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多因痰做祟常用化痰中药

中医认为:百病多因痰做祟。

常用化痰中药

半夏 

 

1、燥湿化痰。半夏温燥性强,能祛痰、消痰,是治疗湿痰(尤其是湿痰咳嗽)的要药,常配伍陈皮增强燥湿作用。

2、止咳。作用很强。

3、止呕。孙思邈把半夏和生姜同称止呕圣药。

注意事项:

1、药性温燥,热痰有偏燥、偏湿,偏燥者不宜,偏湿者宜用。

2、半夏主治寒痰。辛温药,对寒痰有针对性。但总体讲,半夏温性不够,还要加干姜类温里药,治疗寒痰效果更好。

3、半夏有毒,作为内服药要炮制。一般用明矾或生姜杀半夏毒。尤其是明矾对降低半夏毒性比生姜更有效,更可靠。半夏毒性,久煎也会减弱,煎到无麻味。

桔梗 

1、祛痰止咳。作用很强,是治疗咳嗽痰多的要药。药性平和,临床凡咳嗽痰多,无论寒热、有无外感都用,兼外感情况下用得更多。

2、利咽喉。治疗咽喉肿痛、失音。

3、解毒排脓。

现代药理研究,桔梗有很强的镇静作用。 

前胡

1、祛痰止咳。作用与桔梗、白前相似,只不过药性偏寒。对咳嗽(喘)痰多,不论寒热虚实都用。

2、前胡、柴胡称二胡,前胡最主要的功效是祛痰止咳,柴胡除解表退热外,疏肝解郁。

川贝母、浙贝母

1、清肺祛痰。川贝母药性偏甘润,有润肺止咳作用,最佳主治是阴虚肺热燥咳,痰粘稠,不易咯出;浙贝母药性偏于苦寒,偏于清泻肺热,偏于实证,外感咳嗽兼痰热选浙贝母。

2、浙贝母价格是川贝母的十分之一左右,临床一般用浙贝母,其药源丰富,价格低廉,作用强。川贝母只有理论意义,因药材原因,不常用。

瓜蒌

1、清热化痰。瓜蒌壳、仁都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瓜蒌仁药性甘润(不如川贝母),用于肺燥咳嗽优于瓜蒌壳。

2、现代研究,瓜蒌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胸痹有治疗效果。

3、润肠通便。瓜蒌仁含脂肪油较多,对肠的刺激明显,增强肠蠕动,是润肠通便常用药。

竹沥

竹沥,淡竹或青杆竹。新鲜竹杆砍下用火烤,切口部位有液体缓慢点滴流出,称竹沥。

1、清肺祛痰。都治疗肺热咳嗽,主治同瓜蒌、浙贝母。用于热痰咳嗽清肺祛痰。

2、清胃止呕。能清泻胃热,降胃气,胃热呕吐方常用。止呕药多偏温,既清胃热又止呕的药只有竹茹、枇杷叶、芦根三药。

枇杷

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止咳。能清热、化痰、理气,适宜风热型咳嗽多痰胸闷者食用。

百部

性平,味甘、辛,功能润肺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肺结核,百日咳,老年咳喘等。

款冬花

性温,味辛,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带血等。

紫菀

性微温,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热、适用于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等。

桃金娘油

挥发性植物油也是祛痰药物的一类,代表性药物为稀化黏素,系桃金娘科树叶的标准提取物,又称桃金娘油。

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排痰:①调节气道分泌,增加浆液比例,改善黏液清除功能;②调整黏液pH值,降低黏稠度;③促进纤毛运动,加快黏液运送;④具有一定抗炎和杀菌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

注意:桃金娘油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明文公告禁止进口。

爱莫迟咳嗽食疗茶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排名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yx/1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