冒的“斗争”中度过的。1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为中医治疗流感给出了权威的国家官方版。小编为您摘取症状较轻的“轻症辨证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1.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基本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10g
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
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毫升。
加减:苔厚腻加藿香10g、佩兰10g;
咳嗽重加杏仁10g、炙枇杷叶10g;
腹泻加黄连6g、木香3g;
咽痛重加锦灯笼9g、玄参15g。
若呕吐可先用黄连6g,苏叶10g水煎频服。
常用中成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
⊙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2.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粘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5g知母10g
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5g柴胡15g
生甘草10g
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毫升,每次口服毫升,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毫升。
加减:便秘加生大黄(后下)6g;
持续高热加青蒿15g、丹皮10g。
常用中成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
⊙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END——
文字
程氏针灸
图片
来自网络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