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知道,不管是投资还是种地都要先分析市场,然后搞项目,今天我们来看看药材市场的历史周期,来决定种不种中药材?
历史分析
三次涨价周期
中药材市场自放开以来,经历了几次大的周期变化,小周期5年一变,大周期需要10年时间。
第一次涨价周期始于年。这一涨价周期中暴涨的品种不多,只有山茱萸涨到元以上高价,三七突破元(头)。其它药材也较以前小幅上涨,相对于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说,其涨幅也不小,只是价格暴涨的品种寥若星辰。
第二轮涨价周期发生于年,止于1年。这一涨价周期出现了不少黑马品种,如:佛手从年35元起价,到年9月已逐渐飙升至元以上,进入0年9月暴涨至元左右;暴涨的药材还有八角,从0年的35元起步,到1年3月达到百元高价;连翘从长期7元以下的价格涨至18~19元。山萸肉自第一轮价格暴涨跌落后,从年的20元左右,升至0年的元以上。其它涨价的药材还有党参、当归、红花等。
第三轮涨价周期推迟到9年。正是这一年,引爆了后来药市全线飘红,涨价的药材层出不穷。涨幅较大品种有:三七涨到了元以上;桔梗统货价格涨到85元左右;党参统货价格也跨过百元高价;当归价格涨至60元左右;川芎价格涨至34~35元;白术价格突破40元;板蓝根从5~6元暴涨至30元左右;元胡价格涨至80元以上;太子参统货高升至-元;黄连年初价格还在26元上下徘徊,0年3月价格已涨至元以上,到9月价格已突破元高价;9年上半年麦冬统货价格还在20元(四川产)上下浮动,到年4月已飙升至元左右,创造了有史以来的天价;牛蒡子价格也涨至38元左右。白芷、玄参、泽泻、防风等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
第三轮涨价周期涨价品种之多,涨幅之大,非前两轮周期可比拟,而且首创历史新高的品种较多。这是多种因素的集中爆发,主要原因是流动资金充足。
药市商机潜伏
自然灾害是引爆三轮药市涨价的“导火索”
那么,年药市商机又在哪里?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中医药,未来药市前景更加光明。
年一系列政策利好给中医药带来了春天。中医药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务院为此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纲要(-年)》,实现到年人人基本享有中药医药服务,并把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如此,中药原料需求将呈逐年上升趋势,过剩的中药材原料将得到有效消化。需求是硬道理,只要有需求药材价格就不会大幅回落。政策上的利好,将支撑药材价格难以大幅下滑,甚至有的药材在市场需求增加的带动下出现上涨。
2优质道地药材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
年新的《药典》颁布实施后,用药单位更加注重药材质量,重金属、农残、硫磺超标的药材将拒之门外,而达到《药典》标准的药材将受到用药单位的青睐,其价格自然高出不合格的药材。如:目前无硫浙贝母价格85元,而含硫价格卖到80元左右;无硫菊花价格36~37元,含硫货价格仅为20多元;无硫白芍和含硫货价格也差2~3元。有效含量更影响药材价格,如:蔓荆子。江西产正品含量达标的统货卖元左右,而含量较低的进口货价格在12.5元上下。
中药材质量已影响到药材价格,今后将会有更多的药材因质量问题导致价格拉开距离,优质道地药材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
3药食两用保健类药材价格继续向好。
本世纪将是一个大健康产业获得极大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保健,而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原料将不断增加,如:党参、当归、枸杞、决明子、金银花、黄精、人参、西洋参、山药、山楂、乌梅、玉竹、百合、薏苡仁等。
随着这些药材销量的不断增加,其未来行情有望继续向好,甚至有的品种会创历史新高。年药食两用药材仍将继续走俏,不排除少数品种价格出现上扬。
4自然灾害仍是引爆药材涨价的导火索。
过去几年,高温、大旱、连阴雨、洪涝,倒春寒……轮番登场,搅得药市行情风起云涌,年药市行情仍会因自然灾害而导致某些药材价格上涨。花类、果实类药材是春季易受倒春寒影响的品种,而根茎类药材易受干旱、多雨天气影响,应密切
5未来药市有望再现辉煌。
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到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到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名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这一政策对中医药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中药材的销量将会与日剧增,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随着大健康,大医药时代的到来,给药市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低迷的药市提前复苏,逐渐走向繁荣。
业务咨询、项目合作欢迎来电
中远绿仓全心全意服务农业
1、土地流转2、农资苗种3、种植规划4、购销信息5、劳力集散6、土壤检测
联系我们
?:-2194-
-8847755-
??:运城市涑水街星河广场创客总部室
:zhongyuanlvcang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