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丨附子

附子

性味归经

大热,味辛、甘。有毒。归心、肾、脾经。

性能特点

本品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又辛热走散,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治寒湿诸痛常投。

功效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病证

①亡阳欲脱。

②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宫冷、尿频。

③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④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

⑤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用法用量

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有毒,故孕妇忌服。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看图鉴别

附子故事

四川江油乾元山植被茂盛,环境清幽,瀑布成群,是道家福地,修仙圣域,山上有很多道观,相传太乙真人、哪吒都就是在此修炼成仙的。

由于山很高,冬天特别寒冷,到了冬天不少人被冻病或冻死。附近道观有一个老道士经常外出化缘,了解周围民间的疾苦,他道行很高,也深谙医理,经常上山采草药炼制丹药,免费给穷人治病或调理身体。

可丹药的疗效有限,生病的人很多,他炼制的药往往不够用。老道士总觉得自己的丹药中缺了某种材料,所以经常冒险去悬崖峭壁边采摘一些珍稀的草药,可效果依然不太好。             

有一天,他去柴房中抱柴准备生火做饭,看到一种很常见的柴草,它根茎很多,中间两三个块根连生在一起,像纺锤形或鸡蛋,还有很多子根与须根附在外面。他灵机一动,把根去皮、熬制、焙烤烘干成一种乌黑发亮的薄片。以后老道士在炼制丹药的时候,试着加入了这种乌药,没想到,这样炼制的丹药的效果竟然非常好,老百姓吃了这种丹药后平时能增强体力,冬天能够防寒。

可是这种药有毒,用量不好控制,只能由老道士自己一个人调制,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很大的副作用,让人全身发麻,甚至昏迷。老道士年纪已经很大了,他担心自己去世后,没有人能炼制好丹药。

后来,他收养了一个孤儿作徒弟,把自己的医术传给了这个小道士,师徒俩的感情非常好。小道士很孝顺也非常聪明,他知道师父担心的问题,就不停地变化制药的方法,并且自己亲身试药,终于发现乌药的子根毒性比主根小,用量很容易掌握,炼制丹药的效果更好。

师徒二人把这种新药的识别方法和炼制方法无偿传授给周围的人们,帮助了无数的穷人。因为古代医术总是父子相传,人们误以为这对师徒是父子关系,就把这种新药称为“父子药”,由于这药的子根附在主根之外,后来谐音传成了“附子”。   

四川江油栽种附子,始于宋代以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由于土壤气候适宜种植,又有传统栽培技术和独特的加工工艺,所以江油特产的盐附子和附片可谓是道地药材。近年来,国内外虽有很多地区引种附子,但由于受地理条件、栽培技术和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限制,其质量、疗效均较江油地道附子逊色。由于江油附子历史悠久,驰名中外,解放前,在江油附子市街的附片局石牌面上有这样一副对联:“裕国通商,回阳返本”。由此可见,附子主产于四川江油市(中坝),即道地药材川附子的产地。这里生产和加工附子,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资源丰富,质量优良,疗佳效高,驰名中外,故而日本医药界称赞“中坝附子有起死回生之功”。      

  附子虽说具有起死回生之效,但是未经加工炮制的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据《汉书》记载,汉宣帝的许皇后就是被附子毒死。由此可以看出,附子是一味具有生死两方面作用的药物,近代著名医家恽铁憔曾说过:“附子为最有用亦最难用的药

   

RECOMMEND推荐阅读桂枝苍耳子桑叶蝉蜕决明子黄连金银花连翘牛黄穿心莲番泻叶独活威灵仙大黄木瓜徐长卿千金子豨莶草桑枝川乌臭梧桐佩兰车前子木通茵陈石韦连钱草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五一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ucaiziz.com/zmjj/4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