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脸上的痤疮青春痘

中医学早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唐宋以前称为“粉刺”、“面疱”,明清以后则称为“酒刺”,“肺风粉刺”。用中医药的方法治疗痤疮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1.中医辨证论治

1、内治

⑴肺热证

主证:颜面红色丘疹,粉刺,脓疱,心烦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肺热

方剂:公英消痤方(经验方)

组成:公英、桑皮、地骨皮、黄芩、枇杷叶、连翘等。

⑵肝火痰湿证

主证:颜面红色丘疹,粉刺,脓疱,病情与情绪有关,女性经前皮疹加重,心烦性急,肝经循行部位胀痛,口苦,舌质红,苔薄黄,或苔黄腻,脉弦或弦滑。

治法:清肝利湿,化痰散结

方剂:清肝公英方(经验方)

组成:生栀、茵陈、蒲公英、浙贝母等。

⑶热凝血瘀痰阻证

主证:颜面红色丘疹,粉刺,脓疱,主要特点为颜面部有大量囊肿、结节,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见于囊肿性、结节性、聚合性痤疮及毛囊阻塞三联征。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散结。

方剂:仙方活命饮加减

组成:银花、千里光、乳香、没药、穿山甲、浙贝母等。

⑷肠胃湿热证

主证:颜面红色丘疹,粉刺,脓疱,伴便秘、尿黄、纳呆、腹胀,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

方剂:清胃消痤方

组成:黄连、生石膏、升麻等

⑸虚火上炎证

主证:颜面红色丘疹,粉刺,脓疱,伴腰膝酸软,午后潮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降火

方剂:知柏地黄汤

组成:知母、黄柏、生地、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淮山。

⑹痰湿凝滞证

主证:颜面有大量白头粉刺,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化痰、散结

方剂:黄连温胆汤

组成:黄连、法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等。

2、外治

八白散:水煎外洗,或外搽。具有消炎和皮肤深层清洁作用,并能促进中药透皮吸收,对面部痤疮有明显疗效。每周2—3次。

3、痤疮中药研究进展

晚近,中药治疗痤疮又有了一定进展。中药体外抗痤疮杆菌试验表明:丹参、连翘、虎杖、黄柏、大黄、黄连和茵陈等药对痤疮丙酸杆有高效抑制作用。黄芩、龙胆草、金银花、紫花地丁、当归、川芎等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上述药物我们可以在辨证的基础上酌情应用。丹参酮是丹参根的乙醚提取物,具有抗雄激素作用,可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皮脂的产生;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作用,能减轻炎症。丹参酮对脓疱、丘疹和结节等炎性皮损疗效较好,对粉刺和囊肿疗效较差。

根据研究,某些中药有退色素作用,对痤疮皮损愈后色素斑点的治疗,我们常在内服中药中加川芎、白芷等药,往往能收到较好疗效。

郑州志云中医青春痘治疗中心提示:如果你脸上的痘痘久治不愈,医院诊治。

脸上痘痘的问题,免费咨询祛痘私人医生帮你一对一解答!

科普不易感谢鼓励

王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
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2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