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49564.html文
十涧星辰整理图
网络侵删上次是对外感咳嗽的辩证、用药及食疗整理,以下主要是内伤咳嗽。内伤咳嗽大多可能是自身体质弱又有基础疾病的原因,多为久咳和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若外感咳嗽日久不愈,可耗伤气阴,发展为内伤咳嗽,出现肺阴耗伤或肺脾气虚之证。因此,临证时还需辨清咳嗽的外感与内伤。咳声高扬者,多为外感咳嗽;咳声低沉者,多为内伤咳嗽。咳声发自喉头以上,洪亮有力,咽喉发痒,多为外感咳嗽;咳声发自喉头以下,咳时痰多或干咳少痰,多为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属实证,内伤咳嗽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舌淡红,苔白腻或薄白,多属寒证;舌红,苔黄腻,或舌红,苔少,多属热证。内伤咳嗽的孩子舌苔大多是白苔,胃口较差、没有食欲。这时父母首先要调理孩子的脾胃,以提高身体素质。01痰湿咳嗽
◆◆◆痰湿咳嗽——痰湿蕴肺型,因脾虚生痰、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舌苔偏白腻,会有白痰,黏腻。咳嗽痰多,咳声重浊,胸闷憋气,反复发作,晨起咳甚,进食甘甜油腻的食物症状加重。常伴胸脘憋闷、食少、腹胀,体倦,大便时溏。
治法:化湿和中。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利湿宁嗽、健脾祛痰。
适用的中成药: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其中,陈皮辛苦性温,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茯苓甘平而淡,甘能健脾和中,淡能利水渗湿,断其源,竭其流,则湿无所聚;甘草助茯苓健脾和中,兼制半夏之毒,调和诸药。???用于痰多,气喘痰浊阻肺导致的咳嗽,支气管炎,咽喉炎。组成:化橘红,百部(蜜制),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其中,化橘红、半夏、茯苓、甘草理气燥湿化痰;百部润肺止咳;苦杏仁、白前宣肺降气,化痰止咳;五味子益气敛收。诸药合用,理气化痰,润肺止咳。一般痰湿咳嗽的患者,一方面感受湿邪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则有一定程度的脾虚,脾虚生湿,咳嗽时表现出痰多痰浊的情况。对于这种咳嗽,一般采取健脾加燥湿止咳的治疗方案。适用的食疗方法:???山药去皮搅成粉,加半碗水加工成稀糊状,倒入锅中烧,烧开即可。一碗山药粥分2-3次空腹食用。山药健脾胃、补肺气,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要注意山药不能煮久,否则营养成分会流失。???红枣3粒、白果3粒,加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临睡前给宝宝饮用。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固肾,对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有一定的效果。红枣、白果只限于3粒,量多容易导致上火、气滞。02痰热咳嗽◆◆◆痰热咳嗽:痰热郁肺型,因痰湿郁结日久化热,湿热壅肺引起的咳嗽。舌红,苔薄黄腻。咳而气急,痰多,色黄、黏稠,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或喉中有痰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伴有口鼻气粗、口苦咽干、咽痛、胸闷等症状。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适用的中成药:???用于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组成:川贝母、知母、石膏、炒栀子、黄芩、蜜桑白皮、茯苓、炒瓜蒌子、陈皮、麸炒枳实、炙甘草、五味子(蒸)。其中,川贝母性微寒,清热润燥,化痰止咳,知母甘寒,清肺润燥,共为君药。黄芩清肺热,石膏泻肺胃之火,栀子清解三焦火毒,共为臣药。桑白皮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瓜蒌子润肺化痰止咳,五味子敛肺止咳平喘,枳实化痰除痞,陈皮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除生痰之源,共为佐药。甘草润肺止咳,调和药性而为佐使药。诸药共奏清肺润燥,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组成: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其中,化橘红、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燥湿化痰;瓜蒌皮、浙贝母清热化痰;苏子降气化痰;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桔梗、苦杏仁宣肺降气止咳;石膏清泄肺热;麦冬、生地润肺养阴。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燥湿,化痰止咳之效。