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译自《》大型系列专题“世界足坛50大德比”
30.热那亚vs桑普多利亚
“灯塔德比(TheDerbydellaLanterna)”得名于屹立于热那亚港口外的灯笼塔。这座拥有多年历史的灯塔,一直都是当地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热那亚板球及足球俱乐部,虽然没有这座灯塔一般古老,但这家成立于年的俱乐部也依旧是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一家足球俱乐部。年,由桑彼埃尔达雷纳人和安德列亚·多利亚两家俱乐部合并组成的桑普多利亚,则是意大利足坛最年轻的职业俱乐部之一。两家俱乐部从一开始就共同使用路易吉·费拉里斯球场,因为年世界杯的举办他们的主场还得到过一次翻新。有的意大利人曾指出:两家俱乐部的敌对状态,甚至可以追朔到历史公元前。公元前-年期间进行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热那亚西部(桑普多利亚所在地)的民众支持迦太基,而城市的东部(热那亚球迷居多)则与罗马人一起并肩作战。世界杯冠军主帅马塞洛·里皮,球员时期曾在桑普多利亚俱乐部踢过自由人的位置。回忆起他印象中的灯塔德比,里皮表示:“只是相互打趣、恶搞,应该是所有德比大战中最没有暴力色彩的一个了。”如果德比战被安排在年底进行,按照传统,取胜的一方会给城市中的“表兄弟”送上贺年卡。然而并不是每一年的比赛都会如此温馨:年5月和年9月的比赛中,两队球迷就发生了激烈的球场殴斗。
29.科洛-科洛vs智利大学
智利足坛最强大的两支俱乐部都来自于首都,圣地亚哥。智利大学的发源地来自于一所大学,其绰号为ElChuncho(猫头鹰);科洛-科洛,创建于年,其绰号为ElPopular(受欢迎的一个)。科洛-科洛如此命名是为了纪念16世纪活跃在智利独立战争中的一名当地酋长,而在后来这家俱乐部还与另一个名人扯上了关系。他就是昔日的独裁者奥古斯托·皮诺切特,长久以来他一直都是俱乐部的荣誉主席;在智利国内,针对皮诺切克是否暗中资助科洛-科洛修建了纪念牌体育场,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两种声音。而在智利大学的球迷看来,这座球场就是臭名昭著的“皮诺切克体育场”。两家俱乐部在年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一场和第二场德比大战,科洛-科洛分别以6-0和6-1取得了完胜。随着两队的实力开始逐渐接近,德比战的火药味也开始变得日趋浓烈。年智利大学的球员何塞·巴尔布埃纳用恶劣的动作侵犯了对手阿方索·多明格斯,多明格斯随即挥拳猛揍了对手一顿。而当裁判勒令多明格斯离场球场的时候,他的所有科洛-科洛队友居然也一同离开了赛场,致使比赛因故取消。智利足坛曾涌现过著名的“双萨组合”,伊万·萨莫拉诺从小就是一名铁杆的科洛-科洛球迷。这位曾经历过国家德比、米兰德比的著名前锋,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我经历过的所有德比中,科洛-科洛与智利大学之间的比赛是最被看重的。”而他在国家队的队友马塞洛·萨拉斯,则恰恰出道于智利大学,并在年的圣地亚哥德比中上演过帽子戏法。不知道在智利队的更衣室内,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
28.本菲卡vs里斯本竞技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两家俱乐部的主场仅相隔1英里,但这1英里却又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本菲卡俱乐部于年,由一群学生所创建。在随后的50年里,这家俱乐部一直都在精打细算中过着简朴的生活。然而也正是得益于所有会员球迷们的支持,俱乐部才修建了著名的光明球场;而里斯本竞技,在年仅仅凭借一人之力就得宣告了自己的诞生,这个人就是俱乐部创建者何塞·阿尔瓦拉德的祖父,这位老爵士在俱乐部创建初期曾提供了大量资金。富裕的里斯本竞技,年在第一场德比大战之前,从本菲卡阵中撬走了8名球员。