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医入门6肺话多听,别当废话

北京看扁平疣的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29850.html
第六章中医入门(6)肺话多听,别当废话。一、听完这些肺话,很多问题就都明白了OFGRAIN肺对我们来说,是属于老病号,常年出现各种问题。为什么呢?这是由肺的特性决定的。肺长在我们的胸腔,上面连着气道咽喉与鼻,所以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因此每当肺感受外邪时,最先出现症状的就是流鼻涕、咳嗽或者咽痒咽痛。肺呈分叶状,质地疏松,所以可以随着我们的呼吸变大变小。肺的生理机能一共有三个:(一)肺司气,主行水OFGRAIN1.主呼吸之气

《素问·五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呼吸。肺通过吸清呼浊,来进行身体气机的交换。而吸入清气,呼出浊气,是靠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来完成的。

“肺主气,肾主纳气”,我们从肺吸入的气体,会通过肺的肃降深达到肾,被肾所吸纳。

宣发和肃降功能协调有序,则呼吸调匀通畅。如果邪气犯肺,导致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影响气机的交换,则会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的症状。

2.主一身之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气之本。”肺主一身之气,包括气的生成、气的运行。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主要体现在宗气的生长方面。人体的气分为宗气、中气、元气等。宗气是其中停留在胸腔部分的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微化生而成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

宗气虽然听着没有中气和元气名气那么大,但其实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气机。如果人停止呼吸,不再吸入清气,影响了宗气的形成,那么人很快就会窒息而死了。民国时期的张锡纯先生对宗气就很有研究,他认为很多查不出病因的“无疾而终”,其实都是因为宗气下陷导致的。他说,当宗气下陷不再停留在胸中时,那么心肺功能就会大受影响,从而导致肺停止呼吸,心脏停搏。而这种症状引起的死亡,常常被人误以为是“无疾而终”。他说,当一个人真的无疾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死呢?

在临床上,张锡纯先生也对宗气下陷进行了很多研究,他发现只要宗气下陷,人就会出现胸口憋闷,呼吸不畅,需要深呼吸才能保持供氧充足的情况。但这些症状又往往不被人们重视,才会导致死亡。因此他特别创制了一个方子叫“升陷汤”,专门治疗宗气下陷引起的疾病,记载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救人无数。

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在肺对全身的气机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地呼吸,可以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肺的呼吸均匀有节律,全身的气机才能调畅。

3.肺主行水

是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行水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肺接收了脾运送给它的津液后,通过自己的宣发功能,把津液上输到身体的上部和四周的皮肤;二是通过肃降功能,把津液向身体的下部和其他脏腑输送。其中,把浊液分离出来送到膀胱。

因此,如果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就会导致津液代谢出现障碍,引发尿少、痰饮、浮肿等病证。在临床治疗时,经常会用到“宣肺利水”“降气利水”等方法,就是这个原因。

比如中医治疗尿潴留,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紫苏叶、枇杷叶各15克,熬水5分钟,病人喝完基本上第二天就可以好好尿尿了。原理就是宣肺降气——紫苏叶有宣畅肺气的作用,枇杷叶可以降肺气。当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恢复的时候,人自然就会尿出尿来了。

4.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生理机能。全身的血液都要流经于肺,补充氧气后,再输送到全身。同时,肺气还负责推动血液的运行。《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

肺气充沛、宗气旺盛,全身气机调畅,则血液运行正常。如果肺气壅塞或者虚弱,则会出现心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

肺主治节。《素问》:“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指肺气具有调节呼吸、全身之气以及血和津液的机能。治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呼吸;二是全身的气机;三是血液;四是津液。

(二)肺与形体官窍和自然的关系OFGRAIN

肺有什么特性?就是特别娇气呗。肺为娇脏,清虚娇嫩,非常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这个和它在体为皮毛,开窍于鼻有关。外邪一般的来路,不是从皮毛入,就是从口鼻入,所以最先犯肺,也在理,没毛病。

但是肺呢,天生娇弱不说,还喜欢湿润、干净。容不得燥气,更容不得异物。因此一到了秋天燥气盛行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咳嗽,就想吃梨子润肺。而雾霾天气,肺就倒了大霉,那么爱干净、清润的娇脏,哪儿能受得了那么大颗粒的飞尘!因此我们都会在雾霾天气里戴口罩,否则就会出现呼吸不畅、咳嗽、胸闷等症。

