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咳嗽多发的季节,但是关于各种咳嗽适宜的中成药选用,您是否能准确把握?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包括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及风燥伤肺证,而内伤咳嗽包括痰湿蕴肺证、痰热郁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耗证及肺气亏虚证。
在选择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时,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证型,再根据证型选择用药,这样才能万无一失。下面小编就把这7种咳嗽证型及中成药介绍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风寒袭肺证病因:风寒束肺,肺气不宣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声重,咯白色泡沫痰,咽痒,伴流清涕,舌苔薄白。
选药原则:选择疏风散寒,宣肺平喘功效的中成药。
止咳宁嗽胶囊
药物组成:桔梗、荆芥、百部、紫菀、白前、前胡、款冬花、麻黄、陈皮、苦杏仁、防风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
主治:用于风寒咳嗽,呕吐,咽喉肿痛。
风寒咳嗽颗粒
药物组成: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效: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止嗽片
药物组成:紫菀(制)、荆芥、白前、桔梗、百部(制)、陈皮、甘草
功效:疏风解表,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咯痰不爽等。
三拗片
药物组成:麻黄、苦杏仁、甘草、生姜、苦杏仁、紫苏叶、前胡
功效:宣肺解表
主治:用于风寒袭肺证,证见咳嗽声重,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急性支气管炎病情轻者见上述证候者。
杏苏止咳颗粒
药物组成:桔梗、陈皮、甘草
功效:宣肺散寒,镇咳祛痰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小青龙合剂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灸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功效: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使用注意
1.此类咳嗽属外感咳嗽,应驱邪宣肺,不宜使用罂粟壳、诃子肉等收涩之品,以免闭门留寇。
2.此类中成药常含有麻黄,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3.此类中成药辛温发散力度较强,年老体虚者慎用。
4.止嗽片与杏苏止咳颗粒的解表功效稍弱,主要用于表证不甚或是表邪未尽、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
5.小青龙合剂中含有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燥之品,针对素有水饮内停又感受寒邪所致的咳嗽。
二、风热犯肺证病因:风热袭表,肺失清肃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气粗,咽痛,咯痰黄稠,舌红苔薄黄。
选药原则:选择具有疏风清热,宣肺化痰功效的中成药。
川贝清肺糖浆
药物组成:川贝母、枇杷叶、苦杏仁、麦冬、地黄、桔梗、薄荷、甘草
功效: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燥咳,咽干,咽痛。
桑菊感冒片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苦杏仁、桔梗、芦根、薄荷油、甘草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急支糖浆
药物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
宣肺止嗽合剂
药物组成:荆芥、前胡、桔梗、百部、紫菀、陈皮、鱼腥草、薄荷、罂粟壳、甘草
功效:疏风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咳嗽属风邪犯肺证,症见咳嗽,咽痒,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咯痰等。
使用注意
1.此类咳嗽患者常有咽喉疼痛的表现,可配以清热利咽的含片含化。
2.必须辨清寒热,若风寒咳嗽服用了本类中成药,则会导致肺气闭郁,加重咳嗽。
3.服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燥火之品,多饮水。
4.川贝清肺糖浆中含有麦冬、地黄等滋阴清热之品,适用于平素体质偏阴虚的患者。
三、风燥伤肺证病因:燥热灼津,肺失清润所致,该病多见于秋季。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至痰中带血,咽干而燥。
选药原则:选择具有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秋燥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桑叶、北沙参、竹叶、前胡、伊贝母、桔梗、麦冬、苦杏仁(炒)、甘草、菊花、山豆根
功效:清燥退热,润肺止咳
主治:用于感冒并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雪梨膏
药物组成:梨清膏、川贝母、麦冬、百合、款冬花
功效:清热润肺,润燥止咳
主治:用于干咳,久咳。
蛇胆川贝枇杷膏
药物组成:蛇胆汁、川贝母、枇杷叶、半夏、桔梗、薄荷脑
功效:润肺止咳,祛痰定喘
主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使用注意
1.服药期间应注意多喝水,忌食辛燥之品。
2.本类中成药多为滋阴润燥之品,咳嗽痰多者不宜使用。
3.雪梨膏和蛇胆川贝枇杷膏只针对燥咳,无散邪之功,而秋燥感冒颗粒既可疏散风热,又可润肺止咳,适用于表证仍在的燥咳。
四、痰湿阻肺证病因:脾虚生痰,痰湿蕴肺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痰白而稀,因痰而咳,晨起为甚,伴有胸闷脘痞,胃纳不振,神疲懒言,头身困重,大便时溏,舌苔白腻等。
选药原则:应选择具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半夏露
药物组成:生半夏、枇杷叶、远志、款冬花、桔梗、麻黄、陈皮、甘草
功效: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桂龙咳喘宁片
药物组成: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炒)
功效: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雍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二陈丸
药物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
功效:除湿化痰,调气和胃
主治:因痰湿困脾所引起的胃气不舒,咳嗽痰盛,恶心呕吐等症。
使用注意
