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吴月燕导师团队02团队概况
团队以区域特色经济植物(如葡萄、杜鹃、常绿水生植物、药用植物、蔺草、果桑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光合、营养、优质、抗逆等关键生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建立种质资源保存和品种繁育试验基地。
通过对主要遗传性状(如产量、成熟期、色泽、植株高矮、耐盐碱、耐寒、抗真菌性病害)等研究,建立育种技术体系,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手段和现代生物育种手段如转基因技术、离体诱变技术、细胞融合技术、CRISRP/Cas9和分子标记技术等选育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或品系。
实验室现有科研技术人员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20余项已通过国家、省、市级鉴定(验收)。
获省、市(厅)以及专业协会等科技进步奖20余项,培育植物新品种25个,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0余个。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03团队负责人吴月燕,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生理与品质调控、植物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现任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为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宁波市教学名师、浙江省林木品种认定专家等,宁波市重点学科负责人。
先后至美国、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并与相关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并作为主持人获省、市(厅)各类科研奖20余项;获得葡萄和杜鹃花国家新品种保护权9个、审定省级植物优良品种1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2个;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余篇。
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财政部、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和宁波市重大公益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
04核心成员王忠华: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生物科学系系主任,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工程”第三层次和宁波市拔尖人才第二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与新品种改良。
近5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级项目10余项,还作为主要参加人曾参与多项国家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宁波市创新团队、宁波市重大项目和宁波市重点农业公益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
曾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多次,并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国家一级学报10余篇;作为编委参编专著《水稻功能性成分育种》。
贾永红: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访问学者,现任生物科学系副主任,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功能基因与蛋白组学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国家、省、市级多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项,参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转基因及其检测技术》等书籍二部。
目前,已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浙江大学、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宁波植物园、宁波市林场、宁波北仑万景杜鹃园等高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杜鹃花遗传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研究。
谢晓鸿: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植物生理生化研究。现是宁波市园林绿化咨询委员会专家、宁波市建设工程园林绿化类评标专家和标后评估专家、浙江省建设工程园林绿化类评标专家。
主持了市厅级研究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研究课题多项。获得省市级奖励多项,已发表论文近10篇。
王立如:推广研究员,浙江万里学院校外硕士导师。主要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现任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宁波市果树技术协会秘书长,慈溪市“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成员,宁波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曾获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等称号。
俞超:女,高级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现为浙江万里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近年来作为主要成员曾参加国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研究工作,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篇。
施佩:女,讲师,主要从事环境生态保护、环境资源评价等研究。
近年来主持省公益项目“杭州湾湿地生态评价与植物修复可行性报告”、宁波市项目“水(湿)生木本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筛选与种质圃建设”、浙江万里学院园林树木育苗和栽培特派员团队等省市级科研项目,并参与了多项相关省市级重大研究和工程建设项目方面,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10篇。
05优秀毕业研究生冯亚斌,男,级研究生,硕士在读期间主要从事浙贝母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研究,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1篇,国家核心一级期刊3篇;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年春季推荐到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SCI一区论文2篇,二区论文1篇。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付涛,12级研究生,现于宁波城市职业学院工作。研究生期间,参与了吴月燕教授的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葡萄品种改良与安全生产创新团队”,在核农学报、中国食品学报等一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核心1篇,Sci一篇(第二)。