另外,肺有两个生理特性,一是宣发,二是肃降,肺就靠着这两门手艺活在当下。宣发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体内的浊气呼出去;二是将脾转输给它的水谷精微上输到头面官窍,外达皮肤腠理;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主司毛孔的开合,并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如果肺气的宣发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呼吸不畅,胸闷喘咳,鼻塞、喷嚏、恶寒、无汗等症状。

很多女人都知道皮肤干燥要补水,然后每天拼命喝水,但是要知道我们肌肤的水分不是喝进去水就能补充的,要先靠脾运化为津液,再由肺的宣发功能外达我们的皮肤腠理。因此皮肤是不是水嫩光滑,和你喝多少水并没有直接关系,主要靠脾和肺的运化转输。

另外,中医在临床上治疗咳嗽、鼻塞、咳喘时,也都是先以宣通肺气为主,只有肺气的宣发功能恢复了,毛孔才能打开,体内的浊气和邪气才能被排出,咳喘自然就缓解了。

肺的肃降功能也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吸入清气,并将宗气散布至脐下;

二是将脾转输给它的水谷精微向下散布给其他脏腑;

三是将脏腑代谢后的浊液下输于膀胱,生为尿液。

如果肺的肃降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呼吸短促、喘息、咳痰等症。

肺经运行的时间为凌晨3~5点,此时肺经通过肃降功能会把阳气带着往下走,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小偷都喜欢选这个时候动手,因为业主睡得沉,动静大点儿也不会被发现。

如果在肺经运行的这个时段,你就醒了睡不着了,说明你的肺的肃降功能出现了问题。很多孩子都会在这个时间段突然咳嗽,这个也肯定是肺气不降引起的,要从肺热、肺燥或者肺虚等方面考虑了。

因此若要肺安,它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就必须发挥正常,否则不但肺部会出现病证,全身的气机、血液和津液都会有问题。我们治疗肺病的时候,用的所有药都是帮助肺恢复宣发和肃降功能的,而不是说某个药止咳、某个药平喘。当肺的宣降功能正常时,咳喘自息,不必去治。

(三)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OFGRAIN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主皮毛,是因为肺司气,一是主管着皮毛的开合,用皮毛宣散肺气,调节呼吸。二是肺气宣发,可以将水谷精微散布到皮毛,濡养皮肤和腠理。如果肺气虚,毛孔开合失常,卫气不固,就会有自汗的现象,同时可见皮毛失养而干枯无光泽。

反过来,皮毛对肺也有两个作用:一是皮毛可以宣散肺气,帮助调节呼吸;二是皮毛受邪会内合于肺。比如说我们衣服穿少了,受了寒凉,寒气从我们的皮肤进入到身体里,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等症状,然后紧跟着就会出现肺部病证,如咳嗽、哮喘等。因此我们在治疗感冒时,通常都会解表并宣肺。

2.开窍于鼻

鼻子是我们用来呼吸的通道,主通气、主嗅觉。鼻子是不是个好鼻子,不仅依赖于本身的质量,更依赖于肺津的滋养和肺气的宣发。只有肺津充足、肺气宣畅的时候,我们的鼻息才能通畅,嗅觉才能灵敏。否则就会出现鼻塞不通、嗅觉迟钝等现象。

因此,中医在治疗鼻炎的时候,都是从肺入手,以辛散宣肺为基本法。如鼻干生疮、嗅觉失常,多用滋养肺津、润燥养阴的方法。

3.肺在志为悲

肺对外界情绪的应答为悲,因此肺在声为哭。意思就是肺不好的人,情绪很容易悲伤,特别好哭。“四大名著”讲的就是林黛玉因为性格不好,爱哭爱闹,结果被孙悟空打死了,后来又化为了妖精,在唐僧的取经路上……

呃,好吧好吧,林黛玉其实就是被自己悲死的。她因为肺不好,整天咳嗽,造成了肺虚,然后又因为肺虚导致了情绪更加低落,总是悲伤不已。过度悲伤后又更加伤肺,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林黛玉真的不是因为贾宝玉移情而气死的,是因自己的肺病病死的。

我觉得默默地哭泣最傻了,这样只能伤害自己。一定要哭得惊天地泣鬼神,让那个把你弄哭的人以后看见你就跑,再也不敢对你多说一句废话!

