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作为临床常用的止咳药,通常用的有三种,即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另外有一种土贝母也做药用,几者名字相似,功效却不尽相同。
浙贝母
别名浙贝、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降气止咳;散结消肿。主风热或痰热咳嗽;肺痈吐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川贝母
别名:虻、黄虻、莔、贝母、勤母、药实。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卷叶贝母、棱砂贝母、甘肃贝母、康定贝母等的鳞茎。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主肺虚;久咳;虚劳咳嗽;燥热咳嗽;肺痈;瘰疬;痈肿;乳痈。
平贝母
别名:坪贝、贝母、平贝。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的鳞茎。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
土贝母
别名:土贝、大贝母、地苦胆、草贝、藤贝母、垒贝、猪屡贝。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鳞茎。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蛇虫啼伤。
可见,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都为止咳常用药,浙贝母开泄力大重在清热化痰,川贝母、平贝母兼有补益重在润肺止咳;土贝母为“治外科痰毒”之品,非止咳要药,临床选药当慎重甄别。
参考文献:《中华本草》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