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花,你了解过吗白术

生物技术2班孙天时

浙八味

请输入

浙江的道地药材很多,素有新旧"浙八味"之美名其包含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元胡、玄参、笕麦冬、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早在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58处运用"浙八味"。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宋代的《图经本草》说:"白术生杭、越。"可见"浙八味"早已驰名中外。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这第一味药“白术”

白术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

01丨形态特征

白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结节状根状茎。茎直立,全部光滑无毛。叶互生,叶片羽状全裂,侧裂片倒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裂片比侧裂片大,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苞叶绿色,针刺状羽状全裂。总苞宽钟状,顶端紫红色。

瘦果倒圆锥状,8-10月开花结果。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02丨主要药性

甘、苦,温。归经、胃经。

03丨处方用名

白术、於术、於潜术、炒白术、焦白术、麸炒白术。

04丨临床运用

1.脾气虚证本品甘温,主人脾、胃经。“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本草求真》)。若“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本草汇言》)。适宜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等,每与人参、茯苓、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汤2.痰饮眩悸,水肿尿少本品“专主脾胃,以补土胜湿见长”(《本草正义》)。可使“土旺自能胜湿,痰水易化”(《本草征要》)。故“凡水湿诸邪,靡不因其脾健而自除”(《本草求真》)。若治中阳不振,脾失健运,痰饮内停之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者,常与桂枝、茯苓等配伍,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治脾虚不运,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等,可与黄芪、茯苓、猪苓等同用。治脾虚湿浊下注,带下量多清稀者,常配伍山药、苍术、车前子等,如完带汤3.气虚自汗本品能补气固表止汗,凡“有汗因脾虚,故能止之”。用于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每与黄芪、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4.胎动不安本品“主安胎,盖为妊娠养胎,依赖脾土,术能健脾故也”(《本草正义》)。本品益气健脾,使脾气健旺,则胎儿得养而自安,故有安胎要药之称。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胎动不安,尤宜于脾气虚弱之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可与人参、甘草、丁香等同用,如白术散(《妇人良方》)。若治妊娠血虚有热,胎动不安者,可与当归、白芍、黄芩等同用。治肝肾亏虚,胎元不固者,可配杜仲、川断、阿胶等。

05丨炮制

炒白术

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斤,用麸皮10斤)

土炒白术

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斤,用伏龙肝粉20斤)

生白术

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焦白术

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①《本草蒙筌》:"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

②《本草备要》:"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

地理分布

原野生于山区、丘陵地带,野生种产地已绝迹。现各地多有栽培,分布中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及湖南等地,该种有栽培以浙江栽培的数量最大。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tz/6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