4.在液为涕这个特别好理解,想想看,我们一感冒就会流鼻涕,对吧?辛入肺,所以只要我们一吃辣的东西就会流鼻涕,也是这个原因。另外,别小看了这个鼻涕,适当的鼻涕对润泽我们的鼻腔、防御外邪、畅通呼吸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是我们辨证的重要参考,比如说,如果流清涕,则代表是寒邪犯肺;如果是黄涕,就是热邪;要是不流鼻涕,只是鼻干而痛,那就是燥邪干的坏事儿了。5.与秋季相通应

秋季的五行为金,肺的五行也为金,二者都以收敛、肃降为特性,同气相应,故肺与秋季相通应。到了秋天的时候,气候干燥,所以要以润肺为主,否则肺津亏虚的人,很容易燥咳,可以多吃点儿润肺的食物。比如梨子、荸荠、银耳、莲藕、葡萄等。另外秋天的养生之道是“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人体的气血要随着“秋收”慢慢地收回体内,以便冬天来临的时候深藏。

夏天喜欢撸串儿的朋友,秋天的时候就早点儿回家吧,顺路再把在外面跳广场舞的老妈一起拉回家。“秋收”啦,晚上在外面耗散阳气对身体特别不好,没事儿散个步就行了,过度运动晚上反而睡不好。

二、肺炎的证型和治疗——让外邪找到回家的路OFGRAIN

疾病的来路,就是去路。肺炎也分外感和内伤。今天就把肺炎的几种类型都归纳一遍,以赵绍琴老先生发表的几种证型为准。转述如下,供你们参考。

赵老先生对温病极有研究,他认为肺炎是身体本来就有内热,再加上感受了外部的温邪,内外合并才发生的。所以,如果只是感受外邪,身体里面没有邪教的卧底接应,也完成不了肺炎这个任务。

赵先生治疗肺炎没有特定的方子,都是辨证论治,他把肺炎分为了五种类型,如果你曾经得过,必有一款能引起你的回忆。

(一)肺热壅盛型

症状为:高热、喘咳、气急、舌头红而苔黄。这种是指肺部有热,郁结在内,而皮肤毛孔都紧闭,无法把里面的热气散出去(不得宣泄),这时候的治疗原则就是打开皮毛,透热外出(宣肃清化)。

用药:苏叶、生石膏、知母、前胡、杏仁、芦根。水煎服,昼三夜一服(就是白天喝三次,夜里再加一次)。

赵老没有给出具体的药量,是因为他认为每个人发病情况不一样,具体药量应该根据病情协商中医再定。如果能按此熬药效果肯定最好,但如果不能及时煎药,按照组方,懒兔子推荐可以临时用中成药“麻杏止咳片”或者“咳喘宁口服液”救急。

(二)表气郁闭型

症状为:高热但是特别怕冷、气急胸闷、面色青暗、脉滑、舌质红但是舌苔白腻。这种就是比较典型的内热外寒,这时的治疗原则就是发汗以解表寒,然后再清热外出(宣肺开郁)。

用药:麻黄、生石膏、杏仁、前胡、芦根。水煎服,昼三夜一服。

根据组方,懒兔子还是推荐用中成药“咳喘宁口服液”临时救急。

(三)痰湿内阻型

症状为:寒热交替、喘咳痰多、胸中憋闷、舌胖苔滑腻、舌滑润液多、脉象沉缓滑。这种就是身体本来有湿,肺部痰多,肺气上逆,导致胸闷气短。治疗原则为宣发肺气,除湿化痰(宣肺化湿)。

药用:苏叶梗子、麻黄、半夏、厚朴、杏仁、炙杷叶、冬瓜子。水煎服。

根据组方,懒兔子推荐中成药“橘红丸”临时救急。如果忽冷忽热比较明显,加“小柴胡颗粒”。

(四)痰浊壅肺型

症状为:喘咳痰鸣、痰多而稀、周身酸楚乏力、胸闷、舌苔白厚腻、舌根厚浊、脉沉弦滑,但按之有力。这种就是本身痰湿体质,身体沉重,因此治疗原则就是除痰利气,止咳平喘。

药用: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冬瓜子、皂角、前胡、浙贝母、半夏、甜葶苈。水煎服。

