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入秋以来,来调理孩子咳嗽的特别多,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儿童冬季外感咳嗽的调理误区。
第一个误区
在中医里面,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种。对于成人,内伤咳嗽比较常见,比如肾虚导致的咳嗽,此时滋补就可以了;肝火导致的咳嗽,泻去肝火就可以了,这样的咳嗽和外邪的关系不大,或者是本来身体就有问题,外邪是导火索,最后外邪没有了,咳嗽身体本身失调导致的咳嗽还在,这在中医叫内伤咳嗽。
但是孩子生长正常的,内伤咳嗽的情况并不多见,所以大多应从外感考虑。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清楚情况,还在用治疗内伤咳嗽的方法来调理。
比如现在有很多中成药,其实都是调理内伤咳嗽的,但家长一看止咳的就赶紧给孩子吃了,结果越吃越有问题。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味药叫川贝,就是川贝母。中药贝母还有一种就是浙贝母,这两种贝母可是有区别的。
川贝母因产量低,价格较贵,主要功效养阴润肺,清热化痰,其药效偏于补,以扶正为主,适用于肺阴虚引起的慢性咳嗽;浙贝母产量较大,价格较便宜,主要功效是清热化痰,散结解毒,其药效偏于散,以去邪为主,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疗效。简单的说就是,川贝母是清火、除湿,用于久咳;浙贝母是润肺、治热,用于风热咳嗽。因此,对于普通的急性咳嗽,浙贝母比川贝母更加对症而且便宜。
但现在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方法,就是川贝炖雪梨,这本来是一个好方法,但用的不对,那就比较耽误事了。咱们在上面说过了,这个川贝药效是偏于补的,主要针对于肺阴虚引起的慢性咳嗽。这个川贝炖雪梨,一般是在外邪已经基本消失,剩下肺燥咳嗽,此时一般是病了很久的,或者干脆是内伤阴虚燥热咳嗽,缠绵不愈的情况,用了效果较好。但如果是外邪,这种情况往往是寒邪刚刚进入体内,此时需要散外邪,可是用了川贝,则会把寒邪闭在体内,导致外邪总是出不去,本来自己身体能够恢复的,反而变成咳嗽总是好不了。
大家记住,川贝一般是在外邪不盛的时候才使用,在刚刚患了外感的情况下,最好不用,如果初期误用了川贝,这个咳嗽往往会变得长期不愈,甚至会咳嗽一个冬天。在外感初期,一般都只是用浙贝母,川贝往往是对咳嗽了很久,已经燥热咳嗽了才用的。
第二个误区
很多家长孩子一咳嗽就可着急了,一定要止咳,于是就买了很多止咳药,这就是舍本求末了。其实我们一直给家长强调咳嗽是人体的正常反应。在患了外感的时候,外邪的来袭是主要问题,而咳嗽是人体想要把外邪排出的一个反应。很多家长只止咳,就好比着火了,你不想着去灭火,反而是拿扇子想把浓烟扇散。这个比喻大家一定要记住,否则很容易犯错误的,此时就应灭火而不是散烟,火灭了,烟自然就散了。
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西医止咳,用了很多阻断神经传递的药物,这等于就是:敌人来了,前线战斗激烈,可是你自己对激烈的战斗感到害怕,就把前线和后方指挥部的电话线自己掐断,然后告诉指挥部平安无事。还有的中医,急于止咳,用了很多降气的药物,什么沉香的,还有用收敛的药物的,什么诃子啊,结果把邪气闭在里面了,都是犯了这种错误。
家长着急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有的家长孩子只要一咳嗽就问有没有什么快速止咳的方法,我只能说,并没有。有的家长看孩子咳嗽的重了,赶紧买些西药或是一些止咳的中成药给孩子吃。西药都知道,那只是麻痹神经,当时看着好了、不咳嗽了,那药效过了之后呢?而有些中成药,我们上面也说过了,需要对症下药,咳嗽还要分是什么咳嗽呢,更何况是药呢?所以,当孩子是受外邪侵袭导致咳嗽,我们的重点是扶正驱邪。
中医讲: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就好比积食引起的咳嗽,这是胃肠积热引起的咳嗽,重点在“消食化积、健脾助运”,如果一味的只吃止咳药是会耽误病情的。
年11月07日是冬季的开始——立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节气的到来,实际上是表征冬天的开始。
节气推拿,各有讲究。立冬节气推拿,可帮助孩子冬天储藏更多的阳气,促进身体的生长!
立冬标志着冬天的到来,冬天象征着收藏,是来年春夏生长的根本。而阳气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因此,冬天对阳气的正常养护是必不可少的。
立冬节气推拿,不仅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还能为来年春天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立冬节气推拿最佳时节:11月6、7、8日
节气推拿预约已经开始了,需要来推拿保健的宝宝赶快预约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