适用的食疗方:???枇杷叶(去毛)15克,粳米克,冰糖30g。将枇杷叶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渣留汁,加入粳米、冰糖再加水毫升,煮成稀粥。清肺化痰,适用于急性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衄血(流鼻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打嗝)等症。感受寒凉引起的咳嗽呕吐者勿用。???鲜芦根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先煎前二味药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稍煮即可。具有清热化痰、生津的功效。03积食咳嗽◆◆◆积食咳嗽:小孩子脾胃虚弱,如果吃的食物超过了自身当下的消化能力,食物在胃肠道发酵产生了内热,就像沼气池里的垃圾一样发酵发热,热气向上熏蒸到肺部,产生了咳嗽。可能伴随的症状是,舌头中部有厚腻的舌苔,或白厚或黄厚,口臭;放屁特别臭或大便特别臭,拉稀或便秘;睡觉忽然趴着睡或跪着睡,或者乱翻;手心烫;食欲不正常,不想吃或总想吃;比较烦躁等。治法:消食化积。适用的中成药:???适用的食疗方:???麦芽15g,稻芽15g,山楂8g,炙枇杷叶8g,1/6罗汉果。做法:上药同放入锅内,清水两碗半,慢火煎至大半碗,分两次饮用。适用人群:晨起咳嗽、口气重、舌苔厚、食欲不振、腹胀等积滞咳嗽的孩子。04脾虚咳嗽◆◆◆脾虚咳嗽:感冒好了,咳嗽老是不好,很可能是感冒伤了脾胃,土不生金导致的。中医五行中,脾为土,肺为金,土生金,脾土为肺金之母,脾气虚,母病及子。小孩子脾胃最虚弱。感冒的时候全部的正气都用来对抗外邪了,脾胃自然就弱了。感冒好了,脾胃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此时有些孩子表现就是什么症状都没有了,就是有一点咳嗽,也不严重,每天那么一点,也没有痰。这就是脾虚咳嗽。这个时候要培土生金。培土就是要健脾,生金生的就是肺气,脾胃强壮了,肺气也就足了,咳嗽就会好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比较寒凉,反伤脾胃。适用的食疗方:???30g的干怀山药,熬水30分钟即可。(如果同时舌苔厚腻伴有积食,可用9g干怀山药配9g薏苡仁煮水,5岁以下各6g。)一方面可以温暖身体,把身体残留的一丝寒气排出去,一方面可以健脾补脾,培土生金。05肝气不舒咳嗽◆◆◆肝气不舒咳嗽:如果孩子舌头伸出来是尖的,八成肝气不舒。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对父母吼叫;喜欢打人、摔东西;常闷闷不乐,食欲不振……这都是肝气不舒的表现。中医五行中,肝为木,心为火。肝气不舒会导致肝火旺,木生火,肝火旺就会导致心火旺。肝火心火一起上,肺为金,木火刑金,症状就是咳嗽。肝气不舒可用小柴胡颗粒、逍遥丸。06补充两道食疗方???梨子是凉性的,味甘微酸,可以润燥止咳,拥有生津益脾、和胃降逆的功效。《本草纲目》说梨“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梨子适合的咳嗽,往往会出现一些内热的体征。花椒,性热,味辛,可以温中散寒、振奋脾胃之气;《神农本草经》说花椒: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将这两种食物放在一起炖时,二者的效力能够入肺、胃二经,有效的缓解咳嗽的症状,同时起到清热化痰的作用。对于常见的寒热错杂的病情,这算是一个寒热并调的食疗方子。1.雪梨一个,洗干净,不去皮,从三分之一处切开把核去掉,也可以直接切成片,放碗里。2.再放入20粒左右的花椒,花椒就是家里做菜用的调料用花椒。3.加水没过,大火烧开小火炖煮梨肉至软。4.放温后喝汤,梨肉也可以吃一些。成年人或者大一点的孩子,一般一次喝完,一天做两次;小年龄段的小孩如果觉得汤太多一次喝不完,也可以一天做一次,汤分两三次喝完。适合感冒过后仍有寒热错杂的残留咳嗽。如果用对了,之前残留好几天、甚至好几周的咳嗽,可能用一天就有好转,两三天就会好;那用不对会不会加重呢?这个倒是未必,因为方子确实很平和,一般只是会没效果,可寻求帮助继续辨证处理。常见症状是鼻涕与痰时而发白时而发黄;但一定注意外感症状不是为主,也没有明显的积食症状。残留咳嗽一般是风寒感冒没处理好导致。常见没处理好的情况是,本来是风寒感冒,结果吃了寒凉的药,即针对热咳、燥咳为主的药,如川贝枇杷口服液、肺热咳喘口服液等,就可能引寒邪入里,化热,但寒邪并没完全祛除。???梨,入肺经,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黑芝麻,入肾经,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等功效,可以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润肠通便,保护肝脏。大枣,入脾经,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和养血安神的功效。1.雪梨一个,洗干净,不去皮,从三分之一处切开把核去掉,也可以直接切成片,放碗里。2.在里边放入黑芝麻,再把切掉的那部分盖回去,用牙签固定。3.大枣洗净掰开,和梨一块放到炖盅里,隔水炖1小时左右,炖至梨熟,加入冰糖即可。4.放温后吃梨肉、喝梨汤。写留言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