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家家户户挖贝忙,贝母质量有保障磐

磐安是浙贝母的主产地全县种有贝母3万亩五月是浙贝成熟的时候近日,磐安就出现了乡乡镇镇挖贝忙家家户户闻药香的丰收景象连日来,磐安的贝母进入了采挖期,田野上到处是挖贝母的劳动景象。新渥街道庄基社区的陈金龙种有贝母5亩,这几天岳父岳母也来帮忙,挖贝、分贝、挑籽,一家人是忙得不亦乐乎。陈红卫除了在老家种有贝母三亩外,还在永康租种了20亩。磐安贝母开挖已经有十多天,许多贝母加工成了贝母干。现在位于新渥街道的浙八味特产市场也热闹起来。杨爱云是仁川镇的一位药商,每逢集市她就蹲守在药材交易市场,目前她已经收了两吨贝母干,全部销往药厂。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药农历经了价格的沉沉浮浮,贝母最高有过多元一斤的时候。今年的贝母18元一斤,一亩的净收入有三四千元,许多农民向规模种植要效益,种二十亩以上的农户还是不少,收入也有个七八万元。据了解,磐安今年浙贝母干品产量约为吨,产值预计可达2亿元。为了保证品质,磐安采用控温+无硫+可追溯等方法,很好地保证了贝母的用药安全。在江南药镇中药质量联盟第七个无硫加工点,每日可以烘干贝母7.5吨。加工点负责人陈金辉对控温工作很重视,宁可烘贝母时间长一点,贝母少加工点,钱少赚点,也要把温度控制在55度左右。磐安以前烘贝母,药农为了快速烘干,往往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但经磐安中药材技术人员多年试验研究发现,浙贝母的最适烘干温度为55+-5度,若烘干温度过高则容易产生有效成分不合格问题。磐安药材管理部门因此要求全县烘干贝母把温度控制在55+-5℃。除了控温外,为了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磐安大力推行无硫加工,建立工厂式的无硫加工点11个,基本能满足全县药农无硫加工的需要。为了改变药农用硫磺熏蒸的传统,磐安全县禁止销售硫磺,巡查人员每天上街宣传无硫加工,打击硫磺熏蒸行为,全县实现了药材无硫化生产。磐安还实行三统一的方式销售贝母,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赋码,实现产品可追溯,实现产品高品质和安全化。图文:卢樟海陆航傅利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13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