1.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对于痰湿阻肺证,不仅需要化痰,更需要阻止痰的产生,故平时一定要注意顾护脾胃,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2.二陈丸的功效偏于健脾燥湿化痰,既能化已生之痰,又能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是治疗痰湿阻肺咳嗽的常用药。
五、痰热郁肺证病因:因痰热郁肺,肺失清肃所致。
临床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咯出,舌红苔黄腻等。
选药原则:应选择具有清热化痰、肃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清肺宁嗽丸
药物组成:黄芩、桑白皮(蜜炙)、天花粉、浙贝母、知母、前胡、麦冬、百部、桔梗、苦杏仁等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清肺化痰丸
药物组成:黄芩、苦杏仁、瓜蒌子、川贝母、胆南星、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壳、麻黄、桔梗、白苏子、莱菔子、款冬花、甘草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复方鲜竹沥液
药物组成: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油
功效:清热化痰
主治: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喘嗽宁片
药物组成:白果、苦杏仁、地龙、桑白皮、陈皮、黄芩、白前、苦参、甘草、茯苓
功效:清热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早期。
使用注意
1.肺与大肠相表里,痰热郁肺证咳嗽也可能出现便秘的症状,可配以少许泄热通便之品。
2.此类中成药较为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3.热邪易伤津液,当出现伤津时,应选择含有麦冬、天花粉等滋阴生津药物的中成药,比如清肺宁嗽丸。
4.清肺化痰丸以降气化痰,宣肺平喘为主,清肺功效稍弱,适应于肺热不重而痰涎壅盛的咳嗽。
六、肺气亏虚证病因:因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所致。
临床表现:久咳不愈,咳声低弱无力,伴神疲懒言,倦怠乏力,面色无华,自汗恶风等。
选药选择:应选择补肺益气,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金水宝胶囊
药物组成:发酵虫草菌粉
功效:补益肺肾,秘精益气
主治: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痠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
补肺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党参、黄芪(蜜炙)、桑白皮(蜜炙)、紫菀、五味子
功效:补肺益气,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使用注意
1.若兼有脾虚、食少便溏的患者可配以六君子丸以健脾益气化痰。
2.若平素自汗、恶风、易感冒的患者可常服与玉屏风颗粒以益气固卫。
3.金水宝胶囊中的虫草偏温燥,阴虚或是气阴两虚型的咳嗽不宜使用。
4.补肺丸可益气滋阴,可用于气虚或气阴两虚的咳嗽。
七、肺阴亏耗证病因:阴虚肺燥,肺失润降所致。
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选药原则:选择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百合固金片
药物组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养阴清肺丸
药物组成:地黄、玄参、麦冬、白芍、川贝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主治: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洋参保肺丸
药物组成:罂粟壳、五味子(醋炙)、川贝母、陈皮、砂仁、枳实、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玄参、西洋参
功效:滋阴补肺,止嗽定喘
主治:用于阴虚肺热所致的咳嗽痰喘,胸闷气短,口燥咽干。
虫草清肺胶囊
药物组成:冬虫夏草、沙棘膏、蛤蚧、南五味子、百部、白及、百合、枇杷叶、甘草、牡蛎
功效:润肺补气,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气阴两虚,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气喘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使用注意
1.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肺阴亏耗易引起肾阴的亏虚,肺肾阴虚咳嗽可服用百合固金片,可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2.养阴清肺丸能清肺利咽,适用于阴虚燥热引起的咽喉肿痛所致的咳嗽。
福利来啦医师考试核心考点免费赠送(限量份!先到先得)往期精彩回顾:
执业西药师考点毒性西药口诀
西药记忆口诀
西药记忆口诀早知道,备考药师更高效!
年执业药师记忆法口诀
西药超全套记忆口诀!
执业西药师考点速记
西药二重要考点汇总
药物结构重要考点汇总!
??药二必考点——平喘药
西药药二
提分秘籍之药二速记口诀
西药药一重要考点,考试必备!
执业药师考试记忆口诀(西药篇)
西药药一必知知识点(20条)
一句口诀搞定五大类降压药物
超全西药别名表格版
??药二必考点——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药二必考点——抗痛风药
一句话速记丨西药常考知识点
西药药二高频考点汇总
考试必备!
药师高频易错考点
药师高频易错考点
??西药药二——镇静催眠药
??西药药二——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西药药二
提分秘籍之高频考点汇总
第一章精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重点及习题)
知道这些重点,年执业药师考试通关soeasy!
执业中药师考点中药基础歌诀
干货——中药药性联诀味
中药西药备考速记口诀,值得收藏!
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最全中药歌诀,快收藏!
五个口诀帮你搞定《中药鉴定学》
??中药药用一览表家庭实用版
中药学之最及中药要药总结
中药鉴定要点总结
中药歌诀
超全中药别名表格版
执业药师
中药师必须知道的七味中药功效与禁忌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
味中药药性口诀
常用中药用药集锦
史上最全的中药副作用一览表,建议收藏!
考前速记
中药学重点汇总
中药二记忆口诀
中药与方剂的重要考点
史上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百味中药功效汇总
超全中药来源总结
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中药综考点速记:各个脏腑辩证的加法原则
药师干货〡中药药性歌诀,备考记忆
果断收藏丨16种儿科实用中药方
21种常见病症的中成药速记要诀
常用多种中成药使用说明
药理药剂复习考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