根据组方,懒兔子推荐用中成药“三子养亲茶”+“二陈丸”临时救急。

(五)阴伤燥热型

症状为身热,口干、干咳胸痛、痰黏难出、舌质红而干、脉细数。这就是因为本身阴虚体质,再加上肺热灼伤肺阴,导致肺燥阴虚。这时的治疗方法就是滋补肺阴,泄肺热(泄热润肺)。

药用:苏叶子、桑白皮、地骨皮、麦门冬、南沙参、杏仁、炙杷叶、清半夏、黛蛤散、瓜蒌仁、茅根、芦根。

根据组方,懒兔子推荐用中成药“养阴清肺膏”临时救急。

赵老说,一辈子临床治疗肺炎,不管病情如何,总是可以从以上五型中找出对应证,依此治疗,基本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即使有些孩子已经发展到了神昏抽搐的状况,但是仔细观察,还是不出这五型。一旦肺气宣畅,热泄痰清,小儿的神志就立刻清醒了,抽搐也自然就好了。

三、哮喘的中医治疗急性篇OFGRAIN

我记得大半年前,有一个孩子的妈妈经朋友介绍找到我,问我,在中医里哮喘可以治愈吗?我说可以啊,中医有很多办法都可以治疗喘证。然后这个妈妈犹豫了半天,下了好大的决心跟我说,那你就帮我儿子看一下吧,他从小哮喘,已经病了好几年了,现在10岁。

我问她现在是用什么办法治疗的。这位妈妈说,一直用的是喷雾。我说如果用中医的办法治疗的话,一定要先停激素,至少是慢慢地递减激素的用量。结果我话音刚落,这位妈妈就斩钉截铁地跟我说,不行!激素绝对不能停,因为她小时候也哮喘,就是靠喷雾喷了几十年,才慢慢好的。

然后,她就走了。

气雾剂是现代医学中治疗哮喘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要长期使用。而哮喘在中医里被称为喘证,是有明确的病机分析的,完全可以根治。即使是多年的宿疾,依然可以从改善体质入手,慢慢地缓解症状直至痊愈。

但是很少有人愿意相信中医,选择中医的办法进行治疗,认为现代医学更加先进,可以快速有效地看到结果,而对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却选择视而不见。

哮喘又叫喘证,是以呼吸喘促,甚至不能平卧,喉间有哮鸣声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喘证的发生,主要因为痰阻气道、肺气壅塞。

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烦躁不安,面唇青紫。喘证的成因很多,但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外感为六淫病邪侵袭,多以风寒、风热为主,致使肺失宣降、气逆上迫而喘,多为实证。

内伤则由饮食不节、情志不调、久病体虚、年老体弱等引发,致使痰浊内生,气机不畅,升降失调,多为虚证。

我们先来聊聊实证。

肺主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再来复习一下肺的两把刷子。

肺气宣发才能将浊气呼出去,以拓宽我们呼吸的宽度。肺气肃降,才能将清气吸进来,以拉伸我们呼吸的深度。这两个功能相互协调,才能呼吸正常,均匀通畅。

如果邪气犯肺,导致了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情况。

所以,当我们开始哮喘时,就说明我们呼吸的宽度和深度都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失常。

一般来说,由于外感侵袭而导致的急性哮喘都是实证。而此类实证又主要分为寒喘和热喘。

寒喘:风寒袭肺。症见:流清涕、恶寒无汗、发热、痰多清稀、喘促不得卧、小便清长、舌淡苔白。

治则: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最常用的药物就是小青龙汤和苏子降气汤。

小青龙汤: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3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水煎服,先煮麻黄(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当地医生指导下用药)。

苏子降气汤:紫苏子9克、半夏9克、当归6克、甘草6克、前胡6克、厚朴6克、肉桂3克、生姜3克、大枣1枚。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当地医生指导下用药)。

现在这两种药都有中成药卖,分别是小青龙胶囊和苏子降气丸。

此药为处方药,购买前务必咨询医生,须凭医生处方购买。

很多小朋友每次感冒必咳嗽,咳嗽后就很容易诱发哮喘,此类急性哮喘就是此篇讨论的实证。

建议家长们常备以上中成药,在孩子哮喘刚刚发作时,及时服用,效果会很好。

另外,作为平时保健,建议多吃怀山药,山药有健脾益肺的功能。《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味薯蓣饮:生怀山药4两,切片。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治劳疾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

