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良方ldquo湿热时疫之主方r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叶天士方

方剂组成及常用剂量:

黄芩10克滑石10克(包)藿香10克薄荷6克白豆蔻6克茵陈12克射干10克浙贝10克连翘6克石菖蒲10克通草3克

原文及解释:

先生云(叶天士):“时毒疬气,必应司天。~~~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气厉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邪犹在气分,用甘露消毒丹治之”

王孟英:“湿热时疫之主方。”

现代用方指征:

咽红肿痛,发热倦怠,纳呆,胸痞腹胀,肢体酸痛,口渴,小便短赤,泄泻,苔黄腻,脉濡数。

病因病位病机分析:

咽红肿痛,发热——热壅阳明之表

倦怠,纳呆,胸痞腹胀——湿困中上二焦,阳明经之里为主

肢体酸痛——湿(热)痹筋脉肌肉

口渴——热伤津液

小便短赤,泄泻——湿热伤津、湿热下迫

苔黄腻,脉濡数——湿热之征。

综合分析:湿热蕴蒸阳明、弥漫内外上下,偏表、偏上,病及肌肉、体窍。

组方特点分析:

黄芩、滑石——清热利湿,黄芩有苦寒燥湿之用

藿香、茵陈——辛香透表化湿,醒脾而助湿运,清热而化浊

白豆蔻、薄荷——开泄中焦气机,芳香化湿并辛凉透热、清利咽膈

石菖蒲、连翘——石菖蒲辛温,芳香化湿理气,连翘清热解毒

射干、浙贝——清咽利喉,开郁化痰

通草——导湿热从下而去

治疗外感病的病症特点及关键指征加减法。

由于临床上湿热为病广泛、阳明经受病与传变得的广泛性,因此甘露消毒丹在临床各科均有所涉及,但有主次,如消化科及呼吸科较多,五官科略少,儿科使用也较多。其人素体湿盛,或感受湿邪,外或兼夹风、夹暑、夹火内或有气滞、食滞、痰浊等。

其加减主要集中在增加清热与祛湿、解表与化痰、行气与消积。

合方规律:

1.合银翘马勃散,治湿热蕴毒之扁桃体炎

2.合上焦宣痹汤治湿热盗汗、心烦不寐

3.合温胆汤治高热痰多、扁桃体肿、牙痛

4,加疏风之品如僵蚕、蝉衣治风湿热蕴毒之药物过敏颜面红疹

5.加王不留行、香附治湿热弥漫三焦、湿阻三焦之闭经。

类方鉴别。

1、三仁汤:均可清湿热,但甘露消毒丹清阳明经湿热,兼有解表之力,而三仁汤清手足太阴经湿热,无解表药。

三仁汤方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病因病机:湿温初起,太阴气分湿郁热蒸,手足同病,病偏中上。

治法:宣畅气机,化湿清热。

方药: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浓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注意事项

本方清利湿热,易伤阴液,凡阴虚者不宜使用。

本方能调治的其它病症及应用经验。

如黄疸、急性胃肠炎、病毒性心肌炎、带下异常、腺样体肥大、荨麻疹等。

医案举例。

名医医案:

1.脓疱疮《江苏中医》,7:36:患儿10岁。周身脓疮1周,以两手臂为多,疱疹破损处皮肤发红糜烂,有黄滋水渗出,身热,口渴,脘闷纳呆,大便3日未解,体温38度,脉濡数,予甘露消毒丹加金银花、蒲公英、赤小豆、冬瓜皮、瓜蒌皮、谷芽等。4剂后热清,疱疹结痂脱落,再4剂而愈。

2.持续性高热《河北中医》,5:男,16岁,无明显诱因持续性高热,体温达39度以上10余天,伴头痛,诸药无效。发热以午后为甚,精神萎靡,胸脘满闷,纳食少思,口粘而干,恶心呕吐,汗出心烦,大便不畅,予甘露消毒丹加金银花、大黄、薏苡仁,1剂后身热渐退,3剂后热退身凉。

本人医案

3.张某,女,4岁,年8月12日就诊,前几日下午玩水后发热,持续3天,现体温38度,纳差,前几日吃甜腻较多,咽喉红肿有小米粒白点,大便未解,舌质红,苔中后黄腻稍厚。处方:藿香叶3克(后下)薄荷叶3克(后下)青蒿5克(后下),石菖蒲10克,射干5克僵蚕5克蝉衣3克桔梗5克黄芩6克连翘6克浙贝母6克金银花8克滑石6克(包),生甘草4克,大黄2克(后下)甜叶菊1克。3剂,冷水泡半小时再煎,水开后煎20分钟,取汁约毫升,分三次喝,两小时喝一次。1剂后热退,嘱再服一剂而安。

吴斌大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ebeimua.com/zmjj/6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