他们许诺球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并特意在对阵本菲卡的下半场安排他们身着新球衣出场,故意来刺激对手;而在4年之后,里斯本竞技的球员更是“拒绝欢迎邋遢的本菲卡进入自己的球场”。然而在成绩上,“雄鹰”本菲卡却表现得颇为争气,他们历史上7次杀入过欧冠决赛,2次夺取过冠军锦标。但在里斯本竞技球迷看来:这一切成功都只是因为尤西比奥的存在,如果不是当时的独裁政府在转会上故意偏向本菲卡,在转会文件上动了手脚,这名球员原本应该是属于他们。但球员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则断然否认了这则江湖传闻的真实性。虽然两队之间的矛盾很深,但彼此之间的比赛却并不暴力。这或许是葡萄牙人的民族性格决定的,他们的国家在年就通过和平的“康乃馨革命”就实现了从独裁到民主的转变。年的葡萄牙决赛,上演了罕见的球场悲剧。本菲卡极端球迷投掷的爆竹,致使里斯本竞技球迷鲁伊·门德斯不幸罹难。比赛并没有因此而中断,而里斯本竞技球迷此后则一直都在高喊两个字:“凶手!”这场事故并没有让里斯本分裂,两家俱乐部在事后都为球迷举行了哀悼活动。肇事凶手雨果·因纳西奥,后来也被法院判处了4年徒刑。
27.斯普利特哈伊杜克vs萨格勒布迪纳摩
斯普利特与萨格勒布相聚英里,而整个克罗地亚这个国家从北到南的直线距离也不过英里,在部分人看来“两队之间的比赛根本不能算是德比”。然而克罗地亚的球迷却不会赞同这个观点,这场比赛就是他们的VjecniDerbi(永恒德比)。迪纳摩和哈伊杜克是克罗地亚两家最大的俱乐部,也分别代表着互相看不上眼的两座城市。来自首都(萨格勒布)的球迷拥有心理上的优越感,他们会嘲笑对手是“懒惰的乡巴佬”。在成绩上,正在朝着联赛11连冠目标而努力的迪纳摩,也具备明显的优势。不过这样的话,在哈伊杜克的波伦德球场可是不能随便说的。
26.拉贾vs维达
卡萨布兰卡德比,是非洲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德比大战之一。两支球队共同使用能够容纳6.7万名球迷观战的穆罕默德五世球场。拉贾俱乐部创建于年,创建者是一群拥有反抗法国统治思想的年轻人,他们主张俱乐部所有球员都应该是摩洛哥当地人,这也很快为他们赢得了“人民俱乐部”的称号。维达俱乐部则成立于10年之后,他们被视为“精英的球队”。然而在摩洛哥早已经摆脱法国统治60年的今天,这样的标签也早就被时光侵蚀得不见踪影了。作为摩洛哥最成功的两家俱乐部,拉贾和维达都登上过非洲之巅。近代进行的几场德比战,则开始逐渐趋于暴力和血腥。年因为一名球迷的丧命,致使德比战被迫要关门进行;0年在德比战结束之后,两队球迷之间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致使多人遭遇了警方的逮捕。
25.皇家贝蒂斯vs塞维利亚
塞维利亚是欧洲最炎热的城市之一,而在城中进行的德比大战则更会导致“温度爆表”。阶级,依然是导致两家俱乐部态度对立的直接原因。塞维利亚俱乐部创建于年,创建者是一群在力拓矿业集团驻当地的蓝领员工。由于塞维利亚拒绝接纳一名在烟火工厂工作的年轻人,而最终导致了俱乐部的分裂。于是在年,皇家贝蒂斯俱乐部也随即应运而生。两队之间进行的第一场德比大战发生在年,因德比战而引发了骚乱席卷了全城;3年之后,参与政府军训的数名贝蒂斯的球员,又在德比战开踢之前被故意扣在了军营中,结果导致球队以0-22的悬殊比分被塞维利亚击败。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打在两支球队身上的阶级烙印已经逐渐消失,但双方对立的态度却一直得以保留。塞维利亚在国内、国外(已经连续3个赛季晋级到了欧联杯决赛)赛场上的表现,肯定是贝蒂斯无法企及的,而后者甚至很难在西班牙顶级联赛中成功存活下去——自从年之后,贝蒂斯已经先后经历了5次降级的打击。但正因为塞维利亚德比在西甲出现次数较少,它才会显得格外珍贵。
24.纽卡斯尔联vs桑德兰
