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妈妈
宝宝发烧,怎么办?
搞不清楚状况,怎么办?
心疼宝宝无数秒.......
一个大寫的加粗的
心疼
宝宝发烧,首先要了解一下宝宝为什么发烧?是着凉了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新生儿正常体温
肛温:36.2-37.8度;
腋温:36-37度;
ps:超过上限即为发热。
根据发烧的程度,可将发烧分为四种:
◆低烧:指体温在37.5℃~38℃;
◆中等度发烧:体温在38.1℃~39℃;
◆高烧:指体温在39.1℃~40.4℃;
◆超高烧:体温在40.5℃以上。
病因
发热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当这些病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为保护机体,可作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菌,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所以发热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菌作斗争,病人就会嗜睡、乏力。但是持续发热对人体却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新陈代谢需要大量的酶作用,酶是蛋白质,在不适宜的温度活性下降,尤其在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后,活性被破坏,且无法恢复,因此如果持续高温会导免疫力下降,最终还可能致其他并发症。
根据温度的变化又可以将发热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特点不同,而且发热的原因也可能不同
1.稽留热:如果宝宝保持39~40℃以上,一直不退。考虑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的可能。
2.弛张热:如果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可能是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没有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当然
持续的高烧也可能导致多种传染病
要注意哦~~
流行性乙型脑炎
春夏交接的季节,10岁以下的宝宝们最容易发病了,宝宝肌肤细腻,通常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
急性中毒型菌痢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中有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伤寒
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主要表现有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腹胀腹泻等。如果持续2周以上,妈妈们医院就诊哦~~~
那该怎么办呢?
宝宝不舒服
妈妈更难受
想要宝宝好好的......
当惊觉小朋友的体温稍为有点高时
千万别胡乱退烧,医院
或是要求医师施打退烧针哦!
短时间低烧先尝试物理降温
也可以尝试食疗的方法给宝宝退烧
必要时中低烧也可以
服用辅助降温药来降温哦~~~
食
疗
①冬瓜荷叶汤:
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的。
冬瓜克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
②葛根粥:
解肌清热、生津止渴。
先用粳米克煮粥,至半成熟时加入葛根粉同煮成稀粥。
药
疗
小儿宝泰康颗粒
解表止咳化痰。
小儿中、低热均可。
发热、流涕、咳嗽。
清
热
连翘、竹叶、蒲公英:祛风解表、清热解毒。
浙贝母、马蓝:润肺止咳化痰。
玄参、滇紫草:消肿利咽。
在利咽退热的同时,配伍柴胡、桑叶、地黄:滋阴生津、升举阳气。由于小儿发烧,热邪郁闭,蒸腾津液,易导致阴津亏耗,故补益阴津为本,清热为标。西医多以退烧药,表面能达到快速退烧,但是因为高烧引起的五脏津气亏耗则会长期影响着小儿的生长发育进程。
生
津
调
脾
菜菔子:小儿以脾胃为中心,发热最直接会影响小儿的饮食情况,消化不好就容易导致食积、腹泻。故用莱菔子(萝卜籽)消食。古人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的说法。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甘草:会发现,很多中药方都有甘草,其实主要起到调和其他中药的性味的作用。
调
和
END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