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教您防治夏季空调病

想获取更多医疗资讯,请点上方“中科盛元中医研究院”进行订阅.

炎热夏季,白天骄阳似火,夜里闷热难当,很多人又迷恋上了空调,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与空调为伴。很多人会患“空调病”,室内外温差可达十几度,加上大量食用冷饮,容易伤及阳气。

从中医角度而言,空调病是由于阳气减弱,风寒入侵人体,导致疾病。从客观原因分析,夏季天气炎热,阳气旺盛,按照自然规律,人体要排出大量汗液,一是为了散热,二是为了排除体内代谢物,给身体“解毒”。然而,由于人们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出汗较少,很多的毒素就留在身体中。此外,开空调的房间与室外气温反差大,使人体难以适应,抵抗力下降,此时病毒、细菌乘机入侵,会出现鼻塞、头晕、打喷嚏、耳鸣、乏力等感冒样症状

现今社会,治病以打针为主流,人们相信打针快,兴致勃勃来打针,心想一针搞定,但往往效果难如人意,3天、4天、5天甚至更长时间。头痛发热好了,咳嗽又来了,咳嗽好转,饮食还不正常。吹空调所致的感冒,是暑热伤寒,属于普通感冒,并非流感。用抗生素并非上策,有时甚至削弱自身免疫,“引邪深入”发生“变证”,或使病程延长。在这里必须指出,使用西药的解热镇痛药发汗与中药发汗解表效果是不同的。中药发汗解表针对病因,只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解表退热后一般难见有反复,而用解热镇痛剂,发汗热退一般只管8小时,多数容易出现反复。

病案患者自述:“我37岁,多日空调后体温“上窜下跳”,高时39℃,口服两片退热片(平时只需一片即可),仅退下七八分,药性过后便又上窜,这“上上下下的享受”,使我难过得哼啊哈啊的。送医院治疗,医药费用去近元,新老抗生素都用了,但体温表上的水银柱依然不屈不挠地不肯退到正常位置。医院补液间人满为患,倒有一半是被“空调病”击倒的。其中不乏“老资格”的说:我们已吊了两个礼拜的“盐水”!后来在他人推荐下去了中医诊所,先开了两帖中药,奇迹当晚即现。体温降至37.2℃(服前38.5℃),且有汗滋滋之感,周身舒畅。第二天再服一帖,体温遂降至正常,不再“上上下下”。当天晚上,还参加了社区活动。热退汗出,第三天去诊所开了第二贴方,加固三帖,中药调理疏通。诸症全消,两则单方五帖中药,价格不过几十元。”

中医防治空调病   空调病是从中医的角度看来是病在肺卫皮毛的表证,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外邪内传,病情加重。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务必在表证(初期)阶段加以治疗,及时康复。一般治疗原则是辛散解表,使邪气从表而散。还可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合的药膳治疗。   风热表证型   患者表现为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咽喉痒、痛、红、干,欲饮水,咳嗽痰黄,舌苔薄白,脉浮数,宜选择辛凉发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   桑菊浙贝茶   桑叶克,菊花50克,浙贝母50克。   将上述原料研为粗末,用纱布袋分装,每袋15克,每次用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频频饮用。   本方亦食亦药,具有疏风清热、解表宣肺的功效,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桑叶、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浙贝母止咳化痰,相互配伍,可辛凉宣散,将闭锁在体内的热邪驱出体外,达到宣肺止咳的目的。   葱豉豆腐汤   豆腐克,淡豆豉12克,葱白15克,调料适量。   先将豆腐切成小块,加入淡豆豉放水同煮,煮沸10分钟,再入葱白,略煮片刻,趁热食之。本品辛散解表,清热润燥,适用于有发热、口渴、咽干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的淡豆豉、葱白可辛散解表;豆腐性寒味甘,可清热润燥,三者合用可驱散体内的风热之邪。   风寒表证型   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痛,鼻塞不通,音哑,喷嚏,流清涕,有少量清稀痰,苔薄白,脉浮紧。宜选用辛温发散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   芫荽生姜汤   芫荽(香菜)10克,生姜10克。   将芫荽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片。先将生姜放入锅中,加水一碗,在火上煮沸2分钟,然后加入鲜芫荽及调味品即刻出锅。   本品中芫荽辛温,生姜性温味辛,可发散风寒,温中止呕,二者配合可将闭锁在体内的风寒邪气透达于表,而且对胃寒恶心,也有治疗作用。   暑湿外感型   表现为身热不畅,微恶寒,汗出而热不解,头痛头重,身重困倦,胸闷呕恶,食欲不振,口淡而黏,小便赤短,苔黄腻,脉濡。宜选择清热解表、祛暑利湿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及药膳。   扁豆荷叶粥   扁豆(去荚)15克,鲜荷叶1张,粳米克,糖适量。   将粳米及扁豆淘洗净,加入水煮粥。待粥熟后,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趁热以荷叶覆盖粥面上,直至粥呈淡绿色,弃荷叶,即可食用。   本品有清热、解暑、化湿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重、脘闷泄泻、恶心纳呆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扁豆性平味甘,健脾和胃,清热祛湿;荷叶性凉味苦辛,既能清热解暑,又能祛湿止泻,还带有宜人的清香气味;粳米性平味甘,健脾益气。三者配合,可清暑湿。   三鲜茶   鲜藿香15克,鲜佩兰15克,鲜薄荷20克。   将三味原料切碎,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藿香、佩兰清暑化湿,薄荷辛凉疏散,清解暑热,相互配伍,具有清暑疏散、芳香化湿功效,对于暑湿外感型的空调病有一定裨益。

空调已经成为现代人类避暑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对其使用应讲求科学,切不可“以欲为常”,而应该遵循人与季节变化相适应的原理.平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室温应控制在舒适状态下。以人在室内静止状态下虽有汗意而不至汗出为度。   ②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以及户外运动的时间,可安排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清晨或傍晚在室外进行.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同时注意水电解质的摄入。   ③若长期使用空调的家庭,可适当饮用姜糖水,以温中散寒行气,家有心脏疾患者可加适量桂枝,以温通心阳,预防心脏病突发。   ④注意通风,最好两小时换一次,每次最少十分钟,以免室内空气质量变差。   ⑤注意空调的清洁工作,以免病菌在空调内滋生。

辩证施治,中医疗法如通过针灸、按摩、刮痧、艾灸、贴敷、拔罐等手法治疗由于空调病所引起的身体方面的不适。中医治法是多方面、多途径的,只要医家辨证准确,方向明确,治法得当.根据病人体质的不同采取不一样的治法也正是中医“因人而异”、“同病异治”特点的一种表现。

空调病属于中医“阴暑”、“暑湿感冒”。《明堂指掌》:“寒不流而肌腠密,愈侵而阳不发,卒然昏眩,寒热交作呕吐腹痛,为夏月感寒”。治疗之法是解表散寒,理气化湿和中。即使是素体阳盛的的人在初期也不可过用寒凉。否则易致病程延长。

回文章顶部,点“中科盛元中医研究院”进行订阅。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jj/8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