纽卡斯尔联、桑德兰两家俱乐部是本赛英超联赛保级圈附近的一对难兄难弟。此时如果再去谈论两家俱乐部孰强孰弱,就如同让“两个秃子来抢夺一把梳子”一般,毫无意义。与奔宁山脉另一头的那对死敌——利物浦与曼联一样,两家俱乐部也是在“商业竞争”的背景下才结下了梁子。而且桑德兰与纽卡斯尔之间的恩怨,还可以追朔到遥远的英国内战时期。长久以来,纽卡斯尔都能通过煤炭出口获得大量的利益,因为他们在内战里站到了保皇派的阵营之中;相反,经常遭到无视的桑德兰,则投入了议会派的怀抱之中。通过战争,效忠于查理国王的军队被击败,纽卡斯尔也随即陷落。而在一个世纪之后,为复辟斯图亚特王朝而发起的“詹姆斯党叛乱”,则又让纽卡斯尔与桑德兰处于了对立面。年,他们在足球场上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场德比战。足球场上的激烈对立,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一些球迷拒绝使用培根(因为它是红、白两色的)、一些球迷拒绝品尝Sugar牌的泡芙(凯文·基冈代言过该产品)。而相对于暴力行为,这些抵制活动还都是小儿科。3年在德比战之前,情绪激进的球迷甚至不知死活地妄图袭击骑警;年3月,超过70名球迷用棍棒、转头、酒瓶、小刀、催泪瓦斯展开了一场械斗,结果导致1名球迷颅脑受伤,4名肇事者被判处了4年徒刑。然而那一天,并不是泰恩-威尔德比战的比赛日……
23.科林蒂安vs帕尔梅拉斯
圣保罗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而在科里蒂安与帕尔梅拉斯之间进行的“保利斯塔德比”也是当地最火爆的足球赛事。受到了来访的英格兰球队(科林蒂安FC)的启发,一群当地工人于年创办了科里蒂安俱乐部。科林蒂安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经历坎坷——经过80年才获得过第一个全国冠军头衔、经历年才搬进了一座体面的球场,反而使得它更容易获得来自社会底层民众的支持,并被称为是“人民的俱乐部”。帕尔梅拉斯,在年由一群原属于科林蒂安俱乐部的意大利后裔所创建,建队的灵感来自于造访过巴西的两家俱乐部——都灵和普罗维切利。因此在随后的多年时间里,帕尔梅拉斯一直被骂为是“叛徒”。6年4月,在保利斯塔德比开始之前,两队球迷就再次发生了严重的暴力冲突,结果一名围观者不幸中弹身亡。
22.贝尔格莱德游击队vs贝尔格莱德红星
谈到“统治”,贝尔格莱德游击队、贝尔格莱德红星,在(前南斯拉夫内战后组建的)塞尔维亚联赛中的表现堪称是最好的单词注释——他们在14个赛季里,包揽了13个赛季的冠军头衔。由于恰巧身处欧洲的“火药桶”的中心,两家俱乐部之间的仇恨也显得更深、更复杂。两支球队都成立于二战后重建时期,红星俱乐部有南斯拉夫共产党的背景,而游击队则拥有来自军方的支持。在冷战时期,两家俱乐部不可避免地就成为了权利机构相互竞争下的棋子。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那个言论遭到严格监控的年代,足球场却依然是一个纵容足球流氓表达极端民族主义观点的舞台,变成了种族主义仇恨的温床。在南斯拉夫内战时期,贝尔格莱德的德比战甚至可以变成塞尔维亚军队招募新兵的现场会。随着战争的结束,两个主场只相差米远的俱乐部,则开始了相对单纯的暴力对抗。德比战当日,贝尔格莱德几乎处于一种“准战争”的状态。如果你果真拥有一张“死前必须观看的比赛”的清单,我们建议你把这场比赛排在最后。
21.东孟加拉vs莫亨巴根
“加尔各答德比”在当地可谓是一件大事。两支球队都将可容纳10万观众入场的盐湖体育场作为主场,然而在年的德比战中,这座球场却挤进了足足13.1万名球迷。而德比形成的原因,则来自于一个偶然事件。加尔各答一家名为霍拉巴根的俱乐部,决定将一名叫做博塞的球员开除,这也导致了俱乐部副主席钱德拉·乔杜里的出走。这名富裕的企业家随即决定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足球俱乐部。他与其他合伙人,决定用自己的家乡(现在属于孟加拉国的领土)的名字为俱乐部命名。然而这家名为东孟加拉的俱乐部刚一成立,就因为政治理念原因成为了其他俱乐部的“眼中钉”。他们最大的敌人当属印度最古老的俱乐部,年成立的莫亨巴根。虽然随着印度、孟加拉国的陆续独立,两队已经不再因为地缘政治原因而相互死磕,但双方球迷对于比赛的结果也依然看中。有一次莫亨巴根在加尔各答德比中输了一个0-5,为了防止愤怒的球迷报复球队的拙劣表现,整个球队于是搭乘一艘小船在恒河度过了整整一夜。
下期将为您带来“世界足坛50大德比:11-20名”,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