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dquo有啥卖啥rdquo到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

在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的路上

如果说“捐款捐物”是1.0

那么“有啥卖啥”便是2.0

那“消薄”3.0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

『卖啥有啥』

一起来看万山“消薄”3.0

万山乡作为我县的革命老区,各村的产业发展都是围绕地理环境展开的,“消薄”工作自然也要融入这样的产业特征之中。为了能够壮大集体经济,万山乡政府、村集体选择融入产业、亲身参与当地产业发展,凭借对本地乡村村情的了解和充分调查,翻开“消薄记”3.0发展新篇章,真正实现“造血”筑强村。

浙贝母成村民致富“新药方”

“在洪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会了浙贝母的种植,完成了十亩浙贝母的播种。”日前,在万山乡光乍坑村的浙贝母种植基地里一片热闹景象,趁着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的专家们以及农户在地里忙碌地种植浙贝母,为“消薄”播种“希望”。

在今年9月初,万山乡扶贫工作小组的成员前往我县种植中药材能手洪碧伟的浙贝母种植基地“取经学习”。经过多次考察和探讨后,双方决定利用万山乡辖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将发展中药材浙贝母产业和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相结合,谋划浙贝母种植基地,把种植浙贝母作为“消薄”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路上的“新药方”。

多方合作减轻低收入农户压力浙贝母

“今天我们把浙贝母的种球送过来,教农户们如何种植浙贝母,具体到比如施肥用的药量。播种好了以后,后续农业种植技术也会持续跟进,帮助农户科学种植。”浙江碧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碧伟介绍,待浙贝母成熟收获时,由他们的合作社保底价收回,统一对外销售,让农户们有一个稳定的收入。

当天,6户低收入农户播种完成了第一期10亩的浙贝母。在一旁帮忙的村委委员罗玉新看着心里十分激动。光乍坑村土地荒废无人力犁田,为落实第一期浙贝母种植,他自己出资多元购买犁田机免费为农户犁地,后又出资元购买化肥送到田间,让低收入农户种植无后顾之忧。除了有村干部的自掏腰包来赞助农资物品,采购浙贝母种子的款项,也全由浙江碧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资,从而减轻了低收入农户的先期投入的经济压力。

万山乡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自今年起,万山乡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从“捐款捐物”发展到“有啥卖啥”;从现有产业为出发点进行扶贫,成立广益农民合作社到主打推出“万山红山粉面”“高山笋干”等农特产品。

“消薄”只是及格线,重心是强村。为健全发展和增收长效机制,万山乡持续引导和鼓励薄弱村积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好路径,将“有啥卖啥”进化为“卖啥有啥”,成立浙贝母种植基地、筹建寄养养鸡场等,惠及全村44户低保户。

吴志华

万山乡党委副书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过去一直在想捐钱捐物,现在想来,还不如教他们一项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据我初步计算,现在试种的10亩浙贝母,如果每亩有4千多元收入,那么总计就有4万多元收入,低收入农户每年增收元是没问题的。

“消薄”强村是场攻坚硬战,今后万山乡将逐村扎实推进,拉高标杆,通过开展结村帮扶、拓宽金融服务领域、盘活农村存量资产等方式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不折不扣地完成“摘帽”,让“消薄”强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大“亮点”。

村强,则民长富

一起期待万山乡的新气象~

编辑

青田君

记者

青田传媒集团徐佳佩叶佳霁

转载请注明出处:青田发布

更多精彩







































白癜风治的好不
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jj/5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