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味本草ldquo健康中国rdqu

美食牡蛎

牡蛎是软体动物,海生贝类,又名蚝。中药牡蛎,指的是牡蛎壳。我们先说说美食牡蛎。

它是含锌最多的天然食品之一(每百克蚝肉含量高达mg),也就是每天只吃2~3个牡蛎就提供你全天所需的锌。

早在唐代,“诗仙”李白就对生蚝有过“天上地下,牡蛎独尊”的描写;在我国民间,也有“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的俗谚。

那么外国怎么描述牡蛎呢?

Theworldismyoyster

莎士比亚有这样一句名言:“Theworldismyoyster(世界是我的牡蛎)”。它的意思是“天地尽在我掌握”。牡蛎的含义大概除了这种海生贝类既是重要的食用海产,又是珍珠的重要来源,代表着权力与财富以外,同时欧洲传统观念里牡蛎包含着强壮、春药之义,因而具有神秘的力量。

谈到牡蛎,我们会不约而同想起中学语文课里,学过的一篇法国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们来重温一下梗概:主人公的叔叔于勒年轻时败家,污损家族名声,只身往美国淘金,骤富终贫;在主人公家庭生计寥落,为维护虚假体面的情况下,只得经常幻想终有一天于勒会荣归故里,给家族带来希望;直到在难得的一次旅游途中,看到了向游客贩卖牡蛎的流浪汉叔叔于勒;主人公的父母如临大敌,狡黠地设法回避,终究没有也不敢相认自己的亲人。

小说借生牡蛎的“优雅”吃法,讽刺了上流社会充满铜臭味的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也借与叔叔于勒的尴尬偶遇,折射出被金钱和生计裹挟和撕裂后的欧洲资本主义中期社会,人性的扭曲现实。

牡蛎都是雄性吗?

牡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没有解释名字来源。到了南朝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里说:“道家方以左顾为雄,故名牡蛎,右顾为牝(pin指雌性)蛎也。或以尖头为左顾,未详其是。”陶弘景分别了牡蛎、牝蛎,但只是引述别人的说法,并不肯定。

而唐代陈藏器就有点意思,他的《本草拾遗》中说:“天生万物皆有牝牡。为蛎是咸水结成,块然不动,阴阳之道,何从而生,经言牡者,应是雄耳。”他认定牡蛎是雄性的,但是很纳闷,牡蛎块然不动附着在岩石上,阴阳之道怎么交媾呢?

而宋代的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说:“本经不言左顾,止从陶说。而段成式亦云,牡蛎言牡,非谓雄也。且如牡丹,岂有牝丹乎?此物无目,更何顾盼?”因为《神农本草经》不分左右,所以他只好采从陶弘景的说法,另外他引述唐代段成式在志怪小学集《酉阳杂俎》中的说法,抛出了牡蛎就跟牡丹一样,“牡”字不是指雄性的观点。

但到了明代李时珍,却还是认为牡蛎全是雄性,说:“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曰蛎,言其粗大也。”

那到底牡蛎是雌是雄呢?

实际上,在自然群体中,大多数牡蛎个体属于雌雄异体,小部分为雌雄同体。然而牡蛎有一个“绝活”,就是可以自发“变性”,同一个个体在不同年份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别。

名方展示:牡蛎和龙骨相须为用

龙骨与牡蛎,皆能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故临床常相须为用。

张锡纯先生说:“人身阳之精为魂,阴之精为魄。龙骨能安魂,牡蛎能强魄,是龙骨牡蛎为补魂魄精神之妙药。”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岳美中说,“龙骨牡蛎,能摄纳飞越之阳气,能戢敛簸摇之阴气”;龙骨“摄阳以归土”,牡蛎“据阴以召阳”。

清代医学家汪昂的《医方集解》有一个名方:金锁固金丸。该方就是以龙骨牡蛎相须为用,佐助全方达到补肾涩精,固精止遗的功效。

看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牡蛎壮阳的功效,有一定的共识。

牡蛎(动物药)

01

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我国沿海一带均有分布。生用或煅用。

02

乌鸡白凤丸、金锁固精丸等。

03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煅用)。

04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

05

本品咸涩质重,入肝经,重以镇潜,咸以软坚,涩以收敛,故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之功效。

06

1.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及耳鸣。治阴虚阳亢所致的眩晕耳鸣,常与龙骨、龟甲、牛膝等同用。

2.用于痰核,瘰疬,癥瘕积聚。治痰火郁结所致的痰核、瘰疬,常与浙贝母、玄参等同用;治血瘀气结所致的癥瘕痞块,常与鳖甲、丹参、莪术等同用。近代常用于治肝、脾肿大。

3.用于滑脱证。本品与煅龙骨相须为用,治多种因正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滑脱之证。

4.煅牡蛎有制酸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等。

往期

回顾

向上滑动阅览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期(地黄)为什么叫它“地髓”?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期(熟地黄)“张熟地”指的是谁?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期(山茱萸)谁是六味地黄丸的骨鲠之臣?谁是“救脱第一要药”?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期(吴茱萸)重阳节插茱萸,是“吴茱萸”还是“山茱萸”?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5期(山药)世间有此物,皇帝何嚣狂?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6期(牡丹皮)武则天冲冠一怒为哪般?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7期(茯苓)你会区分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苓皮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8期(泽泻)范仲淹为什么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9期(阿胶)“阿胶止黄河之浊”啥意思?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0期(黄芪)没有它,不信中医的胡适几乎坐以待毙!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1期(党参)它原来是人参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2期(明党参)“留得青山在”,它已是濒危物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3期(人参)俗如棒槌,雅如状元,人参“何求”?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4期(丹参)三伏天穿棉大衣的人有救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5期(苦参)比哑巴更说不出的味道!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6期(当归)“文无”之名何解?忠孝不能两全!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7期(白术)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8期(牛黄)扁鹊无心插柳,妙手回春!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19期(水牛角)慈禧太后的“洗脚水”能治病?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0期(麝香)环肥燕瘦,倾城倾国!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1期(珍珠)云散风流岁月迁,君恩曾不减当年!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2期(朱砂)谁排《神农本草经》第一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3期(雄黄)为什么“信口雌黄”不作“信口雄黄”?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4期(栀子)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5期(郁金)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是谁?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6期(冰片)天长地久有时尽,唯将旧物表深情!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7期(鸡血藤)汁如鸡血,殊胜无比的“空行母”!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8期(紫河车)阴阳之交,乾坤之始,胎兆而乘载于万里天河!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29期(骨碎补)治疗牙齿松动,缺不了这味中药!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0期(漏芦)松花江畔紫花生,青囊未传自有传!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1期(五味子)实至名归的五脏调养佳品!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2期(牛膝)走而不守,以通为补,引血下行!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3期(肉桂)西施喑哑难成曲,肉桂奏功只为寒!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4期(龙眼肉)龙眼无罪,怀璧其罪!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5期(大枣)鲁迅说“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6期(酸枣仁)归脾丸、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丸的异同!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7期(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满城尽带黄金甲!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8期(野菊花)野菊花是野生的菊花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39期(白芍)你抓住过春天的尾巴吗?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0期(蒺藜)千万注意:蒺藜不是沙苑子!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1期(石决明)鲍鱼“无罪”,“怀璧”也“无罪”!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2期(赤石脂)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3期(枫香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4期(五灵脂)周星驰的“含笑半步颠”灵感从哪里来?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5期(乌鸡)妇科三大圣药是什么?

芝味本草——“健康中国”科普系列第46期(鳖甲)“霸王别姬”是什么名菜?

相关资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z/7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