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概要:慢性支气管炎病因较复杂,概括起来有4个外因、4个内因。病理生理: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有:黏膜长期慢性感染、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呼吸道阻塞,引起阻塞性肺气肿。   (一)外因   1.感染

 

 感染因素感染亦是慢支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①病毒感染: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有利于细菌继发感染。②细菌感染:甲型链球菌、奈瑟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感染。老年人细菌感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嗜血流感杆菌、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③真菌感染。   2.物理化学刺激   ①吸烟:吸烟研究证明,吸烟与慢支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和致病成正相关。吸烟比不吸烟人群慢支患病率高2~3倍,或3~5倍。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每日吸烟1~10支者为7.5%;每日吸烟11~20支者为11%;每日吸烟21支以上者为17%。②刺激性烟雾、粉尘、有害气体(S02、NO2、03、Cl2)也是引起慢支的病因。   3.过敏因素   喘息型慢支有过敏史者较多,末梢血和痰中的酸性细胞均增多。过敏源有屋尘、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   4.气候变化   寒冷刺激除能减弱气道黏膜防御功能外,还反射性引起平滑肌收缩,黏膜血液循环障碍,黏膜易受外界不良因素损害,有利于感染。

  (二)内因   1.呼吸防御功能减低   对吸入空气的过滤、加温、湿润作用减弱,排除异物的作用减退;吞噬和消灭细菌作用减退;呼吸道分泌免疫球蛋白(IgA)减少。   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支气管黏液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支气管痉挛,纤毛运动减弱,肺血管通透性增加。   3.内分泌功能减退   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萎缩,用睾丸素有效。   4.遗传因素   血清中抗a胰蛋白酶缺乏,易发生肺气肿。   病理生理:   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有:①黏膜长期慢性感染,发炎变性,纤毛损伤,分泌引流不畅,病菌侵入易发生感染。②支气管周围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弹性消失,造成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困难。③呼吸道阻塞,引起阻塞性肺气肿,继发肺动脉高压,晚期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1.咳嗽病初早晚咳嗽,病久时气道受损严重,特别是黏膜下神经损伤导致咳嗽反射减弱,咳嗽轻,甚至不咳,这标志着病情加重。   2.咳痰初为白色黏液泡沫样痰,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咳黄痰。很少见咯血。如经常咳脓性血痰,则多合并了支气管扩张。   3.喘息有气道高反应现象,合并有哮喘。   4.体征早期无体征,如反复发作,可闻及双肺散在干、湿哕音,有喘息时可闻及两肺有哮呜音和喘鸣音。晚期由于气流阻塞,通气量下降.可致缺氧而发绀、气急等。   5.分期根据病情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短期内咳嗽,痰呈脓性,喘息加重,可伴有发热等炎性表现。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减轻。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一、检查   1.血液检查合并细菌感染时,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核左移,合并喘息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在疾病后期,血气分析呈现低氧血症,因低氧血症可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黏度增高。   2.痰检涂片和培养,多为革兰阴性杆菌生长。细菌学检查可分离出甲型链球菌、奈瑟球菌、肺炎双球菌和流感杆菌等。   3.X线检查:早期慢性支气管炎无特殊改变。病程长者,有支气管壁增厚,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条索状,以下肺野较明显。   二、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依据病史和症状作出诊断。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并能除外引起咳嗽、咳痰或喘息的其他心肺疾病时,则可作出诊断。若每年发病持续时间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证据(如X线、肺功能检查)亦可予以诊断。   三、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以上(可累计)且连续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者可做出诊断。不足3个月而有明显客观的检查依据亦可诊断。但须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支气管哮喘幼年发病,20%有遗传史,有诱发因素的发作史,缓解期如常人。老年人临床表现多为慢支并喘息。   2.支气管扩张幼时有麻疹、百日咳史,有肺部反复感染史;临床表现有反复咳脓痰和咯血史;在肺部可闻及固定的水泡音;有杵状指。x线检查发现肺纹理紊乱成网状或卷发状;支气管造影可确诊;CT可鉴别。   3.肺结核老年人表现长期咳痰、咯血。痰内可查出结核菌。x线检查可有助诊断。   4.肺癌刺激性咳嗽、咯血,痰内可查到脱落癌细胞。x线平片和CT有助于诊断,必要时行肺泡灌洗、肺活检等。   5.硅沉着肺和其他尘肺有多年接触粉尘的职业史。x线平片和CT检查有网状、条状、点状和小结节影,肺门影增大,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必要时可做肺组织活检。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气雾疗法。   (二)稳定期治疗   (1)避免接触和吸入有害烟雾和粉尘刺激性气体。   (2)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如三联疫苗注射、核酸注射。   (3)中医中药扶正固本疗法。   (4)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卫生教育。戒烟,注意保温,预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加强锻炼,中医保健。增强耐寒运动,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缓解期的治疗   1.原则: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复发。   2.措施 ①适度的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合理营养。②免疫调节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四)中医辨证治疗   1.单纯偏寒型   治疗用温“肺”健脾、化痰止咳法,如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杏仁、紫菀、款冬花等)。   2.单纯偏热型   治疗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法,如用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枇杷叶、杏仁、浙贝母、瓜萎仁、前胡、甘草等)。   3.喘息偏寒型   治疗用温“肾”化痰、平喘止咳法,如用苏子降气汤加减(麻黄、肉桂、生姜、厚朴、五味子、杏仁、紫菀、款冬花、法半夏、紫苏子、陈皮、炙甘草等)。   4.喘息偏热型   治疗用清“肺”理气、化痰定喘法,如用定喘汤(白果肉、麻黄、北杏仁、紫苏子、黄芩、款冬花、桑白皮、甘草、法半夏等)。

医院医生治疗方案为准。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白殿疯的图片是什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tz/1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