他本人参与了葡萄“甬早红”(第二)、“甬妃红”(第三)和“甬紫晶”(第三)的国家新品种选育,并获得过校级二等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称号。
06
主要科研方向及成果简述(一)葡萄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针对当前制约我国南方鲜食葡萄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历经20余年,开展葡萄优良种质和品种创制、安全生产以及贮藏加工等整个产业链的系统研究,形成系列原创性成果。获得葡萄新种质余株,培育出新品种4个、新种质50余个,已获早熟优质新品种‘甬早红’、‘甬紫晶’、‘甬妃红’国家葡萄新品种权3个;‘鄞红’省级审定新品种1个,为省葡萄主栽品种之一;申报‘甬绿妃’、‘甬香玉’和‘甬早绿’3个国家新品种保护权。
创新栽培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构建安全优质栽培技术模式,突破葡萄采后安全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授权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制定技术标准2套。
‘鄞红’葡萄已推广至全国各地,累计推广自主选育的新品种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25.5万亩次,葡萄营养罐头销售至国内外市场,累计实现新增产值20.6亿多元,新增利润11.6亿元,促进葡萄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效益。
(二)杜鹃花新品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
针对我国杜鹃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历经10余年,调查浙江、贵州、云南和江苏等地杜鹃种质资源,识别并鉴定一批濒危或稀有杜鹃新品种,收集国内外杜鹃园艺品种余个,野生种质60余份,构建了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平台;创建了余个杂交群体,获得00余株后代,其中优良种质余个,培育盆栽观赏和不同生态建设用途44个品种(系)。
研发花期调控、高品质盆栽花生产、苗木繁育、露地逆境栽培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制订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9-花灌木育苗技术规程第9部分:杜鹃》以及《杜鹃花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和《杜鹃花盆栽及造型技术操作规程》企业标准。以“杜鹃花”为切入点,发展地方“旅游经济”。
近3年,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在浙江、江西、江苏、福建等地推广应用面积3万余亩,总销售18亿余元,利润近8.9亿元,新增销售近4.8亿元,新增利润近3.5亿元,带动花农增产增收,提高杜鹃花产业化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与新品种选育
从省内外收集与引进浙贝母、三叶青和金线莲种质资源余份,在宁波章水、杭州临安和金华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浙贝母、三叶青和金线莲种质资源圃。
开展了上述种质资源的基本农艺性状考察与部分种质资源的生理生化特性与生物碱的含量分析研究;已开展不同品种的杂交试验;已开展了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步确定适宜辐射剂量;已对部分种质资源进行了DNA条形码鉴定,初步明确了部分种质资源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已建立浙贝母、三叶青和金线莲高效栽培基地各1个,已选育浙贝母新品种1个和新品系3个,并制定相应的浙贝母新品种繁育培育技术规程。
发表了相关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近3年浙贝母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0余亩,新增利润0多万元,带动药农增产增收,提高中药材产业化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四)猕猴桃、石楠等园林园艺植物良种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从国内外引进优良品种,研发基于智能化和省力化的现代高效节能设施栽培技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本地区的环境条件,自主设计大棚设施和智能化水、肥、气、热管理系统软件,改进现有的园艺耕作设备,形成智能化、机械化和省力化的果园管理模式,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07部分论文及著作
序号
论文题目
通讯作者
期刊
时间
1
Developmentofspecificreal-timePCRprimersfordetecting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inChina.
俞超
PakistanJournalofBotany
2
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andexpressionanalysisofthegeneforzeaxanthinepoxidasefrom‘Yinhong’grape(VitisviniferaL.)
吴月燕
BrazilianJournalofBotany
3
ResearchProgressonRapidBreedingTechnologyofAnoectochilusroxburghiiSeedlings
王忠华
MedicinalPlant
4
Effectsofshading
吴月燕
RevistaBrasileiradeFruticultura
5
MolecularCloningandCharacteristicofFarnesylPyrophosphateSynthaseinFritillariathunbergii
王忠华
MedicinalPlant
6
Differentialgeneexpressionanalysisofearly-ripeningmutantsofgrape(VitisviniferaL.)
吴月燕
ScientiaHorticulturae
7
Effectsofexogenousgrowthregulationcultureof“Yin-hong”grapeandestablishmentoftheoptimummedium
俞超
PakistanJournalofBotany
8
Chromium-inducedphysio-chemicalandultrastructuralchangesinfourcultivarsofBrassicanapusL
吴月燕
Chemosphere
9
DifferentialGeneExpressionAnalysisofEarly-RipeningMutantsofGrape(VitisviniferaL.).
吴月燕
ScientiaHorticulturae
10
PhysiologicalandBiochemicalResponsesofGrapeYinhongSeedlingtoShort-termWeak-lightStress.
吴月燕
Jiangsu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s
11
AssessmentofSoilEnvironmentalQualityataVineyardinNingBoChina.
