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黄帝内经》)所谓的“秋三月”是指从立秋到立冬的这三个月时间。
秋季应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立秋到处暑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夏季的余热还未完全消散,温度还比较高,白天依然很炎热,只有到了晚上的时候才会有入秋的感觉,有时候这段时间可能比夏季更热,民间俗称“秋老虎”。这段时间依然要注意防暑降温,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夜里不要贪凉,注意保护和补充津液,比如可以做一些冰糖炖雪梨来吃,如果喉中有痰,干咳难以咯出,口干、咽喉干燥、鼻子干,可以在冰糖炖雪梨的基础上加一些浙贝母或者沙参;如果喉中痰多清稀,可以加一些陈皮、半夏。到了处暑以后,就真正能感觉到秋日的肃杀之气了,过了处暑,路边树木的叶子就会落的很快,就像我们的头发会一下子掉很多一样,这就是“天气以急”,这时候我们要像树木学习,把自己收敛起来,而不是像在夏季一样再把叶子长的郁郁葱葱,十阳气外泄。古代大的刑罚都在秋季,这是应天之气,刚烈、肃杀,那么我们要躲避这种气,不让它伤害到我们或者减少这种肃杀之气对我们的伤害,就应该收敛我们的心气,保持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不要让我们的志向外露,和鸡一样早睡早起,因为鸡在五行属金,它具有金的性质,秋天在中医认为也是属金,那么我们人怎么顺应秋季呢,那就要有金性,和鸡一样的早睡早起,学学唱歌,宣发我们的肺气等等。
给大家提供几个秋季的食疗方:
1、西洋参麦冬饮
材料:西洋参5克、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
做法:以上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滤汁,加蜂蜜适量代茶饮。
功效:阴虚内热见久咳、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疼痛、口干口渴者可养阴润肺、生津止渴。风寒感冒咳嗽及肺寒白痰多者不宜饮用。
2、银耳百合莲子汤
材料:莲子、银耳、百合适量。
做法:莲子洗净,用水泡开,去芯。银耳去掉黄色硬底,撕成小朵,用温水泡发,百合洗净,去根,撕成一片片;将泡好的银耳和莲子先加适量水煮,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半个小时;将洗净的百合、冰糖加入,再继续炖煮10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银耳具有补脾开胃、养阴清热、润燥的功效。莲子养心安神明目,有补中养神,清心醒脾的功效。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