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浙贝母

浙贝母

象贝,大贝母,浙贝,元宝贝,象贝母,大贝,贝母,

寒,苦。归肺、心经。

清化热痰药

1,化痰止咳平喘,清热化痰,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所致的咳嗽痰黄而稠之症。2,开郁散结,用于痰火凝结,瘰疬瘿瘤,疮痈肿毒,乳痈,肺痈,心胸郁闷。3,亦可用于肺癌,纵膈肿瘤,甲状腺瘤,颈淋巴结核等。

煎服,4.5-9克,研粉冲服,每次1-1.5克。不宜与乌头药材同用。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F.verticillataWilld.var.thunbergiiBak的地下鳞茎。原产浙江象山县、故称象贝,现主产宁波鄞县樟树。都是人工繁殖,近年来杭州郊区也有栽培。其次在江苏、安徽及湖南等地亦有分布。

《本草正》:“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散结,解热毒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具有凉肺,泻心,凉心功效。

浙贝母与白附子存在“十八反,十九畏”。

浙贝母Zhebeimu

《轩岐救正论》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鳞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苦,寒。归肺、心经。

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痛,瘰疬,疮毒。

煎服,5~10g。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用。

置干燥处,防蛀。

川、浙二贝母之功效,基本相同,但前者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后者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用之为宜。至于清热散结之功,川、浙二贝共有,但以浙贝为胜。

浙贝母

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5~6月采挖,洗净泥土,大小分开,大者摘去心芽,分作2片,呈元宝状,称"元宝贝",小者称"珠贝"。分别置擦笼内,擦去外皮,加石灰拌匀,经过一夜,使石灰渗入,晒干或烘干。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的功效。

  《本草正》:"味大苦,性寒。"

  《本草正》:"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

  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1.《本草正》:"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2.《本草从新》:"去时感风痰。"

  3.《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4.《山东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制酸,解毒。治感冒咳嗽,胃痛吐酸,痈毒肿痛。"

  1.治感冒咳嗽:浙贝母、知母、桑叶、杏仁各9g紫苏6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2.治瘰疬:大贝母、香白芷(不可炒)各五钱.研末.每服二钱用陈酒与白糖调和食后服之.若溃烂者非此药之治也.(《吉仁集验方》瘰疬内消神效方)

  3.治乳痈乳疖:紫河车草、浙贝各三钱.为末黄糖拌陈酒服醉盖取汗。

  4.治乳痈乳疖:炒白芷、乳香、没药(各制净)、浙贝、归身等分为末.每服五钱酒送.(《外科全生集》)

  5.治痈毒肿痛:浙贝母、连翘各9g金银花18g蒲公英24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风火喉闭锁喉风:苏子、前胡、赤芍、甘草、桔梗各二钱元参、连翘、浙贝各一钱半.煎服.(《外科全生集》)

 7.浙贝母治咽喉十八症:大黑枣每个去核,装入五倍子(去虫,研)一个、象贝(去心,研)一个。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叶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临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经验广集》吹喉散)

                孙会斌









































北京著名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tz/5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