四、哮喘的中医治疗plus慢性篇OFGRAIN

急性哮喘如果一直无法根治,暂时用消炎药和激素压回去,时间一长,就变成了慢性病。有的人甚至需要每天用药,非常痛苦。

中医在治疗哮喘病时,有个原则就是:“急时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发时治肺,平时治肾”。

所以对于慢性哮喘,中医都是以治本为主。一般情况下分为肺虚型、脾虚型、肾虚型。

从五行上解释,肺的五行为金,脾的五行为土,肾的五行为水。脾土为肺金之母,肾水为肺金之子。哮喘虽然主要是肺部的病症,但是由于“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所以脾虚和肾虚都有可能引起哮喘,成为病源。

(一)肺虚型

多数慢性哮喘病患者都有肺气虚的表现,症见咳嗽气短、少气懒言、面色疲惫、自汗恶风、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

这是因为久咳伤肺,肺主气,肺虚则气虚,出现气短自汗。咳久必伤阴,气虚亦伤阴,故有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等阴虚的症状。

此时多用生脉散。

生脉散:人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主治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

这个药也有中成药“生脉饮”。治疗慢性哮喘时,建议加至1.5倍药量服用。

(二)脾虚型

脾主水湿代谢,脾失健运就会出现痰饮等病理产物。脾虚亦导致脾不升胃不降,胃气上逆带动痰饮上行至肺,壅塞肺中,出现呼吸不畅、喘促等症。平素表现为咳嗽痰多、面黄无华、四肢倦怠、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浮肿、舌淡苔白腻。

此时推荐用药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茯苓12克、甘草6克、人参12克、白术15克、陈皮12克、半夏15克、大枣2枚、生姜3片。水煎服(剂量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三)肾虚型

久病及肾,肾虚型哮喘病患者一般病程都比较长,而且反复发作的次数也比较多,慢慢地就导致了肾元亏损,肾气失纳。症见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吐泡沫痰、腰腿酸软。但是肾虚会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种,如何判断只能根据身体的整体症状进行辨证了。

肾阴虚证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

肾阳虚证见精神不振、畏寒怕冷、四肢发凉、腰背冷痛、小便清长、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舌淡白苔白、脉沉迟。

如果是肾阴虚就推荐左归丸,是一款中成药。

左归丸: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

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如果是肾阳虚就推荐右归丸,也是中成药。

右归丸: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我有个姑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哮喘,我奶奶一直认为她是先天性的。后来听别人说胎盘对治疗哮喘效果很好,就千方百计地买来胎盘,剁成细末,拌在肉馅儿里包成饺子给我姑姑吃。

胎盘的营养价值极高,中医认为它有养血填精、补肾壮阳、益气健脾的作用。所以长期服用,对肾虚型的哮喘有一定的疗效。

(提示:个别女性身体体质较差,代谢差,胎盘会有一些毒素,谨慎食用)

还有一次,我和我的前领导聊天,说到哮喘,他说他的儿子从小就有这毛病,三天两头地犯病,搞得他和老婆都紧张得不得了。后来他们千方百计地找到了一个老中医诊治,原以为要花很多钱,结果老中医看了看,啥方子没开,就让他们回家给孩子每天早晚空腹吃一个水泼蛋,坚持一百天就好了。

这个水泼蛋一定要中间的蛋黄还是稀的,效果才好。

然后我的老领导夫妇就严格照办,每天做标记,整整吃了一百天。从吃蛋开始,孩子的哮喘就再也没犯过,现在已经快过去30年了。

鸡蛋在中药里原本就是一味药食同源的东西,称为鸡子黄、鸡子白。鸡子黄性平,归脾、肾经,滋阴润燥。鸡子白归脾、肺经,润肺利咽,除烦止咳。

说到底,这个水泼蛋的功用就是滋补脾肺,治疗肺虚型哮喘疗效杠杠的。这个方法还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后的久咳,效果也很显著。

很多慢性病都是体质原因造成的,治疗时从体质入手,治本,才不反复发作。我列举的这些哮喘的治疗方法一定不全面,只是希望以此作为参考,给大家一个思路,再遇到此类哮喘病症时,不要慌张,找个中医仔细辨证,一定可以逐步改善。

