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识货浙贝母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各位中药材朋友识货采货,认识不同药材的规格等级划分和采购注意事项,我们特推出“识货”系列文章,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留言指正,也欢迎大家转发支持!

深度识货

浙贝母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鱗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产地、产新时间

浙贝母为浙江地道中药材,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浙贝母资源原来主要分布于浙江鄞县、金华磐安、杭州市郊、余姚一带。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金华磐安地区浙贝母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现已成为浙贝母的主要产区,并且东阳、永康、开化、舟山、缙云、文成、青山等市(县)浙贝母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一些山区大量发展浙贝母,新产区日趋增多。另外,浙江周边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也有少量种植。

浙贝母为无性繁殖,当年种植一个浙贝母,第二年母体腐烂后只能产出两个新贝母,其中一个新贝母用以加工商品,另一个继续作母种种植。栽培的次年5月中下旬和6月初采收,当浙贝母地上部枯黄,但尚未完全枯萎时,选晴天小心挖起鳞茎。

版药典标准:

常见规格:

药典上对浙贝的性状描述有大贝、珠贝和浙贝片,但市面上浙贝的主流规格还是以浙贝统个和浙贝片为主,根据大小和加工方式等还有小浙贝、灰贝等规格,但产量极少。

▲浙贝统个

▲浙贝统片

▲大贝

▲珠贝

▲小浙贝

▲灰贝

采购关键词:

产地:

浙贝母的产地以浙江磐安与其周边县市为主,占到了全国总种植面积的近70%,原来的老产区象山、余姚以及杭州市郊等地由于土地开发、土壤和种源退化等原因种植面积正逐渐减少。受前几年的高价影响,湖北、湖南等地也有引种。不同产地的浙贝品质也有差别,我们了解到磐安周边和外地引种的浙贝含量目前都还比较稳定,均能达到药典标准,但宁波附近的老产区含量则不太稳定。

加工方式:

浙贝母干燥的方式主要有先硫熏后再炕干、先晒再炕、直接炕干,三种方式加工出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状上,含量无明显区别,前两种方式加工出来的浙贝表皮光滑平整,后一种直接炕干的浙贝表皮则粗糙皱缩。

▲先晒再炕(左)、直接炕干(右)

传统加工方式-灰贝:

传统去皮法用碎贝壳撞擦,用煅贝壳粉吸湿,是因为原产地象山、鄞县等地靠海,贝壳易得,故就地取材。现在浙贝母主产地已转至离海较远的盘安、东阳等地的山区,当地没有贝壳,药农利用浙贝母相互碰撞或擦洗去皮,干燥。现产区比原产区地势高,湿度小,容易晒干,不必要吸湿干燥。这样浙贝母表面不会附有白色粉末。

▲灰贝

据了解,浙贝母的去皮是为了内部水分易于挥发,加石灰则是为了将内部水分吸到外表并起一定的防腐作用。

一般的,直接水洗晒干的浙贝母,其贝母素甲、乙含量高于用煅贝壳粉、生石灰吸干的浙贝母。而有研究表明,经生石灰吸干的浙贝母产生新的二萜类成分。但浙贝母的传统加工方式步骤繁琐,加工成本也较大,所以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再看见灰贝了,其价格也较普通浙贝高出很多。

含量:

说到含量不得不说湖北贝母,据了解,由于浙贝母传统产区土壤退化的原因,部分老产区种植出来的浙贝含量不太稳定,所以为了提高其含量检测通过率,有些商贩会在正品浙贝里面掺一些贝母素乙含量高且相对便宜一点的湖北贝母。下图为湖北贝母和浙贝母的对比:

▲浙贝(左)、湖北贝母(右)

两者十分相似,在性状上,浙贝的鳞叶一般抱合得不是十分紧密,而湖北贝母多抱合紧密且其单瓣鳞叶外层较薄;在味道上,湖北贝母要明显苦于浙贝母。

在加工方式上,我们了解到,浙贝母无硫烘干货的含量容易不达标,虽然春片晒干货的两素总含量可达0.11%至0.12%,但冬片以及烘干的春片却常不到0.08%。因为在烘烤过程中,当温度超过70摄氏度,极易导致浙贝中的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总量不达标,温度越高含量越低。所以,大家在实际采购交易过程中,还需多加留意内在品质的差异。

另外就是采收时间,浙贝在每年立夏前后10天内最佳,否则粉性不足,对其含量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二氧化硫:

熏硫的浙贝母,原有的自身特征的气味减弱,味道有明显变化,熏硫后多为咸、涩、酸味,熏硫时间越长,这种味道越突出。

▲无硫(左)、低硫(右)

▲无硫(左)、低硫(右)

同大多数药材一样,硫磺熏蒸更容易干燥、保存且颜色也会好看很多,所以前些年浙贝也常出现二氧化硫超标的现象,但15版药典对硫磺使用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产地只有极少量的带硫货流通,绝大多数无硫加工,根据天气情况,晒干或者烘干。熏硫的浙贝母,原有的自身特征的气味减弱,味道有明显变化,熏硫后多为咸、涩、酸味,熏硫时间越长,这种味道越突出。

次品:

浙贝的次品主要为陈货和虫蛀货,两者都比较容易辨别,陈货颜色偏深,虫蛀货主要看表面有无虫眼。

▲浙贝3年陈货(颜色偏黄)

保存:

浙贝易受潮、生虫,所以保存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般密封保存在低温干燥处,注意防虫,另外,最好不要长时间储存。

I版权声明

本文为药客巴巴原创、感谢药客巴巴App上优质供应商陈先生的大力支持!

“深度识货”系列文章招募常年经营单一品种,且对这一品种有深入了解的中药材朋友。有兴趣的朋友可在







































白癜风中药药方
看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tz/4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