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神农本草经》)
为马尾藻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主产于辽宁、山东、浙江等地沿海。夏、秋季从海中捞取或割取,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药材性状:气腥,味微咸。均以色黑褐、盐霜少、嫩枝无砂石者为佳。
海藻之名,因其为海中所生,且如澡洗而命名,故《笺》谓:“藻之言澡也。”别名有落首(《神农本草经》),薄(《名医别录》),海藻菜(《世医得效方》)等名称,但历来少用。
在本草专著中,本品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于中品,谓其主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种水肿”,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至隋唐时期,《药性论》谓其“治气痰结满,疗疝气下坠,疼痛核肿”。《海药本草》谓其主“水气浮肿”。明确提出其所治之病的病因乃痰、气互结,此外还可治疗水肿。明?《本草蒙筌》谓其“治项间瘰疬,消颈下瘿囊,利水道,通癃闭成淋,泻水气,除胀满作肿。”更加明确了病变部位。
苦、咸,寒。主归肝、胃、肾经。
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一、瘿瘤、瘰疬、睾丸肿痛
本品味咸,能消痰、软坚散结,故常用于痰浊凝结所致结块或肿或硬,发于颈前、下领或睾丸的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等病。与昆布相须配伍使用,效果更为显著。
1.瘿瘤常配昆布、贝母、青皮等增其软坚散结、理气之功,如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亦可与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的柴胡、昆布等同用,如海藻散坚丸(《校注妇人良方》)。临床报道,用昆布、海藻、玄参、茺蔚子各等份制成蜜丸,每丸10g,2~3丸/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50例,临床治愈8例,显效18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北京中医,,(2):51]。
2.瘰疬常配夏枯草、玄参、昆布以软坚散结、消散瘰疬,如《癀医大全》之内消瘰疬丸。若热毒偏盛者,常与昆布、柴胡、龙胆、京三棱等同用,如散肿溃坚汤(《兰室秘藏》)。临床报道,用昆布、夏枯草、生牡蛎、海藻各30g,三棱、川楝子各15g,甘草10g,随证加减,治疗99例瘰疬患者。每日1剂,分2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68例(69%),好转22例(22%),未愈9例(9%)[河南中医学院学报,,(4):44]。
3.睾丸肿痛配昆布、橘核、延胡索、川楝子等以消散肿痛,如《济生方》之橘核丸。
二、脚气浮肿、水肿
本品能通利水道而有消肿之功,治疗水湿内停所致水肿、脚气等,可配防己、泽泻、茯苓等同用,增强利水消肿之力。
6~12g,或入丸、散剂。
不宜与甘草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关于海藻与甘草同用的讨论
海藻与甘草是中药“十八反”中相反的药对之一。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谓“甘草……恶远志,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神农本草经》还明确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将海藻与甘草视为配伍禁忌。但历代医家对此持不同意见者众多,且在临床应用中明确提出两者可共同使用。如《外科正宗》之“海藻玉壶汤”、《医宗金鉴》之“通气散坚丸”、《医学启蒙》之“内消瘰疬丸”、《证治准绳》之“昆布散”等,又如《医宗金鉴》记载用海藻和甘草相配治疗瘿瘤未见不良反应。而明?胡滢《卫生易简方?卷之九》治癭瘤方中有海藻配甘草,并解释为“海藻、甘草虽相反,惟此剂宜用,极效。”李时珍认为:“东垣李氏,治瘰疬马刀散肿溃坚汤,海藻甘草两用之,盖坚积之病,非平和之药所能取捷,必令反夺以成其功。”说明海藻与甘草配用起相反相成的作用。
从以上可以看出,两药同用多用于治疗疑难杂症之瘿瘤瘿气、痰核瘰疬等病。故可认为二药同用,应存在着相应的适用范围,而不是随意使用。现代有学者从两者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上进行实验分析,认为两者配伍无相反和禁忌的问题[陕西中医,,(7):]。另有学者观察两者不同配伍比例对动物的影响,认为其影响某些治疗效能[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30]。而历代医家含有藻草配伍的著名方剂中两者比例多为1:1(如“海藻玉壶汤”中两者用量均为一钱;“通气散坚丸”中两者用量“各等份”;“内消瘰疬丸”中两者用量均为一两;“昆布散”中两者用量均为一钱等),可见藻草同用产生毒性与否与配伍比例有关。
有学者认为其所以有毒性,是因为海藻被河豚等有毒鱼卵的污染而造成毒性,这些鱼卵的毒性强,服用黏附河豚卵藻类的人其中毒机会较多。因此海藻本身无毒,与甘草相配用亦不会出现“相反”,其毒性乃是黏附着的河豚卵所致[上海中医药杂志,,(1):27]。
综上,海藻与甘草同用虽有“十八反”之说,但在特定的疾病范畴内,合理的配伍使用下,应可以慎重使用。
一、化学成分
羊栖菜主要含褐藻酸,甘露醇,碘,氧化钾等。海蒿子主要含褐藻酸,甘露醇,碘,钾,粗蛋白,灰分,马尾藻多糖以及脑磷脂为主的磷脂类化合物。
二、药理作用
海藻可纠正由于缺碘而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不足,同时也可暂时抑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新陈代谢率而减轻症状,但不持久。所含的褐藻酸有类似于肝素样的抗凝作用。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抗肿瘤、抗感染等。
三、临床新用
1.治疗慢性喉炎用海藻、昆布、僵蚕、浙贝母、当归、赤芍、玄参、射干、木蝴蝶、桔梗各10g,蝉衣、枳壳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持续1个月。慢性喉炎52例,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1%[江苏中医药,,(3):36]。
2.治疗胆囊息肉用海藻、昆布、半夏、川芎、青皮、连翘、浙贝母各10g,当归、独活各15g,陈皮6g,每天1剂,水煎服。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服用4个疗程。治疗胆囊息肉患者例,痊愈96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7%[新中医,,(2):46]。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