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是属于清化热痰药,其“功似川贝母,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且兼有散结消肿的作用,故凡热痰肺痈、瘰疬瘿瘤,临床上每多用之。而关于它能散结消肿,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唐朝时候,江南有一位富商,某天他的左手腕上突然受了点儿小伤,当时,他并没有介意。没过几日,伤口肿得很高,剧痛难忍,兼有脓血。虽治了多日,但仍不见效,身心都变得憔悴了。请来了几位名医治疗,也全然无济于事。由于剧痛,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起居生活,身体一天天地变得衰弱了。有时他在伤口上浇上一些白酒,使伤口一时被麻醉,趁此机会马上吃一些食物。然而麻醉感一过,还是剧痛难忍。这些天来,都是如此渡过的。
有一天,商人遇到一位四处行医的郎中。郎中说将草木、金属矿物等药材试着用用,观察疗效。于是他买了各种药材,耐心地一种一种地试用。当试用到贝母时,伤口开始出现了收敛现象。并且疮面一点点地变小。商人非常高兴,找来芦苇棍儿,插到伤口中用来排脓。疮面终于结痂,没过几日,伤口完全好了。
浙贝母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产地:原产于浙江象山,现主产于浙江鄞县。性味:苦,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肿。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1反乌头。2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用。
浙贝母的服用
《本草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本经逢原》:“同青黛治人面恶疮,同连翘治项上结核。皆取其开郁散结,化痰解毒之功也。”
因此,临床上浙贝母可以治疗:
1风热、痰热咳嗽本品功似川贝母而偏苦泄,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多用于治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之咳嗽,前者常配桑叶、牛蒡子同用,后者多配瓜蒌、知母等。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可配玄参、牡蛎等同用。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三思
排版:阿志
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说中医」特辑,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
▼▼▼点击马上收听
陈文东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