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贝母浅议

平贝母为东北地区传统道地药材,是我国知名的大宗中药材之一。药材市场上,川贝母,平贝母,浙贝母一直是三分天下格局。

平贝母是早春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期仅55~60天,故适宜生于水肥充足而富有腐殖质的土地上。喜清凉、湿润的气候。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顶冻出苗,5月开花。地温在2℃~4℃时即开始抽茎,气温13℃~16℃时已生长旺盛。但不耐高温,如气温超过28℃~30℃,土温20℃以上时,生长即受到抑制,故在5月下旬至6月地上部分即枯萎,地下鳞茎进入休眠状态,休眠至8月中、下旬又开始萌动,在鳞片上开始生长子贝。9月上、中旬子贝渐多,直至结冰,又进入休眠。待翌春又返青出苗。平贝母生长周期为2一一3年。

平贝母主要产区分布于吉林省的,靖宇,通话,柳河,敦化等地区,黑龙江的,海林,尚志,铁力,伊春等地区,辽宁省产量较小,没有集中产区。

平贝母第一个规模种植时期是80年一90年,价格在10一12元每公斤,由于市场需求增加,自90年一年价格逐年攀升,开启了第二个规模种植期,95年价格达到25一30元。99年达到55一60元,一年价格几次上涨达到元,并在年达到一元,十三年价格的飙涨带动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年种植面积估计超万公顷,产量过万吨。盲目扩种带来产量严重过剩,按当时年消耗吨计算,历年库存将达到至少5年用量。年价格迎来断崖式下跌至80一90元,06年达到30一40元,08一09年达到最低18一19元。低廉的价格严重伤害了平贝母种植户,大量贝母田弃种弃管,几年种植面积几乎缩减了80%。数量的锐减使价格在年迎来转机,价格从40元开始上涨,平贝母迎来第三次规模种植,价格在年达到最高点,小平贝达到一元.每公斤。上一次低价伤害了许多人,尽管这一次涨价周期为7年,且价格超过上一次高点,但种植面积远未达到上一周期规模,但在18年春还是有许多17年陈货没有卖掉,高企的价格抑制了平贝的消耗量,这两年年均用量吨左右。存货结余说明种植面积的扩增又来到了供大于求的拐点,新一轮下降通道不约而至。

贝母加工是一个矛盾的事情,因其自身物理特性传统加工方式需要硫磺熏蒸,这一方式延续了百年,之前药典也记载并认可这种加工方式,消费市场也认可接受熏蒸过的贝母。但近些年硫磺在众多中草药品种甚至食品,蔬菜行业中被广泛滥用,由于硫磺有加强本色杀鲜的作用,一些人采用反复,过度熏蒸的方式增加产品卖相。导致硫磺成为食品,药品行业的安全隐患,被食药监和市场管理部门坚决查处。目前,亳州等药材交易市场正在重点检查违规增色掺假的中药材经营行为,力度前所未有。重点监管的43个中草药品种中就有浙贝和平贝。现在药厂在购进原料药材时硫磺超标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从交易市场到药厂的层层把关,说明国家对药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从源头上监督消耗端控制好药材安全性是大的发展趋势。

又到平贝母加工季节,浙贝母的加工过程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浙贝一直也是以传统硫磺熏蒸加工为主,高峰时熏蒸量占总量的95%。小浙贝%,年,磐安浙八味药材市场禁止熏硫磺浙贝交易,政府为配合这一行动,为浙贝经营加工和种植加工户补贴提供烘干机,鼓励直接烘干。当年大部分人就改变了熏蒸的加工方式。至17年春天加工季节,基本所有浙贝加工都改用直接烘干,市场也因此而改变不再接受有硫浙贝,熏硫反而不好销售,包括小浙贝。浙贝加工的改变过程和市场接受过程说明传统改变是需要引导的,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作为中草药行业的经营者,我们除了要规避品种周期带来的风险,更要考虑政策趋势与传统经营之间的关系,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才是市场经营者的生存之道。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好吗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2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