吴月燕
InternationJournalofAgriculuralResearch
12
Developmentandcharacterizationofricemutantsforfunctionalgenomicstudiesandbreeding
王忠华
RiceScience
13
ImprovementofelementuptakeandantioxidativedefenseinBrassicanapusunderleadstressbyapplicationofhydrogensulfide
吴月燕
PlantGrowthRegul
14
Genotypicvariationoftheresponsestochromiumtoxicityinfouroilseedrapecultivars
吴月燕
BiologiaPlantarum
15
辐照处理对浙贝母成熟鳞茎理化成分的影响
王忠华
中国现代中药
16
浙贝母FPS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生物碱代谢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王忠华
中草药
17
油菜素内酯合成酶基因表达与葡萄果实发育关系研究
吴月燕
核农学报
18
浙贝母HMGR基因保守区序列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忠华
核农学报
19
有机基质栽培对葡萄花色苷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忠华
核农学报
20
鄞红葡萄及其8个优良单株主要性状差异分析
吴月燕
核农学报
21
杜鹃花EST-SSR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月燕
植物生理
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2
沼液无土栽培蕹菜的应用效果
俞超
核农学报
23
“鄞红”葡萄及其突变体果实中糖和酸的分析
吴月燕
中国食品学报
24
光照强度对葡萄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吴月燕
生物工程学报
25
盐胁迫对‘鄞红’葡萄光合特性及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
吴月燕
生态学报
26
Csγ辐射对葡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吴月燕
核农学报
27
弱光胁迫对杜鹃花生理特性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吴月燕
林业科学
28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贝母属植物
王忠华
中草药
29
模拟酸雨对西洋杜鹃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吴月燕
生态学报
30
“鄞红”葡萄及其突变体果实氨基酸和香气分析
吴月燕
核农学报
31
盐胁迫对红叶石楠‘鲁班’生理生化特性及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吴月燕
植物生理学报
08团队主要获奖情况获奖名称
类别与等级
颁奖单位
获奖时间
团队人员排名
葡萄品种改良与安全生产
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宁波市人民政府
吴月燕(1)
杜鹃花新品种多目标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研究
浙江省兴林奖一等奖
浙江省
林业厅
吴月燕(1)
葡萄品种改良与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浙江省
人民政府
吴月燕(1)
水(湿)生植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应用
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浙江省
人民政府
吴月燕(1)
浙东沿海观赏植物多样性构建与生态应用研究
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浙江省
人民政府
9
吴月燕(1)
浙东沿海观赏植物多样性构建与生态应用研究
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宁波市人民政府
9
吴月燕(1)
果桑产业链创新研究与应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吴月燕(2)
果桑高效栽培和深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优秀奖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
吴月燕(1)
果桑高效栽培和深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
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宁波市人民政府
吴月燕(1)
常绿水(湿)生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宁波市人民政府
吴月燕(1)
优质高产蔺草系列鄞蔺1号、鄞蔺2号的选育及推广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浙江省
教育厅
沈伟其、王忠华
常绿水(湿)生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及优化栽培技术与示范
浙江省科技兴林三等奖
浙江省
林业厅
9
吴月燕(1)
欧亚种葡萄根域限制栽培及设施改良技术研究应用
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宁波市
人民政府
9
吴月燕(4)
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利用评价与开发研究推广
浙江省科研成果二等奖
浙江省
教育厅
7
吴月燕(1)
木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利用评价与开发研究推广
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点奖
宁波市
人民政府
8
吴月燕(1)
设施葡萄优质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宁波市人民政府奖
