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品牌化的需求思考

在中药行业,企业有品牌,比如百年老店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历经三百多年风雨动荡而传承至今,是人们对“同仁堂”品牌的认可与信赖。中成药有品牌,比如治疗风热感冒,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三精双黄连,治疗感冒发烧,首先想到的是小快克,治疗跌打损伤,首先想到的是云南白药,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成药品牌。

然而,中药材却一直没有品牌。我们通常认为道地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表,比如怀山药,浙贝母,辽细辛,但是随着中药材商品化的不断发展,道地药材不再能够代表优质药材,而只是优质药材的基础指标之一。比如,浙贝母,主产于浙江磐安周边,但有统货选货之分,有无硫和含硫之分,杂质大小、水分多少也有差异。

河南焦作(古称怀庆府)是怀山药的主产地,品质优异,价格较高,铁棍山药是怀山药的优质代表,铁棍山药根据生长环境不同又可以分为沙土铁棍山药和垆土铁棍山药,垆土土质紧致,所种植的山药淀粉含量更高,口感更好。每年怀山药产新季节,总会有大量外地山药运输到焦作地区,冒充怀山药,以获得高价销售。用药企业在采购的时候,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普通消费者在采购的时候,往往难辨真假,花高价却买了劣质货。

品牌是一个产品多年发展积累的良好口碑,经过了市场的层层检验,是优质产品的代名词,对于企业来说,拥有品牌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增加企业的利润,对消费者来说,产品品牌降低了时间成本与选择难度,使我们更容易买到优质的产品。

对于中药材大宗交易行业,品牌同样重要。中药材行业缺乏统一的流通标准,难以形成品牌,极大地影响了中药材的高效流通,比如粮食行业的网上交易、电子交易等先进的交易模式,在中药材行业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有效推广。企业采购中药材,仍旧采用传统的交易模式,采购人员出差到市场、到产地,寻找货源,现场验货,当面交易。如果中药材能够像中成药一样品牌化,比如“神农谷”生产的白芍,产于安徽亳州,由合作社统一标准化种植,集中采收,分级、加工、包装,最终形成标准化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在企业采购的时候,一定能够在找货的环节节省很多精力与时间成本,而标准化的产品则极大方便了生产企业的生产使用,节省了二次加工的成本。

亳州市五马镇中药材产地市场

版中国药典对部分中药材加强了质量要求,国家及各省市药监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的飞检制度也逐步常态化,企业创新发展,深入落实供给侧改革,摒弃传统低端生产模式,走科技化、品牌化高端路线的需求日益强烈,智能化、新型工业化、互联网、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快速发展,电子化、网络化等先进的市场流通模式逐渐普及,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健康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生产标准化,来源可追溯,品质有保障”的品牌中药材,在目前行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加速洗牌的情况下,将成为一种时代需求。

下期预告

文章:中药材品牌化实施之路探索

重点导读:

1.中药材流通过程经历了哪些属性变迁?

2.中药材流通过程中的角色缺位是什么?

3.中药材标准化的流程是什么?

4.中药材标准化目前存在的困难

5.中药材标准化实施思路

“臧否君”







































临沂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长沙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tz/2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