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今日一味药

贝母

贝母(Fritill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因其形状得名,《本草经集注》说:“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之功。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产于青海、四川、云南、陕西秦巴山区、甘肃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茎直立,高15~40cm。叶2~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形,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无柄。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每花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花被片6,通常紫色,较少绿黄色,具紫色斑点或小方格,蜜腺窝在北面明显凸出;蒴果具6纵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贝母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种植为好。

品种分类

按产地不同可分为四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

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

主要价值

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归肺、心经。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药膳:川贝冰糖汤、川贝酿梨。

注意禁忌

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反乌头。

1.《本草经集注》:“恶桃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2.《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痰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法国敏白灵
法国敏白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jj/5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