7
吴月燕(1)
阴雨环境中葡萄的某些光合生理特性
浙江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浙江省
教育厅
6
吴月燕(1)
南方欧亚种葡萄设施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浙江省科学进步三等奖
浙江省
人民政府
6
吴月燕(4)
弱光高湿对欧亚种葡萄光形态建成的影响
浙江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浙江省
教育厅
4
吴月燕(1)
欧亚种葡萄休眠期与花芽分化调控技术研究
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宁波市
人民政府
4
吴月燕(1)
“甬优一号”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一年两熟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宁波市
人民政府
3
吴月燕(1)
大棚葡萄适用品种引种选育
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宁波市
人民政府
0
吴月燕(1)
09团队近年部分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序号
名称
授权时间
授权专利号或登记号
备注
1
利用原生质体不对称融合技术获得葡萄杂种植株的方法
.01
ZL10190362.0
发明专利,吴月燕等
2
一种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方法
.01
ZL124438.5
发明专利,吴月燕等
3
一种猕猴桃的人工栽培方法
.05
ZL10130774.5
发明专利,吴月燕等
4
一种定向诱导提高六道木苗木耐盐性的方法
.05
ZL.7
发明专利,吴月燕等
5
一种葡萄栽培方法
.04
ZL.8
发明专利,王立如、吴月燕等
6
一种便于开闭窗的大棚
.01
ZL.2
发明专利,王立如、吴月燕等
7
猕猴桃种植大棚
.07
ZL5271.5
实用新型,吴月燕等
8
智能化大棚猕猴桃栽培远程控制系统V1.0
.08
SR
软件著作,吴月燕等
9
智能化大棚葡萄杜鹃花远程控制系统V1.0
.06
SR,
软件著作,吴月燕等
10
智能化大棚葡萄栽培远程控制系统V1.0
.01
SR
软件著作,吴月燕等
11
新型高效快速组织破碎仪
.7
ZL4098X
实用新型,冯亚斌、王忠华
12
一种切取琼脂糖凝胶中DNA条带用的吸管
.10
ZL40975
实用新型,冯亚斌、王忠华
13
一种联体大棚
.01
ZL69008.2
实用新型,王立如、吴月燕等
14
一种避雨栽培大棚
.6
ZL21623671.9
实用新型,王忠华、汪财生
15
一种离心管
.11
ZL20252373.1
实用新型,章辰飞、吴月燕等
10科研成果详述‘甬早红’(品种权号CNA1085.7)
11科研历程8年3月,课题组以“鄞红”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g射线处理,并于年初选出8个优良单株,而且就对前期筛选出的“鄞红”的8个突变体进行植物学、生物学及其农艺性状方面的详细观测、记录,并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优株进行早期选育。
此外,对突变体的成熟果实糖、酸、氨基酸、香气等品质进行了详细分析,还结合了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GE),最终筛选出了三个品质优良的单株(20-1即“甬早红”、20-2即“甬妃红”、10-2即“甬紫晶”),后续还申报了国家新品种保护。
图1‘鄞红’及其8个突变体叶片和果实
注:A:成熟叶片正面,B:成熟叶片背面,C:成熟果实,D:田间果实(年7月12日)
12团队研究生情况姓名
研究方向
年级
董昳伶
葡萄果色发生与糖度关系研究
肖旭腾
葡萄早熟调控机制与应用
顾浩栋
金线莲苷提取优化及结构功能分析
范小平
浙贝母鳞茎遗传特性研究及育种应用
何凡
转录组分析解析杜鹃花斑成因
吕思佳
杜鹃花香分子机制与遗传育种
丁楚蔚
浙贝母多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
谭晓菁
待定
嵇元烨
金线莲保健食品开发研究
李梓铭
浙贝母鳞茎发育研究
汪庆昊
杜鹃花遗传育种研究
王文静
杜鹃花香遗传育种研究
王锦阳
葡萄糖异生机制研究
张巧
葡萄遗传育种
吴秋丽
药用植物浙贝母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江晴儿
金线莲种质资源化学指纹评价与分子鉴定
章辰飞
杜鹃花花香分析及香气形成机理研究
杨洋
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脱落酸关键基因的研究
沈梓力
杜鹃花花色素分析及花色形成机制研究
邱甜
葡萄瞬时转化体系及CRISPR/Cas9载体构建
吴燕燕
猕猴桃组织培养及原生质体分离研究
岳庆春
葡萄辐射变异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卢丹
园艺植物生理生化与基因表达研究
何静雯
葡萄耐弱光生理生化特性相关研究
冯亚斌
药用植物生物碱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钱萍仙
猕猴桃栽培生理生化研究
明萌
杜鹃花耐寒生理生化研究
刘蓉
葡萄早熟突变机制研究
刘双双
园艺植物生理生化与基因表达研究
饶慧云
园艺植物原生体质体培养研究
庄欣晨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李美芹
园林植物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付涛
园艺植物生理与遗传育种研究
焦彩凤
园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代谢产物研究
李学孚
植物逆境生理及转基因方面的研究
项锡娜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
陶巧静
葡萄诱变育种及分子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
葛益银
园艺植物加工与综合利用方向
周洁
植物生理与种质创新
9
崔鹏
植物逆境生理及转基因方面的研究
8
李波
植物逆境生理及转基因方面的研究
8
张燕忠
植物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研究
7
排版
云一卿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