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由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检测认证技术专委会主办的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行业标准道地药材认证规范(标准)起草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启动了中药道地药材认证规范(标准)的起草工作,将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认证制度和体系。
在《中医药法》签署、并即将执行的当下,再让我们来了解何谓“道地药材”。
中药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医治病是通过“四诊”、“八纲”等正确诊断,再行立法、处方遣药,最后,“药”就是克病致胜的有力武器。如果药材不道地,质量低劣,或误用伪冒药物,既使医师辩证再精湛,选药再准确,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所谓道地药材,就是指同一种药材,多数地区都产,唯有某一地区产品质量优良,称为“道地药材”。它是我国历代医家千百年来的临床验证总结,并被全国医药界所公认的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且有长期出口的历史、享誉国内外的品种。中药材以植物类药材为多,这类药材的生长和质量,无不与来源、气候、土壤、阳光、水分,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限、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有关,所以“道地药材”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
1
来源
确定原植物(原动物、原矿物)的属、种是判断道地药材是否为正品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不是正品的物种,即使引种到著名的道地产地也永远成不了“道地药材”。如大黄,《中国药黄》(2(XX)年版)收载有寥科大黄属掌叶组植物的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助eumtangutie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hReumoiff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这三种大黄所含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均含有蒽醌衍生物,其中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这样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而一些非正品大黄,如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其蒽醌衍生物的含量,游离状态常稍高或接近于结合状态,这样的大黄泻下作用很差,故作为非药用大黄。
2
产地
植、动物药材的生长、繁育有很大区域性,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质量有优有劣,但各省都有各自特产的道地药材品种。
河南的山药、地黄、怀牛膝、金银花、山茱萸、红花;
浙江的白术、白芍、麦冬、延胡索、浙贝母、白芷、玄参、杭白菊、山茱萸、乌药;
安徽的茯苓、牡丹皮、木瓜、白芍、毫菊花;
江苏的薄荷、桔梗、太子参;
山东的金银花、瓜蒌、北沙参、全蝎、阿胶;
东北三省的五味子、龙胆、防风、细辛、人参、黄毛鹿茸;
内蒙古的甘草、肉从蓉、黄芪、麻黄、赤芍、防风;
河北的酸枣仁、黄芩、知母、板蓝根、薏苡仁、苦杏仁、柴胡;
宁夏的枸杞子、银柴胡、甘草、锁阳;
甘肃的当归、大黄、党参、秦艽;
青海的冬虫夏草、青贝母、大黄、羌活、麝香;
西藏的麝香、冬虫夏草、胡黄连;
四川的川芎、黄连、川贝母、附子、川牛膝、麦冬、白芷、枳壳、川佛手、陈皮、羌活;
云南的天麻、三七、茯苓、云木香、草果、砂仁;
贵州的吴茱萸、天冬、天麻、朱砂、杜仲;
湖北的独活、续断、厚朴、射干、茯苓、黄莲;
湖南的玉竹、吴茱萸、百合、雄黄、栀子;
江西的枳壳、香薷、栀子、蔓荆子;
广西的蛤蚧、肉桂、三七、莪术、珍珠、山豆根;
广东的巴戟天、阳春砂、化橘红、广陈皮、广藿香、高良姜;
福建的泽泻、龙眼肉、白莲子、青黛、海风藤;
山西的连翘、远志、黄芪、款冬花、党参;
陕西的沙苑子、猪苓、款冬花、党参、九节菖蒲、小秦艽;
新疆的紫草、马鹿茸、伊贝母、阿魏等等。
3
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某些道地药材在栽培技术方面是很繁杂的,如选种、育苗、移栽、行距、株距、嫁接、剪枝、复壮、留种等不同环节上,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操作程序,乃至锄草、施肥、浇地、防涝和防治病虫害等,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已经形成了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常见的、栽培技术较为复杂的品种,如四川的附子、川芍、黄连;东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浙江的浙贝母、杭白芍等等。
4
采收与加工
我国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分散,入药部位,采收季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合理采收对保证药材质量,保护和扩大药源有着重要意义。由于采药的时间性对药材的本身质量、疗效有直接影响,所以,自古以来,我国医药学家就强调药材采收季节。如唐代孙思邀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收,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工,卒无裨益。”元代,李东垣在《用药法象》中也说:“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茎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这都说明了采药季节性强的特点。因此,采集药材须选择有效成分含量最足时采收。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药材适时采收是十分重要的。如草麻黄植物体内含的生物碱,在春天含量最低,到了8一9月售量可达最高峰,随后又显著下降。又如薄荷在阴雨连绵或久雨初晴的2一3天内采收,其含油量可下降75%左右。所以,薄荷在晴天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采收为宜。有些药材应根据固有的生长年限采收,以确保药材质量,若盲目的提前采收,会影响药材的形、色、气、味及质量。
5
产地加工
凡动、植物药材,采收后,都要进行产地加工,其目的:一是除去杂质和非入药部位,以保证药材纯洁。二是根据不同药材质地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时进行加工,如切片、切段、去皮、去须、蒸、煮、发汗等处理,以去除水分、防止霉烂、便于储藏和运输,保证药材质量。
·end·
文丨综合新浪财经、凤凰网、《中医》杂志
???
更多精彩,尽在“华立视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