五、好吃的食物一样是治疗咳喘的良药

很多人对吃中药有天然抵触心理,觉得是药三分毒,所以推荐一个张锡纯先生治疗咳喘的食疗方,又安全,又好吃——珠玉二宝粥,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好吃的东西。中医就是这么有本事,吃着吃着就把病给治了,好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好的。

这个名字好听的粥到底是什么组成的呢?这个是张锡纯先生记载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的一个很有名的方子。

珠玉二宝粥:生山药2两(约60克),生薏米2两(约60克),柿霜饼8钱(约24克)(剂量仅供参考)。

先将山药和薏米粗捣成渣,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然后随意服用就好了。

这个貌似极其简单的食物,是治什么的呢?说出来吓你一跳——“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功能如此强大,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这里的山药,一般都用的是怀山药。山药色白,入肺(肺对应的五行为金,色为白),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也可用生者煮汁饮用,其妙无穷。

薏米其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张先生说,如果只用山药,时间一长怕太过黏腻。如果只用薏米,时间一长又怕淡渗太过,只有这两种食物同量等份,才能保证久服而没有任何坏处。

柿饼,最好就用我们小时候常吃的那种零食柿饼,上面有白色的霜。

这种带有白色霜的柿饼清凉润肺,甘甜入脾,它可以辅助薏米和山药发挥健脾滋阴的功效。

这种好吃的粥,不但可以治病,还能充饥,不但充饥,更是非常美味。“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诚为至稳善之方也。

有一个非常勤快的少年,因为一次感冒病愈后没有好好休养,又不顾劳累地从事了大量农务劳动,结果身体就慢慢变得虚弱,开始不停地咳嗽。每次一过正午就开始发烧,彻夜咳嗽吐痰,无法好好睡觉。

看了很多医生,医生都认为他年纪轻轻的,可能是肾虚,所以开了大量补肾的药,里面还加了黄芪和人参。结果调治了两个月不但无效,饮食也开始减少,痰越吐越多,最后竟然到了起不了床的地步。

后来家人请到张锡纯先生诊治,张先生一摸脉,就知道这孩子是脾肺阴分皆有损伤,并不是肾虚。于是就开了这个好吃又容易做的珠玉二宝粥,让他一天吃两次。结果“半月痊愈”。

张先生说,这个方子可以治疗一切阴分亏损之证。也就是说,不管大人小孩儿,只要是阴虚肺热导致的干咳、久咳、食欲不振,都可以用它来进行治疗。

但是如果症状已经到了哮喘的地步,就可以用另一个方子——沃雪汤。

沃雪汤:生山药1两半(约45克)、牛蒡子(炒)4钱(约12克)、柿霜饼(冲服)6钱(约18克)(剂量仅供参考)。

案例解析:

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一直患有哮喘症,稍微受点儿凉就会复发,活得很是痛苦。以前的医生治疗,都是用小青龙汤。这人用后,常常一剂就好了,所以慢慢习以为常。每次犯病的时候,都用小青龙汤急救。

可是又一次喘病发作,一连服了3剂小青龙汤都没用,于是很着急。连忙找到了张锡纯先生。张先生问完病史,又把了脉,明白了这人之前之所以每次用小青龙汤就能好,是因为那些哮喘都是外感寒邪导致的,所以驱邪就好。

但是这一次的哮喘,是因为内在脏腑损伤引起的。他久患哮喘,肺的肃降和肾的纳气功能肯定失调。之前小青龙汤只是治标,并未治本,因此病情总是反复。长久下来,肺、肾的损伤更加严重。

这次虽然没有外界寒邪的侵袭,但因为内在脏腑的虚弱而诱发了哮喘。

然后张先生就给病人开了沃雪汤,服用了两剂以后病就好了。后来,又多服用了几剂巩固疗效。

这个沃雪汤在张先生记录的病案中有神效,但是对于现在挂了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的孩子,是否也如此神效,我不是很有把握。有很多病邪,现在都被药物强行地压在了孩子的身体里,就像一个个定时炸弹,越积越多。

对量级很大的脏腑损伤来说,食疗的作用,可能就没有以前那么明显和快捷了吧。当然,成年人、老年人的问题也是一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jj/9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