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治疗糖尿病足验案一则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409824.html

编辑者:陈鑫源赵鸿润陈文忠

前言: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身体内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其并发症多且严重,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其中糖尿病足常见且难以治愈。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主要表现为患足感染、溃疡、疼痛及坏疽等。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危及生命。我国18岁以上成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0.4%,其中12%~25%患者可能合并糖尿病足,在国内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足部溃疡年新发病率为8.1%,治愈后年再发病率为31.6%。糖尿病足严重影响糖尿病预后。2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其发病率高且花费昂贵,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前多采用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感染、局部清创、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条件允许者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高压氧,封闭负压引流等治疗,但是疗效多不理想,且价格昂贵。考虑到糖尿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而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价格昂贵,中医中药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

一、中医辨证

糖尿病足继发于消渴,患者多气血阴阳亏虚,常合并瘀血阻滞、络脉不通,阴虚贯穿疾病始终,外感邪毒、损伤脉络为本病重要诱因,故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通络。

二、医案分享

患者柳州人,男,糖尿病足,双足溃烂,寻求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听闻林教授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有独到见解,效果颇佳,遂寻林教授为其诊治。

初诊症见:患者双下肢溃烂,麻木、疼痛、足皮肤干燥、干裂,精神疲倦,乏力,伴心烦,口干,食纳一般,夜寐差,小便黄,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弱。

中医诊断:脱疽-热毒伤阴证

处方: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茱萸15g

生地黄15g山药15g牡丹皮15g泽泻15g

葛根30g天花粉20g地肤子15g苍术15g

浙贝母15g淡豆豉15g山栀子10g毛冬青15g

连翘15g甘草6g

10剂,水煎至ml,日1剂,分三次,温服。

10天后,患者诉双足溃烂情况明显好转,纳寐可,二便调,精神状态良好。

(治疗10天前后双足溃烂情况对比)

方药分析:

本例患者林教授运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旨在对症下药,此疾病以阴虚为本,以燥热为标,治宜益气生津、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是具有滋阴补肾功效的补益剂,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酒萸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牡丹皮清热凉血,茯苓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三补三泻,诸药共奏滋阴补肾、利水渗湿之功效,治疗消渴症有奇效。方中的白术、苍术具有补脾益胃、化痰、安胎、健脾和胃、燥湿利水、止汗等诸多功效,能够促使患者的食欲增强。党参能健脾养胃、补脾益肺、安神益智的效果,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促使其神经系统稳定性提高;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有糖尿病足溃疡的改善。葛根具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解肌退热,透疹等功用;淡豆豉能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山栀子泻火除烦,两者并用能加强患者除烦安神之力;连翘为疮家圣药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毛冬青清热解毒活血通脉。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可以促进有利于皮肤恢复;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渗湿;最后方中的炙甘草具有味甘、性平的特点,能调和诸药,以上18味药共奏补益脾气,养阴生津之功,有益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恢复。患者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改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林教授教导学生,病人病情的好转是医生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医生最大的快乐。

正所谓“未病先防”,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应及时就诊,规律服用药物,以免病情恶化。那除了药物控制,糖尿病患者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学习学习吧!

三、中医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应做到“三定”。即定量、定时、定餐次。患者对自己饮食应细化、通俗化、具体化。糖尿病足的患者的饮食更要细致化。《黄帝内经》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蔬,食养尽之。”药食同源,食物也同中药一样,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因而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气血亏损患者应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之品;阳虚寒凝患者宜多食温补之品,如羊肉、狗肉等;湿热型患者,宜进清淡之品,食物以易消化、少渣、少纤维为宜,忌辛辣、肥甘、生冷之品。糖尿病足患者在制定饮食方案时,应遵循“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原则。根据自身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食物,如患者体质属“热”,宜多食性质“寒凉”的食物,如体质属“寒”,宜多食性质“温热”的食物等。患者还可根据自身不同症状加用中药茶饮,口渴者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麦冬、葛根等煎水代茶饮,苦瓜、海带等能养阴润燥、益肺补脾,可多食。胃阴虚型患者服用泻胃热、滋水通便的蔬菜;肾阴虚型患者则多服用枸杞子、猪胰等滋阴补肾的食物,伴多尿者冲服百合、生地黄、何首乌等饮用;肺阴虚型患者,可予天冬、麦冬、鲜芦根饮服;阴阳两虚患者,则指导其冲服益智仁、金樱子、枸杞子等。

1、穴位贴敷、艾灸

其用单孔艾灸盒对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双)穴位进行交替艾灸,每穴施灸时间15~25分钟,每天1次,8~10天为1个疗程。长期坚持使用可有效的患者疼痛减轻,足部症状缓解。

2、穴位推拿按摩

在中医学理论中,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肌肤失养”有关。足部穴位可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全身气血运行,达到调节气血平衡、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因此,通过对足部穴位的推拿按摩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恶化。足部穴位按摩可选用胃、十二指肠、肾上腺、胰腺、脾等反射区。

3、温水足浴

还可用温水足浴改善循环。具体操作方法为:水温设定在36~40℃之间,在此温度下,由于外界水温略高于皮温,可以使得局部皮肤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改善微循环,提高神经末梢的敏感性。水温需要用温度指示计随时检测,以患者本人感觉舒适为宜。特别提醒:水温一定不能过高,因为一旦足浴水温过高或浸泡时间过长,反而容易造成皮肤损伤,诱发溃疡的形成。浸泡高度需适当浸泡深度不宜过浅或过深,维持足踝上方约20cm的高度(足部毛细血管最丰富的区域),以保持足够的温水接触面积。浸泡时间控制为20min,浸泡时间不宜过短或超过设定。时间过短未达到改善微循环的效果;时间过长则有可能造成长时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增加了足部的供氧负担。最佳时间为晚上7~9点,是因为这段时间患者处于饭后到夜间休息之间的平稳期,可以相对比较方便地进行足浴操作。时间确定后,应每天坚持同一个时间进行足浴。

4、日常膳食建议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及其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反应是引起血糖变化的关键因素。对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精确/经验计量,是控制血糖达标的重要手段。推荐糖尿病足病患者在高质量碳水化合物范围内选择热量较低的品类,主要是因为:①血糖波动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显著相关,而选择低热量碳水化合物可有效减小进食后血糖波动,从而减少对缺血性糖尿病足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的进一步损害;②低热量碳水化合物对血糖影响较小,可相应减少血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及对外源注射用胰岛素需求量,从而减少胰岛素介导的抑制脂肪动员、促进脂肪及胆固醇合成的作用,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此外,患者应避免饮用包含果汁在内的各种含糖饮料,目前有最新研究指出,果糖摄入过多,亦可明显增加体重,且此时的增重以脂肪为主。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能够有效的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对于无糖尿病肾病风险患者,传统认为,应保证每日0.8g/kg蛋白质摄入量。推荐糖尿病足患者,尤其伴持续不愈合足部溃疡患者,在不减少蛋白质摄入的基础上,调整蛋白质供应比例,即都食用优质蛋白质,如:蛋奶肉类食物。

临床研究提示特异性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显著促进足部创面愈合。推荐糖尿病患者可食用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菠菜、甜薯、青椒、鱼肝油、动物肝脏、牛奶、奶制品、生蚝等。

最后,小编温馨提醒大家,以上方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对于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规律服用药物,定时监测血糖,调整平饮食与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方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糖尿病足的患者也可至林教授门诊治疗!也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z/8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